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電商法改進

電商法改進

發布時間: 2025-08-13 06:09:22

⑴ 電商法新規2022年內容

1. 2022年電商稅收政策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必須依法納稅並享受稅收優惠。
2. 對於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產生納稅義務後,應依法申請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3. 電子商務經營者若需取得相關行政許可,應依法取得。
4. 電商從業者在取得合法收益後,無論交易規模大小,均需進行稅務登記並申報納稅,這意味著電商將實施無差別征稅。
5. 根據2019年電商稅收政策,季度營業收入9萬元以下的電商免交增值稅等稅收。
6. 專業增值稅發票稅點為17%,普通增值稅發票稅點為3%。
7. 一般納稅人可向國稅部門申請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通用機打發票或普通手工發票。
8. 普通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可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通用機打發票或普通手工發票,即通常所說的普通發票。
9. 電商法新規實施後,電商行業規則發生諸多變化,導致部分商家退出電商行業。
10. 建議電商繼續遵守新規,嚴格按照要求交稅。
法律依據:
- 《電商法》第十一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依法納稅並享受稅收優惠。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商在首次納稅義務後,應依法申請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 《電商法》第十二條: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依法需取得相關行政許可的,應依法取得。
- 《電商法》第十四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應依法出具紙質或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⑵ 新電商法實施中的問題及亮點

新電商法實施中的問題及亮點如下:

1、營業執照。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必須有合法的工商部門注冊的營業執照,繳納稅收。電子商務經營者,無論開店代購還是個人代購,都必須在電子商務經營者之列,遵守法律規定。

2、依法納稅。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必須按照稅法規定,按時足額迦納稅收。電子商務線上線下平等,電商經營者必須辦理市場登記,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享受稅收優惠。也即是說,不論線上還是線下,都必須依法納稅。

3、杜絕假貨。

電商法規定,經營者必須把商品首頁顯著部位,持續公式營業執照信息和經營業務有關行政許可信息。也就是說,不論線上線下,消費者可一目瞭然看到商家的營業執照信息,杜絕假貨,保護消費者權益與消費者利益。

4、押金退還。

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應當明示押金退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退還條件,應當及時退還。

5、保障消費者權益。

電子商務法保障消費者權益,加大對電子商務消費者的保護力度。電子商務法在稅收上,跨境電子商務與聯合國有關規范相銜接,保證消費者權益。消費者買的放心,買的舒心,買的便捷。

該法第十八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電子商務法對此種能侵害到廣告消費者權益的問題進行規制,是立法的進步,同時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類似問題也都作出規定,有利於全面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⑶ 新電商法於2019年1月1日實施個人創業者何去何從

新電商法於2019年1月1日實施後,個人創業者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應對

  1. 申請市場主體登記

    • 個人創業者可以申請將網店登記為經營場所,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成為合法的電商經營者。
  2. 了解免於登記的例外情形

    • 新電商法也規定了幾種免於登記的例外情形,個人創業者應詳細了解這些規定,以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免於登記的條件。
  3. 合規經營

    • 無論是否進行登記,個人創業者都應遵守電商法的相關規定,如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等,確保合規經營。
  4. 關注政策動態

    • 由於《電子商務法》及其相關配套政策可能會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個人創業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動態,以便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5. 尋求專業咨詢

    • 對於復雜的法律和政策問題,個人創業者可以咨詢專業的法律或電商顧問,以確保自己的經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⑷ 電商法有什麼規定

電商法的新規定主要有: 1、就稅收做了框架的規定,通過電商渠道進行交易的各種方式都需要繳納稅收,從前 偷稅漏稅 的情形將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2、對於跨境電商要求也會更加嚴格和規范化,代購要求辦理主體登記; 3、對「虛假評論」行為進行了否定性的認定,「刷好評」行為將被禁止; 4、出台了二選一(經營者壟斷)相關遏制條款; 5、限制「搭售行為」,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 6、有效遏制電商「砍單」問題,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後 合同不成立 ; 7、就支付產生的問題作出了比較創新的規定,如確定了對賬服務以及三年交易記錄的規定; 8、解決了押金退還難的問題,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9、避免快遞交付難題,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按照承諾或者與消費者約定的方式、時限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務; 10、利用大數據給熟客更好的個性化服務,包括價格上更多的優惠。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電子商務法 》第五條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 知識產權 保護、網路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2020最新第37條 發布:2025-08-14 02:43:42 瀏覽:375
到靜安法院 發布:2025-08-14 02:41:18 瀏覽:570
屬於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是 發布:2025-08-14 02:36:57 瀏覽:532
室內塗漆工程法規 發布:2025-08-14 02:35:31 瀏覽:573
行政法規和授權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08-14 02:34:10 瀏覽:816
最新勞動法搬廠 發布:2025-08-14 01:55:18 瀏覽:116
我的法治故事徵文 發布:2025-08-14 01:54:25 瀏覽:441
財經法規各種總結 發布:2025-08-14 01:54:24 瀏覽:657
鄞州法院網 發布:2025-08-14 01:47:22 瀏覽:603
簽名指紋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4 01:31:0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