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物權編草案
1. 民法典看點全解讀
1、物權編:明確居住權,破解業主維權與維修難題
草案物權編的一大亮點,是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德雲代表對此表示,這一制度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有助於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養老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在涉及房屋的債務追溯、銀行拍賣等時,居住權的確立也有助於解決現實問題。
2、人格權編:
加強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關注性騷擾與基因科研,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點。代表委員普遍認為,這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創新,有助於強化對人格尊嚴的全面保護。草案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3、婚姻家庭編:
設立離婚冷靜期,明確夫妻共同債務,這項制度適用於夫妻雙方協議離婚,不涉及家庭暴力等適用訴訟離婚的情況。
草案吸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范圍;將「有其他重大過錯」增加規定為離婚損害賠償的適用情形;增加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4、 繼承編:擴大遺贈扶養協議范圍,增加新遺囑形式
草案增加了列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增加規定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刪除了現行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新的遺囑形式讓立遺囑人的表達方式盡可能不受客觀條件限制,也是社會民事活動更具活力的體現。
此外,為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草案還增加規定了遺產管理人制度,更好維護繼承人、債權人利益。
5、侵權責任編:破解高空拋物墜物難題,防止「自助行為」被濫用
在強化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同時,草案侵權責任編兼顧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社會生活提供行為規范。
針對高空拋物墜物,草案多管齊下: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針對此類事件處理的主要困難是行為人難以確定的問題,強調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規定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
2. 民法典草案的內容
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草案制定
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首次提交審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提出的民法典草案。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顧昂然對這部草案進行了說明。據悉,民法典草案共分為九編:第一編為總則,第二編為物權法,第三編為合同法,第四編為人格權法,第五編為婚姻法,第六編為收養法,第七編為繼承法,第八編為侵權責任法,第九編為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法。其中,總則、物權法、人格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法五編是在現有法律基礎上重新起草的。
顧昂然表示,民法涉及面廣,內容復雜,世界上沒有一部民法典可以涵蓋所有民事規范。未編入民法草案初稿的民事法律及其他法律中有關民事規范的規定,繼續有效。已編入民法草案初稿的合同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等法律,在依法進一步完善之前仍然有效。
據悉,民法典草案共有1200餘條,規模相當於一般單行法律的二三十倍,成為中國最龐大的法典草案。該草案將在此次常委會會議上進行審議。專家表示,這樣一部民法典要最終獲得通過,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根據我國《立法法》的相關規定,民法典作為國家的基本法律,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