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庭審直播

司法庭審直播

發布時間: 2025-08-12 16:30:50

『壹』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哪兒看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中國庭審公開網可以看。

中國庭審公開網正式開通,將進一回步以庭審公開倒逼提升庭審質量答、效率和效果。已經有520家地方各級法院實現了與這個平台的聯通。下一步,所有法院公開的庭審視頻都將在第一時間自動匯聚到這個平台,並推送到各大主流可視媒體。

(1)司法庭審直播擴展閱讀:

中國庭審公開網自開通以來,不斷優化完善平台功能,加強直播規范化建設,以庭審視頻直播為主,進一步豐富公開形式,加大庭審公開覆蓋面,提升公開的質量和效果。

庭審直播工作常態化,各種案件類型、各種審判程序的案件普遍實現互聯網直播,大力便利了人民群眾旁聽、了解庭審,充分保障了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審判管理工作,倒逼法官嚴格依法規范履職,不斷提升庭審駕馭能力和審判業務水平。

以庭審直播為主體的庭審公開,努力打造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不僅讓司法公正看得見、能評價、受監督,也為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促進人民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貳』 申請庭審公開直播的法律依據

貫徹落實審判公開原則,擴大法制宣傳效果,規范人民法院庭審直播、錄播活動,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通過電視、互聯網或者其他公共傳媒系統對公開開庭審理案件的庭審過程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的直播、錄播,應當遵循依法、真實、規范的原則。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可以選擇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具有法制宣傳教育意義的公開審理的案件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對於下列案件,不得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一)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二)檢察機關明確提出不進行庭審直播、錄播並有正當理由的刑事案件;
(三)當事人明確提出不進行庭審直播、錄播並有正當理由的民事、行政案件;
(四)其他不宜庭審直播、錄播的案件。
第三條 人民法院進行庭審直播、錄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公開范圍進行,涉及未成年人、被害人或者證人保護等問題,以及其他不宜公開的內容的,應當進行相應的技術處理。
第四條 人民法院認為案件需要進行庭審直播、錄播的,由有關審判庭按照規定的程序申報,並填寫庭審直播、錄播申報表,提交案件重要的訴訟文書。
最高人民法院的直播、錄播申報程序和申報表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直播、錄播申報程序和申報表由各高級人民法院制定。
第五條 庭審直播、錄播實行一案一審核制度。
人民法院進行網路庭審直播、錄播的,由審判庭向本院有關部門提出申請。有關部門審核後,報主管副院長批准。必要時,報上級人民法院審核。
人民法院通過中央電視台進行庭審直播、錄播的,應當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通過省級電視台進行庭審直播、錄播的,應當經高級人民法院審核。
第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有關部門負責庭審直播、錄播的監督管理和溝通協調工作。有關審判庭負責庭審直播、錄播案件的選擇,協助做好相關工作。技術部門和網路管理部門為庭審直播、錄播提供技術保障和服務。所有參與部門應當做好庭審直播、錄播的准備工作,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庭審直播、錄播的順暢運行。
第七條 庭審直播、錄播工作人員的活動以及有關設備的運行不得影響庭審的正常進行。
第八條 各高級人民法院在實施本規定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實施細則。
第九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本院以前的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叄』 如何評價我國的庭審直播制度

1. 庭審直播制度並非新鮮事物,它通過網路技術手段,更好地實現了開庭的公開性,這是對司法過程的一種公開,比起僅僅公開裁判文書結果來說,庭審直播顯得更為重要。
2. 實踐中,重大、復雜、敏感案件往往需要更多的社會監督,但法院似乎更傾向於避免這些案件進行庭審直播。以我代理的陝西漢中張扣扣故意殺人案為例,張扣扣本人在第一次庭前會議上提出希望庭審能進行視頻直播,但在第二次庭前會議期間,我們經過一番努力,法庭最後決定採取微博圖文直播的形式,雖然如此,直播的內容依然存在不少錯誤和遺漏。
3. 另一個例子是陝西渭南六歲男童鵬鵬被繼母虐待成植物人的案件,由於社會關注度高,法院對庭審進行了直播,但直播鏈接在引起爭議後被刪除,使得後來的人無法觀看。
4. 庭審直播應當在統一的網路平台進行,並且一旦發布,不應允許主審法院任意刪除鏈接。
5. 吉林遼源王成忠案和山西太原姜玉東案因為直播引發了全國關注,但庭審直播的時間都不長,且在短暫僵持後都匆匆結束,這讓人不禁思考,如果程序問題就能引發這么大的爭議,那麼實體問題豈不是爭議更大?
6. 庭審直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其制度化,使之無差別地得到一體適用,從而真正成為促進司法公正的有力手段,而不是對外作秀的政績工程。
7. 沒有爭議的案件可以不直播,而有爭議的案件才更應該進行庭審直播,同時也要採取完善的技術配套措施,做好對被害人和證人的保護,確保他們的隱私權和尊嚴不受侵犯。
8. 最高法在制定司法解釋的時候,應當封堵漏洞,避免隨意開口子、留後門,以確保規則的整體有效性。
9. 必須明確,凡是公開開庭的案件一律實行庭審直播,除非當事人及辯護律師一致同意不直播。一審應當直播而不予直播的,應當視為重大程序違法,二審可據此發回重審。二審應當直播而不直播的,可據此申請啟動再審。

『肆』 如何評價我國的庭審直播制度

  •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裁判文書公開只是結果公開,庭審直播將司法過程公開是更重要的公開。公開開庭本來就是要向全世界公開,庭審直播不過是藉助網路技術手段更好的落實了這一要求。因此庭審直播本質上並非制度變革,而是技術創新。

  • 現在的問題是,越是重大、復雜、敏感的案件,越是需要社會強力監督的案件,法院越不願意庭審直播。我先舉兩個例子。

  • 我代理的陝西漢中張扣扣故意殺人案就是如此。張扣扣本人在第一次庭前會議上提出,希望庭審能進行視頻直播。後面我會見張扣扣的時候,他說他想對這個世界表達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次庭前會議的時候,法庭不置可否。

  • 第二次庭前會議期間,我提出了六條支持庭審視頻直播的理由。檢察官提出反對意見,主要理由有兩個:一是被害人家屬反對,不希望二次傷害;二是有些內容過於血腥。我當場反駁:一是庭審直播是為了保護被告人訴訟權利,應當站在被告人立場去思考和決定;二是血腥的內容可以技術化處理,不用原生態在網路上呈現。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法庭最後決定採取微博圖文直播的形式。張扣扣本人對此雖不滿意,但基本能夠接受。

  • 庭審結束後,我大致翻看了一下陝西漢中中院微博圖文的內容,應該說錯漏還是不少。有些辯護意見沒有完整呈現,很多表達跟我們的原意有出入。或者張冠李戴,把我的發言和殷律師的發言搞混了。這可能跟書記員當庭記錄錯漏有關。

  • 在此之前,我代理的陝西渭南六歲男童鵬鵬被繼母虐待成植物人一案,因為社會關注度極高,法院對庭審進行了直播。那天的庭審,有幾百萬人通過網路進行了觀看。但是因為我們當庭發表的代理意見比較尖銳以及法庭當庭判決結果引發潮水般的質疑,法院很快就把直播鏈接給刪除了。事後很多人再想看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了。

  • 我舉的兩個例子,社會關注度都很高,央視都在現場進行了錄播,但在對外直播方面都打了不同程度的折扣。事實證明,微博圖文直播在准確性、全面性和及時性方面肯定是不如視頻直播的。庭審直播應該在統一的網路平台進行,事後不能允許主審法院任意刪除鏈接。

  • 去年和今年,徐昕教授代理的吉林遼源王成忠案和山西太原姜玉東案兩個案件都因為直播引發了全國關注。兩個案件的直播時間都不長,但都非常精彩。吉林遼源王成忠案因為法院管轄權問題或者法官迴避問題,山西太原姜玉東案因為出庭人員資格及其關聯的實體問題,合議庭在短暫僵持之後都草草結束。我在想,這還是程序問題就引發這么大的爭議,如果是實體問題豈不是爭議更大?我非常好奇這兩個案子後續開庭是否還會庭審直播。法院還有信心直播嗎?檢察院還會同意直播嗎?一旦把爭議暴露在陽光下,退縮的並不是辯護人,這非常能說明問題。

  • 所以,庭審直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其制度化,使之無差別的得到一體適用,從而真正成為促進司法公正的有力手段而不是對外作秀的政績工程。光看直播率有多少並無意義。沒有爭議的案件,認罪認罰的案件,直播再多也沒用。就像訊問錄音錄像,關鍵突破時候的口供永遠沒有錄像,拿出來的錄像都是承認有罪的。選擇性的錄音錄像起不到制約偵查權的作用,選擇性的庭審直播也起不到制約審判權的作用。

  • 沒有爭議的案件其實可以不直播。有爭議的案件才更應該進行庭審直播。當然也要採取完善的技術配套措施,做好對被害人和證人的保護,確保他們的隱私和尊嚴不受侵犯。

  • 這就要求最高法制定司法解釋的時候,要封堵漏洞,不要隨意開口子、留後門。這一點在裁判文書公開中教訓尤其深刻。當時的司法解釋留下了太多彈性空間,導致許多重大、典型案件的判決書選擇性不上網。

  • 規則是一個整體,不允許隨意的例外。一個例外就是一個黑洞,會傷害規則的整體有效性,會導致規則的整體潰壩。必須明確凡是公開開庭的案件一律實行庭審直播,除非當事人及辯護律師一致同意不直播。一審應當直播而不予直播的,應當視為重大程序違法,二審可據此發回重審。二審應當直播而不直播的,可據此申請啟動再審。

『伍』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哪兒看

法院庭審的直播可以在以下平台觀看:

  1. 中國庭審公開網:這是一個專門用於庭審直播和錄播的網站,匯集了各級人民法院的庭審直播資源,公眾可以通過該網站實時觀看庭審直播或回看錄播視頻。

  2.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庭審直播信息,這些直播通常包括重大案件的庭審過程,為公眾提供了了解司法程序和案件真相的窗口。

  3. 合作媒體平台:一些電視台、新聞網站等媒體平台也會與法院合作進行庭審直播,公眾可以通過這些平台在電視或網路上觀看庭審直播。

在觀看庭審直播時,請遵守相關規定,尊重法庭秩序和當事人隱私。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2020最新第37條 發布:2025-08-14 02:43:42 瀏覽:375
到靜安法院 發布:2025-08-14 02:41:18 瀏覽:570
屬於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是 發布:2025-08-14 02:36:57 瀏覽:532
室內塗漆工程法規 發布:2025-08-14 02:35:31 瀏覽:573
行政法規和授權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08-14 02:34:10 瀏覽:816
最新勞動法搬廠 發布:2025-08-14 01:55:18 瀏覽:116
我的法治故事徵文 發布:2025-08-14 01:54:25 瀏覽:441
財經法規各種總結 發布:2025-08-14 01:54:24 瀏覽:657
鄞州法院網 發布:2025-08-14 01:47:22 瀏覽:603
簽名指紋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4 01:31:0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