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司法觀點集成
A. 造價工程師常犯錯誤及風險責任
①擅自認定合同無效:
取得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的人是學過一些法律知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合同無效的認定有明確規定,但這些規定不能簡單的去理解,例如在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上很多非法律專業人士是無法理解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第一卷第二章《合同法》總則(P55頁)《謹慎正確地認定合同無效》是這樣規定的:「鼓勵交易是《合同法》的重要精神,要謹慎正確地認定合同無效,人民法院審理合同糾紛案件不應產生阻礙合法交易的後果。具體來說:.......其次,只有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才能確認合同無效。而強制性規定又包括管理性規范和效力性規范。管理性規范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未明確規定違反此類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的規范。此類規范旨在管理和處罰違反規定的行為,但並不否認該行為在民商法上的效力。效力性規范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該類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的規范,或者雖未明確規定違反之後將導致合同無效,但若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規范。此類規范不僅旨在處罰違反之行為,而且意在否定其在民商法上的效力。因此,只有違反了效力性的強制規范的,才應當認定合同無效。
《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另外又規定了幾種無效的情形,即:<1>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2>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3>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②合同無效即按定額重新計算造價:
有些造價工程師認為合同無效後應該按照當地定額計價的方式重新計算工程量、套定額和取費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合同無效可以區分為全部無效和部分無效,確認合同部分無效,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③正確區分合同范圍內外的工程:
在總價包乾的工程項目中,閉口價重新計算是有些造價工程師常犯的錯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第22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按照固定價結算工程價款,一方當事人請求對建設工程造價進行鑒定的,不予支持。第23條:當事人對部分案件事實有爭議的,僅對有爭議的事實進行鑒定,但爭議事實范圍不能確定,或者雙方當事人請求對全部事實鑒定的除外。
工期簽證或延誤工期責任的劃分隨意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一般會約定工期延誤時的賠償與工期提前時的獎勵。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工程質量、造價、工期的鑒定是最為復雜的鑒定內容,施工企業在提交的工程結算報告中往往會簡單的提交一些對自己有利的工期延期證明。作為造價工程師應在徵得建設單位同意的情況下謹慎的予以認定,必要時要結合工程網路計劃中的關鍵線路、監理日誌等有關資料予以認定。
B. 刑事實務中的工具書選擇
在處理一個案件的過程中,法律解釋問題常會浮現,尤其是在面對模糊或難以界定的法律情況時。這時,翻閱書籍成為必不可少的步驟。在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查閱的幾類工具書。
首先,最基本且最常使用的工具書是《刑法釋義》。這套書由全國人大法工委主編,內容涵蓋了刑法每一條法條的基本含義,是理解「立法本意」的直接途徑。然而,由於其主要提供基礎和基本的解釋,且以文義解釋為主,可能無法直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其次,《刑法一本通》或類似法律匯編是另一項重要資源。這些書籍匯集了與各個法條相關的司法解釋文件,對於檢索相關文件非常有幫助。盡管內容可能不完整,但能夠提供較為全面的法律資料。
《司法觀點集成》刑事分卷則集成了《刑事審判參考》中的案例觀點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件,是實務中不可或缺的參考書。最新版本的書籍能夠提供最新的觀點和案例,對於個人學習和積累有極大幫助。
《刑事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和《刑事訴訟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是一套包含司法解釋及其《理解與適用》的法律匯編。這些書籍能夠幫助理解司法解釋的立法背景、意圖和精神,對於實務而言,是了解司法解釋的最佳途徑。
對於《刑法》總則部分,推薦《刑法總論精釋》、《刑法學》和《刑法學》等書籍。這些書提供了理論與實務審判的結合,易於新手理解,並有助於了解我國《刑法》立法時的刑法理論體系。同時,也推薦《刑法罪名精釋》和《刑法分則實務研究》等書,它們提供了基礎和爭議觀點的羅列與案例分析,為處理案件提供詳細指導。
在處理《刑法》分則的具體罪名應用時,《刑事審判參考》和《刑事法律文件解讀》提供權威的案例觀點,對於遇到問題時查找答案或平時業務學習極為重要。
綜上所述,選擇正確的工具書對於處理案件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操作中,使用上述書籍可以有效解決法律解釋問題,使思路更加清晰。萌新在尋找答案時,通常需要關注條文內容中構成要件的解釋、入罪標准、以及特定爭議情節的把握。通過查閱司法解釋、《刑法罪名精釋》、《刑法分則實務研究》和《司法觀點集成》等資源,可以找到所需的答案。如果以上途徑無法解決問題,最後考慮搜索相關論文或遵循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原則。
C. 工傷認定行政訴訟中 原告不能提供新的證據嗎 最高院司法觀點集成
可以有條件的補充證據。
工傷認定行政訴訟中,在一審舉證階段,原告可以向人版民法院提供新的證權據,但對於原告提供的新證據,屬於工傷認定期間,人社局要求提供而原告沒有提供范圍的, 人民法院不予採信。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02〕21號
第二條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沒有提出的反駁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准許,被告可以在第一審程序中補充相應的證據。
第五十九條 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證據,原告依法應當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訴訟程序中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採納。
D.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與第一版有什麼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民商事卷續共2冊)》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司法政策精神、答復、通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及公報案例、審判業務庭意見中梳理出一千多個司法觀點,並以附錄形式選摘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業務庭的權威著述和目前審判實務中的主流觀點、信箱答復等。上述司法觀點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對一些法律適用問題的司法態度和立場,也反映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業務庭對一些法律問題的傾向性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民商事卷續共2冊)》與《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書系》系姊妹篇。後者是對最高人民法院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全面而系統的高端解讀。兩書相互配套,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司法政策、指導案例及主流司法觀點之大成,並與《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意見精選》等共同構成一套完整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依據系列」。
E. 跪求 《典當司法觀點集成》的所有內容.
提倡尊嚴與人權,反對奴性,凡是「跪求」的,除了父母、子女遇難急需求助者外,一律不予幫助。
F. 最高院司法觀點集成第四版什麼時間會出
最高院司法觀點集成第四版2010年11月出。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可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4》是2010年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德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4:行政國家賠償卷》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精神、答復、通知,最高人民法院終審裁判、公報案例中的裁判要旨和審判業務庭的業務意見中梳理出若干個司法觀點問題,並以附錄形式選摘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權威著述和專家法官的主流觀點、信箱答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