民法義務
1. 民法典中的告知義務條款
1、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將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告知對方的義務。
2、說明義務 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相對方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負有向對方說明的義務。
3、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是指合同當事人應協助對方履行義務,以使合同目的能順利實現的義務。
4、照顧義務
5、保密義務
6、保護義務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合同履行的原則】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條
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2. 民法典規定合同必須的履行義務有哪些
民法典規定合同必須的履行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全面履行義務: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即按照合同規定的內容、時間、方式等全面、准確地完成合同所規定的各項任務。
遵循誠信原則: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遵循誠信原則,誠實守信,不欺詐、不隱瞞,確保合同的公平、公正和合法。
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當事人可能需要履行通知義務,如及時通知對方合同進展情況或重要事項;
協助義務,即根據合同需要,為對方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支持;
保密義務,即對於合同涉及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敏感信息,當事人應當嚴格保密,不得泄露給第三方。
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避免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積極履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