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草案和民法典的區別

民法典草案和民法典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5-08-09 03:56:57

Ⅰ 《民法典》內容解讀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

創造性地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1)民法典草案和民法典的區別擴展閱讀:

1、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草案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

2、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解讀:小區電梯廣告、外牆廣告收入歸誰?物權法的規定並不明確,引發了一些矛盾糾紛。民法典草案明確,利用小區業主共有場所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這將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Ⅱ 民法與民法典的區別與聯系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一本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擺放在與會人員面前,提請會議審議。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民法總則「合體」,成為過去一年來國家立法工作中耀眼的一道印記。

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到 「兩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穩。

2019年,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拆分審議密集進行。明確禁止高利放貸、進一步完善防止性騷擾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無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規則……努力傾聽人民心聲、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讓立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

民法典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期間,13718位網民提出114574條意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編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確認、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優勢。

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臨近,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幾代人熱切期盼的中國民法典,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

Ⅲ 民法典立法歷程四個階段

法律分析:1、1954年起一直到1956年,新中國著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後,均因不同因素,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斷。

2、1962年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1964年7月,民法草案「試擬稿」出爐,但是由於遭遇歷史原因,立法工作再度被擱置。

3、1979年逐步修繕民法草案,最終確定製定單行法律。

4、2019年「完整版」中國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Ⅳ 新版民法典有幾個版本

四個。這四個版本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含草案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學習筆記版)、《民法典條文對照與重點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典》(實用版)。

實用版和普通版兩者差別不大,實用版有相關的註解,普通版只是列出了所有法律條文。個人認為民法典實用電子版更實用,可以在線查詢全部內容。

Ⅳ 如何評析民法典草案: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導讀】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民法典,標志著我國正式從民事單行法時代邁入民法典時代。

5次立法:

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2015年先後5次啟動民法典立法工作,終於將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7編:

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2步走:

民法典編纂工作採取「兩步走」的工作思路。

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

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後,再與民法總則合並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婚姻家庭

家和萬事興

婚姻家庭制度是規范夫妻關系和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婚姻家庭編草案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新的規定,為塑造健康和睦的婚姻家庭關系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

關鍵詞:婚前病史坦白

案例:小麗與小包結婚後育有一子。沒過幾年,小包精神病發作,經常辱罵、毆打小麗和孩子。後來小麗得知,小包屬先天性精神分裂症,結婚前就曾有過治療,但效果不佳。後來小麗向法院起訴離婚,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草案: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點評: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代表

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且意思表示真實,不容許任何一方對他方進行強迫、欺騙、乘人之危或任何人加以包辦及非法干涉。如果一方患有重大疾病而在結婚登記前不如實告知另一方,與婚姻自由精神相悖,也會嚴重影響到婚姻質量與家庭和諧。

關鍵詞:離婚「冷靜期」

案例:劉某和顧某經相親步入婚姻殿堂。婚後丈夫顧某長期出差在外,兩人缺乏溝通,最終為買學區房而爭吵。劉某一氣之下向法院起訴離婚。法官了解到雙方並無根本矛盾,離婚只是一時賭氣,就主持雙方各自反省一段時間。後來法官電話回訪,雙方均表示已在「休戰」中冷靜下來,重歸於好。

草案: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點評:王俊峰代表

離婚「冷靜期」制度的確立,有利於避免當事人因為一時沖動而草率離婚,盡可能挽救當事人的婚姻,並引導當事人嚴肅認真對待婚姻家庭,強化當事人的家庭責任感,維護和促進婚姻家庭關系的穩定。

關鍵詞:父母婚姻自由

案例:韓某早年喪妻,獨自一人將兒子韓小某養大。韓小某成家後,韓某結識舞伴王某並決定結婚。韓小某得知後極力反對,堅決不同意父親再婚,聲稱一旦再婚就不給韓某養老送終。

草案: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點評:王俊峰代表

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父母基於自願選擇離婚、再婚是其法定權利,作為子女,不能橫加干涉。贍養父母是子女的一項法定義務,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不影響和改變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現實中,子女基於各種理由干涉父母的婚姻,或因父母離婚或再婚而不履行贍養義務,都是於法無據的。

繼 承

自由分配、合法繼承

繼承製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繼承編草案在現行繼承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繼承製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

關鍵詞:遺產管理人

案例:老黃在監獄服刑期間,父親病逝,遺產分給三個兒子。老黃出獄後,發現自己繼承的房產被兩個哥哥霸佔,並叫囂「罪犯沒有繼承權」。老黃無奈,請村委會出面重新清理、分割遺產。

草案:繼承開始後,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遺產管理人履行清理遺產並製作遺產清單、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毀損、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按照遺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分割遺產等職責。

點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代表

在繼承法律實務中,經常存在被繼承人的遺產尚未清理的問題。所以該條文明確指出,遺產管理人有權利和義務製作遺產清單。遺產清理之後,遺產管理人還要承擔對遺產管理的責任。繼承人不在被繼承人身邊時,需要遺產管理人來行使繼承權利。從這些情形看,增設遺產管理人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填補了以前法律的一個空白。

關鍵詞:胎兒繼承權

案例:劉女士和龔先生舉辦了婚禮,但一直沒辦理結婚登記。即將為人父之際,龔先生在工地意外身亡,劉女士分得90萬元賠償款中的45萬元,龔先生父母以劉女士不是兒子合法妻子、孩子尚未出生不具有獲賠資格為由,要求其返還不當得利45萬元。法院認為胎兒享有相應權利,劉女士有權獲得賠償款,駁回了兩人的訴訟請求。

草案: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點評:孫憲忠代表

這個制度的適用,必須符合法律上的條件,如,胎兒確實已經坐胎成功、胎兒和死者確實具有血緣關系。但是這些條件還不夠,因為這一制度的要點在於胎兒還必須正常出生而且存活下來。如果胎兒並未存活,那麼這一份特留的遺產就要返回到原來繼承的初始狀態,由其他的繼承人繼承,而不能由胎兒的母體獨自獲取。

關鍵詞:浪子回頭

案例:張某早年嗜賭成性,多次虐待、敲詐父親,甚至將房產變賣,並把父親趕出家門。父親無奈「投奔」女兒。張某出獄後痛改前非,時常看望父親。張父臨終將財產繼承給女兒,同時將一件古董傳給張某。女兒以張某「有辱家門」為由,拒絕張某繼承。張某無奈請法院「主持公道」。

草案: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點評:孫憲忠代表

繼承人有損害被繼承人或者損害其他繼承人合法利益的情形時,按以前的繼承法規定,繼承人一律喪失繼承權。民法典草案對剝奪繼承權的規則作了軟化處理,即繼承人如果在繼承開始前確實痛改前非,就不再剝奪其繼承權。但該繼承人必須「確有悔改表現」,且應在繼承開始前。如果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繼承人才確有悔改,那也是沒有意義的。

侵權責任

侵權無小事,法律講分明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侵權責任法實施以來,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侵權責任編草案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關鍵詞:自甘風險

案例:王某在一場業余籃球比賽中被無意戳傷了右眼,共支出醫療費5萬元。王某認為使其受傷的林某應擔責,遂訴至法院,請求林某賠償其各項損失8萬元。

草案: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點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委員

自甘風險原則合理劃分了受害人、參加者以及組織者三方責任。既強調了活動參加者應對活動風險有足夠的認識並自願接受這一風險帶來的不利後果,也維護了風險發生後其他無過錯參加人員的合法利益,同時,又明確活動的組織者應負有安全保障等義務。

關鍵詞:自助行為

案例:馬某在餐館吃完飯後賴賬逃跑。老闆佘某邊追趕邊報警。雙方你追我逃,馬某摔傷住院。出院後,馬某請求賠償其因被追摔傷造成的各項損失4萬余元。法院認為馬某摔傷,與佘某自助行為之間並無直接關系,飯店不應對馬某摔傷承擔賠償責任。

草案: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范圍內採取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點評:湯維建委員

在某些緊急情況下,受害人若不採用一些私力救濟的方法,則其自身受損的權利可能日後難以得到有效補償。草案肯定了私力救濟的合法性,但受害人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採取合理措施並且應立即請求相關國家機關進行處理,積極尋求公力救濟。如果受害人採取了不當措施,致使他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關鍵詞:高空拋物

案例:市民郝某在街上走路時被高空掉落的煙灰缸砸中腦袋,入院治療達半年之久。難以調查煙灰缸究竟從何而來,事後郝某把事發地住戶告上法庭,經判決,22家住戶各賠償郝某8100餘元。

草案: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點評:湯維建委員

高空拋物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存在威脅。草案該項規定採用了「補償+追償」的原則加以處理,這樣規定既有利於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也更加符合法理要求。在此類案件中,審判機關應盡量藉助先進的調查手段判定真正的侵權人,不宜輕易採用該條規定。

2014年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7年

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

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

2019年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

2020年

2020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民法典草案,不僅解決咱中國老百姓的時代問題,也在用立法的方式向世界傳遞出我們的民族精神。

Ⅵ 民法典開始實施的時間是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為我國現行的綜合性民法典。該法典是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並自同日起施行。
2. 2017年3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並在2018年3月15日作出修訂版的決定。經過兩年多的修改和完善,最終定稿於2020年5月28日。
3. 《民法典》共計七卷、1260條,涵蓋了物權、合同、侵權責任、婚姻家庭、繼承等多個方面的規定。它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法治建設提供了更為完備的法律框架和保障。
4. 《民法典》對於個人隱私權的保護有詳細規定。第111條規定「個人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等不受侵犯」,並將侵權行為包括在了侵權責任范圍之內。
5. 民法典還規定,在涉及到個人信息的處理、利用、保護等方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准,尊重、保護個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出售或泄露個人信息。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實施對於我國的法治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它為個人和群體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Ⅶ 有了民法典,人民的生活有了哪些改善

1. 物業斷水斷電催繳物業費怎麼辦?

可以起訴物業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

物業服務人不得採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根據該條款的規定,意味著中國首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禁止物業公司採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2.住宅用地70年期滿怎麼辦?

自動續期費用按法律繳納或減免

根據《物權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民法典在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不過,目前法律及行政法規對於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是否繳納費用及如何繳納費用上也還沒有明確的規定。

3.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問題怎麼辦?

無償設立居住權

民法典草案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民法典草案增加的「居住權」,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5.公維基金難啟動怎麼辦?

降低業主共同管理事項與表決比例

公維基金本是小區業主為了維修養護小區內的共用設施、設備及公共區域而交納的款項。民法典草案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一是明確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二是適當降低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特別是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表決門檻,並增加規定緊急情況下使用維修資金的特別程序。

6. 房東要賣房租戶怎麼辦

房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

民法典為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購同權住房制度的要求,保護承租人利益,增加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但是房屋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或者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給近親屬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義務後,承租人在15日內未明確表示購買的,視為承租人放棄優先購買權。

Ⅷ 民法典是什麼東西

民法典來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自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8)民法典草案和民法典的區別擴展閱讀: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台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

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採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熱點內容
香港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19:02:29 瀏覽:322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認識舉例 發布:2025-08-11 19:01:42 瀏覽:109
法院序列流轉 發布:2025-08-11 19:00:53 瀏覽:482
ppp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8-11 18:59:17 瀏覽:788
法律責任包括賠償嗎 發布:2025-08-11 18:48:29 瀏覽:147
用法治治水 發布:2025-08-11 18:48:27 瀏覽:828
2014年黃韋博行政法系統強化講義 發布:2025-08-11 18:43:26 瀏覽:912
行政法中的駁回訴訟請求 發布:2025-08-11 18:36:12 瀏覽:455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8-11 18:34:39 瀏覽:919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