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重點
❶ 刑事合規與刑法修正案(十一)職務侵佔罪及典型案例解析
刑事合規與刑法修正案(十一)職務侵佔罪及典型案例解析
一、新職務侵佔罪修改的內容
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對職務侵佔罪進行了修訂,明確規定: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
- 量刑調整:犯職務侵佔罪最高可達無期徒刑,與盜竊罪在非法佔有他人財物上的法益侵害程度相當,體現了對公司財產獨立性的嚴格保護。
- 財產刑變化:修改前可並處沒收財產,修改後三個檔次的法定刑均並處罰金,強化了經濟制裁力度。
- 數額標准:根據司法解釋,「數額較大」的起點為6萬元,「數額巨大」的起點為100萬元。相較於修改前,6萬至100萬元之間的數額適用更輕的刑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具體量刑還需考慮地區細化規定。
二、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構成
- 犯罪主體范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職務侵佔罪的主體為「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人員」。此范圍可擴大解釋為包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雖不在職工名冊但實際承擔管理職責的人。
- 典型案例解析:
楊波職務侵佔案:楊波作為母公司員工,利用其掌管多家子公司出納職權的便利,侵佔子公司及母公司財產,構成職務侵佔罪。
於慶偉職務侵佔案:於慶偉作為單位臨時工,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財物,同樣構成職務侵佔罪,表明身份資格並非唯一判斷標准,關鍵在於是否通過行使職權獲取不法利益。
尹玲平等職務侵佔罪案:侵佔個人合夥的資金不構成職務侵佔罪,因為個人合夥不屬於職務侵佔罪中的「單位」。
三、「職務便利」和「工作便利」的區別
- 職務便利的認定:職務便利實質上是行為人基於工作職責許可權,享有對單位財物佔有、處分的優勢條件。判斷時需注意與「工作便利」區分,防止擴大入罪標准。
主管、管理、經手:主管指對單位財物有調撥、安排、使用、決定的權力;管理指具有決定、辦理、處置某一事務的權力並由此對人事、財物產生制約和影響;經手指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時間內控制單位財物。
- 典型案例解析:
某國企4S店王某職務侵佔案:王某作為銷售人員,虛構低價和優惠條件收取錢款未如實入賬,用於還賭債,構成詐騙罪而非職務侵佔罪,因其佔有財物手段非法。
劉宏職務侵佔案:劉宏在用工合同到期後仍實際行使管理職責,利用保管車間倉庫財物的職務便利侵佔財物,構成職務侵佔罪。表明評判是否為單位工作人員,實質性依據是其在單位中的工作職責或業務活動,而非合同狀態。
結語
刑法修正案(十一)對職務侵佔罪的法定量刑幅度和並處罰金做出了重要修改,主體的身份認定、職務行為的定性以及單位的性質成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關鍵因素。隨著國家對企業合規重視程度的提升,刑事合規在預防職務犯罪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❷ 刑法修正案十一
刑法修正案十一
一、修正案概述
刑法修正案十一是對中國刑法進行的又一次重要修正,旨在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勢,完善刑法體系,更好地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權益。此次修正案對原有刑法條款進行了細化、補充和完善,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
二、主要內容
1. 罪名與刑罰的完善:針對一些新型犯罪和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法律規制,例如網路犯罪、金融詐騙等,修正了相關罪名的認定標准和刑罰幅度,以更加精準地打擊犯罪。
2. 刑事程序的優化:對刑事程序進行了完善,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司法公正,加強對證據收集、審查等方面的要求。
3. 加強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治理: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修正案強化了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改造和矯治措施,同時加大了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4. 其他方面:還包括了對死刑、累犯等條款的修訂,以及對刑法分則個別條文的調整。
三、重點解讀
罪名與刑罰的完善是此次修正案的重點之一。隨著網路社會的快速發展,新型犯罪層出不窮,修正案對此進行了針對性的法律規制。例如,針對網路詐騙等網路犯罪,修正案明確了相關罪名的認定標准和刑罰幅度,以更有效地打擊此類犯罪。同時,修正案還對一些傳統犯罪的刑罰進行了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更加公正合理。
四、社會意義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通過和實施,標志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它不僅完善了刑法體系,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發展新形勢,而且更加精準地打擊了各類犯罪,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修正案還加強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與治理,有助於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總之,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實施,將為社會治安的改善和法治建設的推進提供有力支持。
❸ 刑法修正案十一主要內容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的內容比較多,如修改了強奸罪,增加了姦淫幼女的處罰情節,並且增加了一款,有特殊職責人員,與未成年女性發生性行為的,按強奸罪處理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一、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鎮純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搜寬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二、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三御漏咐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將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二款修改為:「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隱患而不排除,仍冒險組織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在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三十四條之一:「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現實危險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關閉、破壞直接關系生產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的;
(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隱患被依法責令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關設備、設施、場所或者立即採取排除危險的整改措施,而拒不執行的;
(三)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未經依法批准或者許可,擅自從事礦山開采、金屬冶煉、建築施工,以及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等高度危險的生產作業活動的。」
❹ 解讀關於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部分修改
刑法修正案的部分修改解讀如下:
刑事責任年齡調整:
- 新增規定:對於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且情節惡劣,且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情況下,也需負刑事責任。
干擾駕駛入刑:
- 新增條款:針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暴力、搶控駕駛操縱裝置,或在車輛行駛中擅自離崗與他人互毆或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設置了一年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可能處以罰金。
擴大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罪的入罪人群及刑罰:
- 增加處罰對象:葯品使用單位人員明知是假葯、劣葯而提供給他人使用,將依法受到處罰。
- 刑罰加重:生產、銷售假葯的刑罰從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增加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生產、銷售劣葯的刑罰也相應增加。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
- 強奸罪補充規定: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的,法定刑范圍擴展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特殊職責人員性侵未成年女性:規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情節惡劣的則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猥褻兒童罪處罰明確:包括猥褻兒童多人或多次、造成兒童傷害或嚴重後果、猥褻手段惡劣等情形。
加強對英雄烈士名譽的保護:
- 新增條款:對於侮辱、誹謗或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
加強疫情期間的傳染病防治刑事保護:
- 增加刑事責任: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預防、控制措施的行為,將承擔刑事責任。
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入刑:
- 新增條款:將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的行為納入刑罰范圍。
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
- 新增條款:對於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行為,規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罰金的刑罰。
高空拋物入刑:
- 新增條款:從建築物或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者將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罰金。
組織強迫運動員使用興奮劑入刑:
- 新增條款:對於引誘、教唆、欺騙運動員使用興奮劑參加國內、國際重大體育競賽,或明知運動員參加競賽而向其提供興奮劑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組織、強迫運動員使用興奮劑參加競賽的行為將被從重處罰。
增加商業間諜犯罪與降低侵犯商業秘密罪入罪門檻:
- 新增條款:對於為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行為,將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將處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降低入罪門檻:商業秘密的范圍可能擴大,並且不再以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為前提條件。
❺ 刑法修正案十一要點解讀
法律分析:1、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等罪要負刑事責任
2、性侵犯罪中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
3、高空拋物、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行為入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之一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六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姦淫幼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的;
(六)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第二百三十六之一 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前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