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黃金平
『壹』 走私黃金被捉,一般多久能看到人
根據《刑法》第153條對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規定
第一百五十三條【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三百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貨物、物品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四款的規定處罰。
(二)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十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五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對多次走私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走私貨物、物品的偷逃應繳稅額處罰。
◆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6年11月14日)
第六條 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的「應繳稅額」,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應當繳納的進出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的稅額。
走私貨物、物品所偷逃的應繳稅額,應當以走私行為案發時所適用的稅則、稅率、匯率和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計算,並以海關出具的證明為准。
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對多次走私未經處理的」,是指對多次走私未經行政處罰處理的。
《刑事法律適用問題解答(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問題1]如何區分走私案件中的「貨物」與「物品」?
答: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的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屬於選擇性罪名,由於海關核稅部門對入境「貨物」和「物品」採用不同的計稅方法徵收稅款(物品的稅率一般低於貨物的稅率),故同一走私對象因定性不同必然導致核定的偷逃稅額不一,從而直接影響定罪量刑。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區分二者應當以是否「自用」為標准。即「物品」是指個人運輸、攜帶進出境的行李,郵寄進出境的財物,包括貨幣、金銀等。對於超出自用的合理數量的財物,應當視為「貨物」。「自用」,指供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使用或用於饋贈親友。合理數量,指海關依照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況、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相應地,「貨物」系指上述「物品」以外的,行為人用於生產、經營或出租、出售的財物。
[問題2]如何認定走私犯罪單位的自首?
答:認定走私犯罪單位的自首,關鍵在於把握自首行為是否出於單位的意志以及自首者能否代表單位。司法實踐中,一般按以下三種情況分別認定:
1.單位走私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經授權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動投案、如實交代單位走私犯罪事實的,應當認定單位自首,並依法對犯罪單位和其中的自然人給予從寬處罰;如果犯罪單位中有的自然人拒不到案或到案後不如實交代罪行的,對該自然人不能認定為自首。
2.單位走私犯罪中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先行投案並如實交代罪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到案後亦能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的,可以單位自首論;如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拒不到案或到案後不如實交代罪行的,只能認定自動投案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成立自首。
3.沒有參與單位犯罪的單位負責人主動投案,參與單位犯罪的有關人員到案後能如實交代單位犯罪事實的,可以單位自首論,並依法對犯罪單位及其中的自然人給予從寬處罰;如果有的自然人拒不到案或到案後不如實交代罪行的,對其不予認定自首。
[問題3]集團(總)公司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分支機構、內設職能部門或個人,擅自以集團(總)公司名義實施走私犯罪,為集團(總)公司或者本部門謀取非法利益的,如何確定犯罪主體?
答:依照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職能部門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因此,集團(總)公司內部不具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或內設職能部門,以本部門名義實施走私犯罪,違法所得亦歸部門所有的,應當以該部門作為單位走私犯罪的主體。
對於分公司、分支機構、內設職能部門或個人以集團(總)公司名義實施走私犯罪,違法所得全部或大部分歸集團(總)公司所有的,應當區別如下情形,分別認定:
1.分公司、分支機構、內設職能部門或個人以集團(總)公司名義實施的走私犯罪行為,事前經集團(總)公司負責人或被授權的其他人員決定、同意的,違法所得全部或大部分歸集團(總)公司所有的,應當認定為集團(總)公司實施的單位犯罪,而非分公司、分支機構、內設職能部門或個人犯罪。
2.分公司、分支機構、內設職能部門或者個人擅自以集團(總)公司名義實施走私犯罪行為,集團(總)公司事前不知情,事後亦未予追認甚至明確表示反對的,因部門或個人的行為不能體現集團(總)公司的意志,依照主客觀一致的定罪原則,即使違法所得全部或大部分歸集團(總)公司,也不應認定集團(總)公司為走私犯罪的主體,而應當認定具體實施走私犯罪行為的相關分公司、分支機構、內設職能部門,或者個人為犯罪主體,違法所得歸單位視為該內設部門或個人對違法所得的處置。在量刑時,可以考慮酌情從輕處罰。
[問題4]單位與個人共同實施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犯罪時,如何適用法律?
答:單位與個人相勾結,共同走私的,均應對共同走私所偷逃應繳稅額承擔刑事責任。鑒於單位犯罪的起刑點高、法定刑相對較輕,對此,應依照走私偷逃應繳稅額的具體情況及單位與個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具體作用,區別如下情形,分別認定:
1.單位和個人共同走私偷逃應繳稅額為5萬元以上不滿25萬元的,如果單位起主要作用,對單位和個人均不追究刑事責任,由海關予以行政處罰;如果個人起主要作用或者個人與單位作用相當,對個人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單位由海關予以行政處罰。
2.單位和個人共同走私偷逃應繳稅額超過25萬元的,以主要實行犯的定罪處罰標准為基點,區分下列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單位為主實行走私犯罪,個人起次要或幫助作用的,定罪量刑均應適用單位犯罪的相關規定,以保證主從犯在處刑上的相互協調性。
(2)個人為主實行走私犯罪,單位起次要或幫助作用的,由於犯罪單位無法適用個人犯罪所對應的自由刑或生命刑,且適用單位犯罪的法定刑一般不會加重犯罪單位中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的刑罰,故應當對犯罪單位和個人分別適用各自對應的法定刑。
(3)單位與個人共同出資、共同實施走私行為並按比例分成,難以區分主次作用的,應對犯罪單位和個人分別適用各自相應的法定刑。由於走私罪中單位與自然人各自對應的法定刑相差懸殊,有必要適當注意犯罪單位中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與作為共犯的個人在量刑上的平衡,對作為共犯的個人適度從輕處罰。
[問題5]如何認定走私犯罪的既遂與未遂?
答:依照2000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對海關監管現場查獲的走私犯罪案件認定既遂、未遂問題的函》的批復精神,走私犯罪的既、未遂問題可以區分下列幾種情況分別認定:
(1)對於行為人通過國家設置的海關監管場所「闖關走私」的,只要走私貨物、物品到達海關查驗關口,或者進入海關專設的監管貨場而被查獲的,應當認定為走私既遂。
(2)對於行為人攜帶、運輸走私貨物、物品「繞關走私」的,只要走私貨物、物品到達國(邊)境線的,應當認定為走私既遂。
(3)對於行為人採用在境內郵寄貨物、物品方式進行走私的,只要行為人在郵政部門辦理完畢郵寄手續,即應當認定為走私既遂;如果在辦理郵寄手續過程中被查獲的,應當認定為走私未遂。
(4)對於行為人故意實施上述走私行為,但屬「對象不能犯」情形的,應當認定為走私未遂。
[問題6]對於走私犯罪中的貨物或物品,是判決「予以追繳」還是「予以沒收」?
答:根據《刑法》第64條的規定,走私犯罪中的走私貨物或物品應當歸屬於「用於犯罪的本人財物」,而不是違法所得。亦即「用於犯罪的本人財物」通常包括犯罪工具和某些犯罪對象,比如非法經營的專營、專賣物品等(違禁品除外)。「違法所得」是指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獲得的非法利益。因此,在刑事判決中,對於走私的貨物、物品,應當判決「予以沒收」,而非「予以追繳」。
《上海法院量刑指南總則部分(試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滬高法[2005]83號 2005.01.01發布)
第二十四條[罰金刑的適用]在依法判處罰金刑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1)在對單位犯罪中的自然人依法判處倍比或限額罰金時,一般應以個人違法所得數額作為判處罰金的基數,並以一至五倍為限度;個人沒有從中獲利或者數額難以查清的(個人犯罪的場合亦同),可以綜合考慮其犯罪情節和繳納罰金的能力,判處一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金(如偷稅罪、非法經營罪等)。(2)在對犯罪單位依法判處無限額罰金時,如果有違法所得數額的,一般判處違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罰金;如果僅有非法生產、經營或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等犯罪數額,沒有違法所得數額的,一般判處犯罪數額百分之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罰金(如侵犯著作權罪、走私淫穢物品罪等)。(3)在對犯罪個人依法判處無限額罰金時,如果有違法所得數額的,一般判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罰金;如果僅有非法生產、銷售或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等犯罪數額,沒有違法所得數額的,一般判處一千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的罰金(如盜竊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
對於一人犯數罪被分別判處罰金的,應當採用相加原則實行並罰,執行總和數額;如果被分別判處罰金和沒收財產的,應當合並執行;但並處沒收全部財產的,只執行沒收財產刑。
『貳』 刑法中的黃金橋理論
著名啟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鳩的分權制衡學說在美國制憲先驅們天才般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成為美國憲法及憲政實踐的思想基礎和靈魂。美國憲法及憲政中的「分權」與「制衡」是相輔相成的:「分權」是「制衡」的基礎和前提,「制衡」是「分權」的目的與歸宿,通過分權制衡機制實現以權力制約權力的願望。我們應當客觀辯證地看待美國憲政中的分權制衡機制。
一、立法權及其對行政權和司法權的制約
《美國聯邦憲法》第1條規定,憲法授予的最高立法權屬於合眾國國會,其許可權由憲法列舉。國會實行兩院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二、行政權及其對立法權和司法權的制約
根據美國《憲法》第2條的規定,美國總統是美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總統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
三、司法權及其對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制約
美國《憲法》第3條的規定將聯邦司法權交給由聯邦最高法院及聯邦下級法院組成的聯邦法院行使。
若干啟示
首先,設計精妙、程序嚴密、極富實踐性的分權制衡機制在美國得到了基本成功和較為徹底的運用,其經驗是可貴的,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其次,分權制衡思想及其相關制度設計的重要前提是對人性弱點的擔憂或人性惡的假設。
再次,德才兼備、遠見卓識的天才制憲者對美國分權制衡機制的創立及發展功不可沒。
最後,分權制衡制度在美國的成功實踐會沖昏一些國人的頭腦。
美國式民主模式適合中國嗎?鄧小平同志對此很早就果斷地指出:「我們講民主,不能照搬資產階級的民主,不能搞三權鼎立那一套。我經常批評美國當權者,說他們實際上有三個政府。當然,美國資產階級對外用這一手來對付其他國家,但對內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煩。這種辦法我們不能採用。」國情之間的差異決定我們照抄照搬美國式的分權制衡制度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其分權制衡思想與制度中的精髓和合理成分對於我國當前的民主法治建設仍然不無參考價值及借鑒意義。
『叄』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的具體情況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The National Police University for Criminal Justice)是司法部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內城-河北省保容定市。學校是中國司法行政系統的最高學府,承擔著培養中國司法行政尤其是監獄勞教系統高層次專門人才和培訓司法行政系統領導幹部與高級警官的重任,被譽為中國"中高級警官的搖籃"。
學校創建於1956年,原名公安部勞改工作幹部學校,1983年劃歸司法部領導。2002年4月正式建成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的中央司法警官學院。2011年10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建設試點單位,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佔地面積422畝,建築總面積15.2萬平方米,教學用房面積6.2萬平米。固定資產總值約4.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6402萬元;有7個研究機構,16個現代化實驗室和39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
學校設有監獄學學院、法學院、矯正教育系、信息管理系、警察管理系、基礎課教研部、馬列教研部、警察體育教研部、繼續教育部、培訓部、研究生教育部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12個教學單位,開設19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
『肆』 司法考試怎樣准備
當然來得及,就算是純零基礎,現在復習也來的及的。准備的話,我可以分享你一個經驗。
一、精力分配
司法考試的內容量大且繁雜,如何分配精力進行有效的復習,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專家認為,應按照各門課的分值比例進行安排,注意重中之重,強調抓大放小。司法考試有15門課程,總分600分。其中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5門課大約佔到60%左右的分值,共計350分左右。而其他9門課只佔40%左右的分值。這樣考生在復習時,應當將重點放在「五大法」上。尤其是民法和刑法是重點中的重點,我們常說「得民刑者得天下」,因為它們所佔的分值太多了。
民法、刑法,還有行政法,理論深、法條多、考題難,想得到高分非常不容易。但是要想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必須下苦功夫,弄懂、會用、做對題,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我報的獨角獸司考,經過多位名師的指點,貌似這幾個科目也沒有傳說中那麼難。相對而言,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的內容比較簡單,投入的精力要稍微少一點。其他幾門課,投入精力要更少一些。有限復習時間和精力不能平均分布,一定要把握每一部法律歷年考試的分值,考生應該依據每一部法律在歷年考試中所佔的比重分配復習時間。
二、科目安排
課程種類繁多,在每一門課程中,依然存在著「抓大放小」的問題。首先我們將司法考試的15門課分為理論類和應用類。
理論類課程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法律職業道德、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應用類課程包括: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經濟法等。理論類課程的復習方法是,以記憶為主,以了解為輔。應用類課程的復習方法是:以了解為主,以記憶為輔,目的是學懂、學會、會用。結合法條、歷年真題和典型案例講解知識點,既能強化對於知識點的把握,又能培養法律思維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步驟安排
司法考試至少要有三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主要應以教材為主。在此輪復習中,考生應該重點注意對教材的把握,特別是對於憲法、法理、法制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行政法、民法這種對理論有一定依賴性的科目,一定要緊扣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第二輪復習應主要學習重點法條,特別是要注意歷年考試中所考的重點及難點,爭取做到心中有數。備考的過程一般分為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幾個步驟。無論是對有一定法學基礎的考生,還是對非法律專業的考生來說,閱讀這一環節都是必經的一步。但把700多萬字的復習資料僅僅通讀一遍,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在閱讀中抓重點部門法和抓部門法中的重點法條是很重要的。拿到輔導用書後,考生應首先從民法和刑法入手,這兩門學科是各部門法中發育最完善的,同時也是司法考試的重中之重,需要下相當大的功夫才能掌握其內容並靈活運用,尤其民法學是商法、經濟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等學科的基礎,掌握好民法對備考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對於民法、刑法的重點法條,考生應該重點記憶。
第三輪復習主要以做題為主。在此輪復習過程中,考生應該重視對歷年真題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其中的出題思路。司法考試雖然要求掌握廣博的法律知識,但歷年的考點重復率很高。許多法學基礎不錯的考生之所以多年無法通過司法考試,其核心問題就在於忽略了應試能力的訓練,年年都重復著同一個備考模式:閱讀和理解佔去備考時間的80%,記憶佔去15%,試題練習佔5%。實際上他們完全可以縮小閱讀和理解所佔的時間比,增加做題的時間。而在提高應試能力的過程中,歷年真題的練習作用尤其明顯。因為它們就是出題者的命題模式,它們本身既是考點也指明了重點法條。不妨做這樣一項簡便易行的工作,把前8年的試題做上一遍,找出題目、答案對應的法條,這些法條就是司法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重點法條。近幾年的情況表明,考試的重復出題率是很高的,大約為10%;同時,歷年的重點也應是今年復習的重點。
此外,考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套或幾套比較適合自己的模擬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在做題的過程中,對以前復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強,並且,在此過程中,發現以前復習中的遺漏和不足,及時予以更正和補充。對於司法考試輔導班編寫的內部復習資料及模擬試題,應該加以重視。考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多加練習。
四、方法選擇
學習方法非常關鍵,找到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法,會使司法考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專家建議:把法學理論與真題結合起來學習;把重點法條與案例結合起來系統學習;把重點法條與試題預測結合起來學習。大家在復習過程中,也應主動把重點理論、重點法條、歷年真題、案例與考點預測結合起來復習。
復習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注意新大綱。新大綱中的新增內容,是歷年考試不能忽視的因素。
2、合理分配學習的時間與精力,有限的復習時間和精力不能平均分布。
3、要有針對性。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從來沒有考過的內容上得不償失。司法考試在重點內容的考點上有較強的重復性,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時刻保持對真題的了解,了解所復習的內容在歷年考試中的出現頻率。獨角獸老師常說,「做歷年真題就是做來年真題。」這可不是開玩笑噢!最好的方法是每復習一部分理論,就復習該部分的歷年真題。例如,經濟法學中的會計法、審計法;憲法學中的民族區域自治法;行政法學中的行政監察法;多年都未曾有考題,對此就應該用很少的時間。
4、把重點法條與相關司法解釋結合在一起來學習。許多法律條文只有與相關司法解釋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理解該法條。而且歷年的司法考試中司法解釋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有些法律的司法解釋的考試內容已經超過法律條文。尤其是在司法解釋對法律條文作出變更或限定的關節點上更要注意。
最後,祝你2017年順利通過!
『伍』 最近家裡收出來21噸黃金的貪官
原最高法副院長家搜抄出的21噸現金!!!注意:是現金不是黃金!
繼7月15日中紀委宣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奚曉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辦案部門在對奚曉明實施調查的當天在其兒子家中抄出三億現金,已經將奚曉明的兒子奚眾當場帶走審查,而奚曉明的妻子吳建偉也在上周被帶走調查;此外原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的庭長也在出境時被抓捕。
在收捕奚曉明的當天對奚曉明兒子奚眾的家中搜查過程中,發現不能說明來源的三億人民幣的現金,結果讓辦案組成員瞠目結舌。
你們知道三億現金有多重么?二十一噸,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事,司法界不能體現公平正義,人民對司法界就難以信服!其結果是民怨鼎沸,極端事件頻出,民之危矣!國之亂矣!!
『陸』 司法考試哪個輔導團隊比較好
萬國:來老字型大小了,有威望名氣好自,而且收費也貴,但這幾年有幾個頂樑柱的老師走了,現已不知其教學情況如何;三校:名氣略遜萬國,網上的負面評價比萬國的多,師資力量,教學規模都還行,三年前三校跟萬國是沒法兒比的,但是除了萬國就是他了,收費也比萬國的底兩千左右。另外還有指南針、新東方、新起點等等的好多機構都有。不過呢,還是的靠自己努力,很多沒參加過培訓的還不是過了。
『柒』 請問法律不公平 你們1818黃金眼 會出手幫助受害者嗎
我想不可能幫助受害者,不過要看那個單位?如果是政府部門、那是不可能幫助你的?因為是表面文章???
『捌』 私人倒賣黃金違法嗎
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的倒賣黃金罪,但是如果是走私黃金就構成走私貴金屬罪,如果經營手續不全,就會構成非法經營罪。
1、走私貴金屬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貴重金屬,破壞國家對外貿易管理的行為。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制中的對貴重金屬禁止出口的制度。
其對象是黃金、白銀或者國家禁止出口的其他貴重金屬。其他貴重金屬,在這里是指除黃金、白銀之外的諸如鉑、銥、鋨、釕、銠、鈦、鈀等為國家禁止出口的貴重金屬。
2、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並且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這是本罪在主觀方面應具有的兩個主要內容。如果行為人沒有以謀取非法利潤為目的,而是由於不懂法律、法規,買賣經營許可證的,不應當以本罪論處,應當由主管部門對其追究行政責任。
(8)司法黃金平擴展閱讀:
合法的黃金交易
目前,我國合法的黃金市場的交易主要有兩種,即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
黃金現貨主要是指金塊 (磚)、金錠、金條和金幣。私人或採金企業對新開采出來的黃金交易,大都是實物交易,客戶購入的黃金可自行貯藏和轉移,也可委託金商代為保管。現貨交易一般是在成交後即行交割或在二日內完成交割。
黃金現貨交易的價格較為特殊,在黃金市場上分為定價交易和報價交易兩種。
定價交易的特點是給客戶提供單一交易價,即無買賣差價。按照單一交易價,客戶均可自由買賣,金商只收取少量傭金。報價交易則是有買賣價之分。定價交易只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短則一分鍾,長則一個小時,視市場客戶的供求情況而定。世界上其他黃金市場的金價都是參照倫敦市場的定價水平,再根據本市場的供求狀況而定。
黃金期貨交易是在成交後不立即交割,而由交易雙方先簽定合同,交付押金,在預定的日期再行交割。
『玖』 法院司法警察和公安局裡面的警察有區別嗎
簡單來說肯定是有區別的啊,不然為什麼要把它們分開呢?司法警察主要處理的是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後的管理和判決後刑期的執行,公安局的警察主要是平時處理公共秩序案件的。
法院司法警察歸最高法院司法警察局,公安局裡面的警察是行政機關警察屬於公安部管。兩類警察穿著服裝也有所區別,最大的區別在職責上的區別。
法院司法警察的主要職責是:
警衛法庭、維持審判秩序;
值庭時負責傳帶證人、鑒定人、傳遞證據材料;
送達法律文書;
執行傳喚、拘傳、拘留;
提解、押送、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主要職責是:
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