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融資租賃司法解釋全文

融資租賃司法解釋全文

發布時間: 2025-08-13 10:16:36

❶ 融資租賃司法解釋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主要內容及創新點

一、融資租賃合同的基本認定及效力

  • 明確融資租賃合同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融資租賃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司法解釋進一步強調,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結合標的物的性質、價值、租金的構成以及當事人的合同權利和義務進行綜合判斷。

  • 融資租賃合同效力:司法解釋規定,只要融資租賃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且當事人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該合同即為有效。

二、第三人善意取得租賃物的規定

  • 保護善意第三人:融資租賃司法解釋第九條對第三人善意取得租賃物進行了明確規定。在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物轉讓給第三人的情況下,如果第三人符合善意取得的條件,法院將保護其合法權益,但這不影響出租人向承租人主張違約責任。

三、融資租賃售後回租模式的法律分析

  • 售後回租模式的認可:融資租賃售後回租是企業資產與金融資金相結合的一種新型融資業務。司法解釋對此類模式進行了法律上的認可,並規定了相應的法律後果和糾紛處理方式。

四、創新性規定

  • 回購概念的引入(雖未直接規定但可推斷):雖然2014年出台的融資租賃司法解釋中未直接涉及回購的概念,但根據回購的法律特徵(兼具買賣與擔保的性質),司法解釋的精神和原則可適用於涉及回購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

  • 其他創新性規定:司法解釋還在其他方面做出了創新性規定,如融資租賃合同中的違約責任、風險承擔、租賃物的維修與保養等,為正確處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細致的法律依據。

五、結合審判實踐制定解釋

  • 注重實踐應用:司法解釋在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審判實踐中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力求使解釋內容更加貼近實際、易於操作。

綜上所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在融資租賃合同的基本認定及效力、第三人善意取得租賃物的規定、融資租賃售後回租模式的法律分析以及創新性規定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而全面的規定,為正確處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❷ 融資租賃合同司法解釋是哪三方的協議

一、 融資租賃合同 司法解釋是哪三方的協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 》第十四章的相關規定, 融資租賃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資租賃 集借貸、租賃、買賣於一體,是將融資與融物結合在一起的交易方式。融資租賃合同是由出賣人與買受人( 租賃合同 的出租人)之間的 買賣合同 和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構成的,但其法律效力賣態帶又不是買賣和租賃兩個合同效力的簡單疊加。 二、概念 租賃合同的主體為三方當事人,即出租人(買受人)、承租人和出賣人(供貨商)。承租人要求出租人為其融資購買承租人所需的設備,然後由供貨商直接將設備交給承租人閉旅。其法律特徵是: 1.與買賣合同不同, 融資合同 的出賣人是向承租人履行交付標的物和瑕疵擔保義務,而不是向買受人(出租人)履行義務,即承租人享有買受人的權利但不承擔買受人的義務。 2.與租賃合同不同,融資租賃合同的出租人不負擔租賃物的維修與瑕疵擔保義務,但承租人須向出租人履行交付租金義務。 3.根據約定以及支付的價金數額,融資租賃合同的承租人有取得租賃物之所有權或返還租賃物的選擇權,即如果承租人支付的是租賃物的對價,就可以取得租賃物之所有權,如果支付的僅是租金,則須於合同期間屆滿時將租賃物返還出租人。 三、權利義務 出賣人的義務 1.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 2.承租標的物之瑕疵擔保義務和損害賠償義務。 出租人的義務 相對於出賣人,出租人就是買受人,其主要義務有: 1.向出賣人支付標的物的價金; 2.在承租人向出賣人行使索賠權時,負有協助義務; 3.不變更買賣合同中與承租人有關條款的不作為義務。 4、取回權。 「出租人享有租賃物的所有權。承租人破產的,租賃物不屬於 破產財產 」(《合同法》第242條)。當承租人破產時,出租人可以取回;當租賃期間屆滿時,可以取回;當承租人重大中蘆違約出租人 解除合同 時,當然也可以取回。 5、租賃物不符合租賃合同目的時的責任。 「租賃物不符合約定或者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不承擔責任,但承租人依賴出租人的技能確定租賃物或者出租人干預選擇租賃物的除外」(《合同法》第244條) 6、權利瑕疵擔保責任。 「出租人應當保證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合同法》第245條)。這是關於權利瑕疵擔保責任的規定,即出租人擔保標的物不被第三人(出賣人等)所追奪,不被第三人所主張任何權利(包括不被第三人主張 知識產權 )。 7、對第三人造成侵害的免責。 「承租人佔有租賃物期間,租賃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害的,出租人不承擔責任」(《合同法》第246條)。 承租人的義務 1.根據約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妥善保管和使用租賃物並擔負租賃物的維修義務; 3.依約定支付租金,並於租賃期間屆滿時返還租賃物。 公民和企業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與他人進行一些約定,為了保障約定後雙方的權益都受到保護,國家也是規定了雙方要簽訂相應的合同,同時也是需要在合同中寫明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如果出現了違約的情況後,當事人也是可以憑借合同來要求對方承擔 違約責任 並索取一定的賠償。

❸ 誰有 融資租賃合同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 pdf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內容如下:

為正確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一、融資租賃合同的認定及效力

第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結合標的物的性質、價值、租金的構成以及當事人的合同權利和義務,對是否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作出認定。

對名為融資租賃合同,但實際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人民法院應按照其實際構成的法律關系處理。

第二條 承租人將其自有物出賣給出租人,再通過融資租賃合同將租賃物從出租人處租回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承租人和出賣人系同一人為由認定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

第三條 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承租人對於租賃物的經營使用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出租人未取得行政許可為由認定融資租賃合同無效。

第四條 融資租賃合同被認定無效,當事人就合同無效情形下租賃物歸屬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且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租賃物應當返還出租人。但因承租人原因導致合同無效,出租人不要求返還租賃物,或者租賃物正在使用,返還出租人後會顯著降低租賃物價值和效用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租賃物所有權歸承租人,並根據合同履行情況和租金支付情況,由承租人就租賃物進行折價補償。

二、合同的履行和租賃物的公示

第五條 出賣人違反合同約定的向承租人交付標的物的義務,承租人因下列情形之一拒絕受領租賃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租賃物嚴重不符合約定的;

(二)出賣人未在約定的交付期間或者合理期間內交付租賃物,經承租人或者出租人催告,在催告期滿後仍未交付的。

承租人拒絕受領租賃物,未及時通知出租人,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租賃物,造成出租人損失,出租人向承租人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六條 承租人對出賣人行使索賠權,不影響其履行融資租賃合同項下支付租金的義務,但承租人以依賴出租人的技能確定租賃物或者出租人干預選擇租賃物為由,主張減輕或者免除相應租金支付義務的除外。

第七條 承租人佔有租賃物期間,租賃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承租人承擔,出租人要求承租人繼續支付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八條 出租人轉讓其在融資租賃合同項下的部分或者全部權利,受讓方以此為由請求解除或者變更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承租人或者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讓租賃物或者在租賃物上設立其他物權,第三人依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出租人主張第三人物權權利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出租人已在租賃物的顯著位置作出標識,第三人在與承租人交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物為租賃物的;

(二)出租人授權承租人將租賃物抵押給出租人並在登記機關依法辦理抵押權登記的;

(三)第三人與承租人交易時,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行業或者地區主管部門的規定在相應機構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

(四)出租人有證據證明第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交易標的物為租賃物的其他情形。

第十條 當事人約定租賃期間屆滿後租賃物歸出租人的,因租賃物毀損、滅失或者附合、混同於他物導致承租人不能返還,出租人要求其給予合理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合同的解除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租人或者承租人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出租人與出賣人訂立的買賣合同解除、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且雙方未能重新訂立買賣合同的;

(二)租賃物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的原因意外毀損、滅失,且不能修復或者確定替代物的;

(三)因出賣人的原因致使融資租賃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的。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租人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物轉讓、轉租、抵押、質押、投資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租賃物的;

(二)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數額支付租金,符合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經出租人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

(三)合同對於欠付租金解除合同的情形沒有明確約定,但承租人欠付租金達到兩期以上,或者數額達到全部租金百分之十五以上,經出租人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

(四)承租人違反合同約定,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因出租人的原因致使承租人無法佔有、使用租賃物,承租人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當事人在一審訴訟中僅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未對租賃物的歸屬及損失賠償提出主張的,人民法院可以向當事人進行釋明。

第十五條 融資租賃合同因租賃物交付承租人後意外毀損、滅失等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原因而解除,出租人要求承租人按照租賃物折舊情況給予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六條 融資租賃合同因買賣合同被解除、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而解除,出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約定,或者以融資租賃合同雖未約定或約定不明,但出賣人及租賃物系由承租人選擇為由,主張承租人賠償相應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出租人的損失已經在買賣合同被解除、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時獲得賠償的,應當免除承租人相應的賠償責任。

四、違約責任

第十七條 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承租人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出租人賠償相應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無正當理由收回租賃物;

(二)無正當理由妨礙、干擾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

(三)因出租人的原因導致第三人對租賃物主張權利;

(四)不當影響承租人對租賃物佔有、使用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 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承租人對出賣人索賠逾期或者索賠失敗,承租人要求出租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明知租賃物有質量瑕疵而不告知承租人的;

(二)承租人行使索賠權時,未及時提供必要協助的;

(三)怠於行使融資租賃合同中約定的只能由出租人行使對出賣人的索賠權的;

(四)怠於行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只能由出租人行使對出賣人的索賠權的。

第十九條 租賃物不符合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且出租人實施了下列行為之一,承租人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二百四十四條的規定,要求出租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出租人在承租人選擇出賣人、租賃物時,對租賃物的選定起決定作用的;

(二)出租人干預或者要求承租人按照出租人意願選擇出賣人或者租賃物的;

(三)出租人擅自變更承租人已經選定的出賣人或者租賃物的。

承租人主張其系依賴出租人的技能確定租賃物或者出租人干預選擇租賃物的,對上述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 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義務或者遲延履行其他付款義務,出租人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相應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一條 出租人既請求承租人支付合同約定的全部未付租金又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條的規定作出選擇。

出租人請求承租人支付合同約定的全部未付租金,人民法院判決後承租人未予履行,出租人再行起訴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收回租賃物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十二條 出租人依照本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同時請求收回租賃物並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損失賠償范圍為承租人全部未付租金及其他費用與收回租賃物價值的差額。合同約定租賃期間屆滿後租賃物歸出租人所有的,損失賠償范圍還應包括融資租賃合同到期後租賃物的殘值。

第二十三條 訴訟期間承租人與出租人對租賃物的價值有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確定租賃物價值;融資租賃合同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參照融資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物折舊以及合同到期後租賃物的殘值確定租賃物價值。

承租人或者出租人認為依前款確定的價值嚴重偏離租賃物實際價值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委託有資質的機構評估或者拍賣確定。

五、其他規定

第二十四條 出賣人與買受人因買賣合同發生糾紛,或者出租人與承租人因融資租賃合同發生糾紛,當事人僅對其中一個合同關系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查後認為另一合同關系的當事人與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承租人與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不一致,融資租賃合同當事人未對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查後認為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與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承租人基於買賣合同和融資租賃合同直接向出賣人主張受領租賃物、索賠等買賣合同權利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出租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因融資租賃合同租金欠付爭議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自租賃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六條 本解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發〔1996〕19號)同時廢止。

本解釋施行後尚未終審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本解釋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約定賬戶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1 08:47:04 瀏覽:722
國內法學專業大學排名 發布:2025-09-01 08:47:03 瀏覽:583
江蘇法治十年 發布:2025-09-01 08:43:20 瀏覽:43
農村集體資產法規 發布:2025-09-01 08:42:33 瀏覽:477
中國傳統道德價值 發布:2025-09-01 07:57:31 瀏覽:950
合同法六十二條解釋 發布:2025-09-01 07:57:30 瀏覽:833
民法典都出來了 發布:2025-09-01 07:53:19 瀏覽:286
民法法源翻譯 發布:2025-09-01 07:52:27 瀏覽:677
新婚姻法是否有事實婚姻一說 發布:2025-09-01 07:51:54 瀏覽:708
民間的手寫的借貸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1 07:12:04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