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81
A. 公司法案例
答:1、甲乙丙出資不完全符合《公司法》第81條對全體股東首次出資額的要求。
2、依據第一問的回答可知公司A不能依法成立,故,可以否定公司獨立法人人格。甲乙丙承擔連帶責任。
3、A公司董事會有權拒絕。依據《公司法》第38條第2款和第100條的規定。提議不召開股東會議需要全體股東一致書面同意。股東丙在遭拒情況下,也無權直接召開董事會。依據是《公司法》第111條。
4、需要經過解散、清算、注銷程序。
5、丁是A公司的債權人,而A公司是C公司的股東,也就是說,丁不是C的債權人,所以,C的清算組拒絕丁的債權申報是有道理的。
B. 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法定資本制與授權資本制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法律是否規定了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和資本總額是否在公司登記時必須有股東認足。
我國《公司法》在第26、81條分別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總額。同時,規定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總額必須有全體股東認繳或認購,其中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冊資本必須為實收資本。我國《公司法》雖然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資本的門檻,但仍然保留了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的要求;雖然改變1993年《公司法》實繳制度的做法,實行分期繳納制度,但仍然要求必須在登記之前認足注冊的資本總額。所以,我國仍然實行的是法定資本制度模式。
由於《公司法》普遍要求公司設立時的最低資本額以及全部或部分比例的實繳資本到位,有時還要求相應的部門以及人員進行驗資,從而使得法定資本模式下因資本瑕疵所引發的瑕疵公司情形較為普遍。而授權資本模式下,由於公司設立很少有最低資本額的法定要求,更不存在應繳資本比例以及驗資等法定要求,故公司設立盡管也需要注冊資本或股份,但至少公司不會因為股東所繳資本的多寡而難以成立,因而授權資本模式下資本瑕疵並不常見。
從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的立法意圖來看,前者重在對公司債權人及社會交易安全的保護,更多的體現了社會本位的立法思想;後者則側重於對投資人和公司提供種種便利條件,較多的體現了個人本位的立法原則。採用法定資本制的大陸法系國家,公司立法務求縝密,公司資本力求確定;採用授權資本制的國家,法官的司法判決可以創設法律,因成文法不興所產生的漏洞,基本上是依靠判例法來彌補的。
授權資本制的優點是有利於較快的成立公司,缺點是公司資本的落實缺乏足夠的保障,不利於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法定資本制的優點在於能夠保證公司擁有充足的資本,有效的防止公司設立中的欺詐投機行為的發生,但由於其對資本充足的要求過嚴,限制了公司的盡快成立。
C. 關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公司法》規定
選項A正確。《公司法》第79條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據此可知,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最多為200人。
選項B正確。《公司法》第95條第(一)項規定,公司不能成立時,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據此可知,發起人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屬於合夥性質的關系,其權利、義務、責任可以適用合夥的有關規定。
選項C正確。《公司法》第81條第2款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據此可知,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發起人不能分期繳納出資。
選項D正確。《公司法》第84條第2款規定,發起人不依照發起人協議約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據此可知,發起人承擔公司籌備事務,必須簽訂發起人協議,發起人協議具有合同約束力,某一發起人違反該協議的,應當對其他發起人承擔違約責任,該違約責任糾紛需要適用《合同法》的規定來解決。同時,發起人還應當遵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