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由羅馬
Ⅰ 我國法系屬於哪一法系
中國所採用的法律體系屬於大陸法系。大陸法系,亦稱民法法系或羅馬—日耳曼法系,是以成文法為主要特徵的法律體系。它起源於羅馬法,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影響了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大陸國家。以下是對原有文本內容的潤色和修正:
1. **大陸法系的定義及歷史根基:**
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是基於羅馬法並融合多種法律元素的世界性法律體系。其代表性法典如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分別代表了拉丁分支和日耳曼分支。該法系源起於羅馬法的廣泛影響,尤其在羅馬帝國全盛時期,以及後來的日耳曼法對羅馬法的繼承與發展。
2. **大陸法系的形成與發展:**
自12世紀羅馬法復興以來,羅馬法與日耳曼法相互融合,形成了西歐大陸國家的基礎法律。資產階級革命後,這些法律體系進一步發展,並在法律制度上展現出更為密切的聯系和共性。
3. **大陸法系的特點:**
- 歷史淵源:大陸法系深受羅馬法影響,繼承了其成文法典傳統,並採用了羅馬法的結構、概念和術語。
- 法律形式:大陸法系國家通常不依賴判例法,而是通過法典來構建完整的成文法體系。這得益於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提倡的自然法思想和理性主義,強調法典的完整性、明確性和邏輯性。
- 法官角色:法官需嚴格依照法律條文斷案,無立法權。法律強調制定法的權威,優先於其他法律源,並將法律劃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大類,確保法律體系完整性和概念清晰性。
- 司法體系:大陸法系通常實行雙軌制的法院系統,注重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區分,並採用糾問式訴訟方式。
- 法律推理:在法律推理上,大陸法系採用演繹法,法官的主要職責是從現有法律規定中找到適用的條款,並結合事實,推導出結論。
以上內容對原有文本進行了語句調整和信息梳理,確保了信息的准確性和表達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