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黑京刑法

黑京刑法

發布時間: 2025-08-10 05:11:45

㈠ 黑京 這個字念什麼

結論:黑京,即「黥」字,讀作qíng。這個字源自中國古代的刑法,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墨刑,會在犯人的臉上刻字並塗墨,以此作為標記和懲罰。"黥"字在《說文》中有詳細的解釋,表示的就是在面部實施墨刑的行為。例如,「黥首刖足」和「黥布」都是以此刑罰而聞名的歷史人物。此外,"黥"也用於形容受過此刑的人,如「黥徒」一詞。在藝術表達中,如魏源《白岳東崖》中的「鐫刻」一詞,雖然與黥刑無關,但體現了雕刻技藝的精湛。在現代,盡管這種刑罰已經廢止,但「黥」字仍保留著其歷史和文化含義。

古代中國實行的黥刑,是一種通過在臉上刻字並塗墨來標記罪犯的嚴酷懲罰方式。這一刑罰不僅限於犯罪者,有時也會施加於士兵,以防他們逃跑。在漢字「黥」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深厚的歷史痕跡,它不僅是對罪犯身份的永久烙印,也是中國古代法制文化的一部分。今天,盡管這個字的原始含義已不再適用,但它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仍然承載著歷史的記憶。

㈡ 一個黑一個京讀什麼

念qíng。

漢字拼音:qíng。

漢字解釋:

1、會意。從黑,京聲。刻其面以墨窒之。字亦作「剠」。本義:古代一種肉刑,墨刑的異稱。

2、黥首刖足(刻額染墨,截斷雙腳);黥布(英布,漢高祖的大將、功臣。因犯罪被黥面);黥首(漢代刑法之一。其法在罪人額上刻字染墨);黥面(在臉上刺字塗墨);黥徒(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漢字筆畫:「黥」 字共有 20 畫,筆畫順序為: 豎、橫折、點、撇、橫、豎、橫、提、點、點、點、點、點、橫、豎、橫折、橫、豎鉤、撇、點。

漢字部首:黑。

古籍釋義

〔古文〕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黑在面。【荀子·正論篇】墨黥。【注】以墨涅其面而已。或曰墨黥,當為墨幪。以墨巾蒙其頭而已。【書·呂】爰始淫為劓刵椓黥。【疏】黥面,卽墨也。【周禮·秋官·司】墨罪五百。【注】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說文解字:墨在面也。從黑京聲。䵞,黥或從刀。渠京切。說文解字註:(黥)墨㓝在面也。此㓝亦謂之墨。周禮司㓝注曰。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從黑。京聲。渠京切。古音在十部。(䵞)或從刀作。刀之而墨之也。會也。

㈢ 左邊黑右邊京讀什麼字

左邊一個「黑」字,右邊一個「京」字,組合起來是「黥」字,讀音為Qíng,二聲

關於「黥」字的解釋如下

  • 含義:在古代,「黥」是一種刑法,指在犯人臉上刺字或圖案作為標記。這種做法通常用於懲罰罪犯,並使其在社會中受到辨識。
  • 用途:除了作為刑法外,「黥」在古代有時也用於刻字,比如在某些物品或文獻上留下標記或記錄信息。但相較於其作為刑法的用途,這一方面的應用較為少見。
熱點內容
香港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19:02:29 瀏覽:322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認識舉例 發布:2025-08-11 19:01:42 瀏覽:109
法院序列流轉 發布:2025-08-11 19:00:53 瀏覽:482
ppp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8-11 18:59:17 瀏覽:788
法律責任包括賠償嗎 發布:2025-08-11 18:48:29 瀏覽:147
用法治治水 發布:2025-08-11 18:48:27 瀏覽:828
2014年黃韋博行政法系統強化講義 發布:2025-08-11 18:43:26 瀏覽:912
行政法中的駁回訴訟請求 發布:2025-08-11 18:36:12 瀏覽:455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8-11 18:34:39 瀏覽:919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