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個人博客
⑴ 罪刑法定原則 中的禁止類推解釋
禁止類推解釋不是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它不禁止擴大解釋。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都允許擴大解釋但不允許類推解釋。原則上不允許類推實務中也不允許類推解釋。
禁止類推和類推解釋不是一個概念。罪刑法定原則要求禁止類比解釋,而類比解釋與擴展解釋的界限不僅僅是詞語的使用問題。
罪刑法定原則是刑法的生命,其理想基礎是民主和尊重人權原則。合法性原則禁止類比解釋,但並不禁止解釋擴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擴大解釋的結論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則)。因此,對區域分類的解讀和拓展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從解釋擴張和類比解釋的限度來看,理論上可以列舉很多:首先,在形式上,解釋擴張所取得的結論不超過刑法的可能含義,而是在《刑法》的「范圍」內得到解釋。近似律和結論的類比超出了該術語的可能性。其意義在於超越刑法的「范圍」。
其次,從解釋的角度來看,刑法解釋的擴張側重於刑法本身,它仍然是對刑法規范的邏輯解釋;類推,側重於刑法之外的事實,是對事實的比較。
第三,從立法者的意義上看,擴大解釋是為了使立法者的意思明確;類似的解釋,除了立法者的意思之外,還主張解釋者自己設定的原則。
第四,從理論上講,解釋擴張是刑法概念的擴張性定義,它使刑罰行為包含在概念中,類比是承認某一行為不是刑罰的對象,而行為則是刑罰的目的。基於與刑法規定的類似行為同樣的邪惡性質。懲罰對象。
第五,實質上,解釋的擴展不超過公民預測的范圍;類比解釋超越公民預測的范圍。然而,類比解釋和擴展解釋之間的界限仍然是難以區分的。例如,「賣淫」是否包括同性之間的性,是否「同居」包括通姦,以及「財產」是否包括財產利益,這一點值得懷疑。
從以上討論可以看出,有些解釋是類比解釋或擴展解釋。換言之,如果刑法處罰原則禁止了某種解釋,則有必要通過權衡刑法的目的、刑罰的必要性、國家預測的可能性、協調CR的規定等來得出結論。刑法的解釋結論與語言的核心意義以及刑法的發展趨勢之間的距離。在許多情況下,它甚至不是一個措辭的問題,而是如何考慮法律的性質和行為的性質,以及如何平衡保護功能和保障功能。相同類型的行為可能被解釋為犯罪,因為其處罰的必要性很小,不被解釋為犯罪,或者因為其處罰的必要性。因此,類比解釋與擴展解釋之間沒有絕對的固定界限。
拓展資料:
類推解釋:類推解釋是指對於相類似的案件應作相同處理,其法理基礎在於平等原則,也是正義的要求。目前理論界支持的廣義說認為,類推解釋是指在一個具體事實與法律規定情況相似,但根本不可能為該法條的字面含義所包容的前提下,以其相似性作為援引某一法律規定為依據的解釋方法。
⑵ 宣揚恐怖主義其他情形處幾年
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是指以製作、散發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過講授、發布信息等方式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
1.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年滿十六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2.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主觀方面主觀方面是故意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的行為,危害不特定人和物的安全而積極為之,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過失不構成本罪。
3.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客體。
二、以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定罪處罰:
1.編寫、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散發、播放載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內容的圖書、報刊、文稿、圖片或者音頻視頻資料的;
2.設計、生產、製作、銷售、租賃、運輸、托運、寄遞、散發、展示帶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內容的標識、標志、服飾、旗幟、徽章、器物、紀念品等物品的;
3.利用網站、網頁、論壇、博客、微博客、網盤、即時通信、通訊群組、聊天室等網路平台、網路應用服務等登載、張貼、復制、發送、播放,演示載有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內容的圖書、報刊、文稿、圖片或者音頻視頻資料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二十條 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並處罰金。犯前款罪並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第一百二十條之一資助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或者資助恐怖活動培訓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