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大學生和民法

大學生和民法

發布時間: 2025-08-18 11:23:47

①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如何學習好,遵守好和維護好民法

我覺得首先要要學習吧,詳細了解這個民法典的一些內容,然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遵循民法典的規則,同時,能夠向身邊的朋友啊,家人啊,一起來宣傳

②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應該如何學好民法典踐行法治理念

大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等途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思維習慣。

大學生應該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樹立,既有賴於國家的努力,也有賴於公民個人的努力,大學生應當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努力樹立法律信仰,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大學生應當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深入理解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良好風尚。

(2)大學生和民法擴展閱讀:

《民法典》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因為它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拋物、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堅持問題導向。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自然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體現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解現實生活中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③ 民法典對大學生的保護

民法典竟在我身邊!!
—大學生和民法典那些息息相關的事
從「法」到「典」,樹民法信仰,「典」法之光芒。20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正式開始實施了,而這部法典將深遠地影響我們當代的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可以說民法典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
對於大學生來說,民法典更是非常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破解了長期以來大學生廣為關注的「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等道德與法律困惑,也為如何看待和處理校園貸、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社會熱點問題構建起了法治底線。大學生應該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治思維,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在將來的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的民法典知識解決實際困難。要做學習、遵守、維護、宣傳民法典的踐行者。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羅列一些和我們大學生最息息相關的民法典中的內容。
01.見義勇為為免責
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而我們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往往在自願救助時卻被訛詐,導致自身利益受損,讓大家流了血又寒心。
民法典內容中的見義勇為免責規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典不僅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當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能夠主動伸出援手,而不再袖手旁觀,我們就應該在正義時候挺身而出。
02.個人信息泄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個人信息資料泄露被騷擾的情況,從垃圾簡訊到強制推銷,信息泄露帶給我們非常多的困擾。在民法典中保護個人信息規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明確提到: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條規定: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下列條件:
(一)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三)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
(四)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03.禁止高利放貸
近年來,「校園貸」「套路貸」等頻發,高利貸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當代大學生很可能沒有理性的消費觀,抵制不住誘惑,很容易陷入高利貸這個泥潭中。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民法典草案禁止高利放貸,表明了國家鼓勵人們投資實體經濟,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因高利放貸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也保障了廣大學生遠離貸款陷井。
04.對霸座說:NO!
05.保護完整人格
民法典的人格權對我們的身體、姓名、肖像、名譽和隱私給予了保護。這些在之前民法中只有原則性規定的權利,現在在民法典中都有了對應的章節,可以說是為我們的安全提供了不小的保障。
比如之前民法通則對肖像權的規定是,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的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但在《民法典》人格權編中公民的肖像變得更大了,第一千零二十條規定:合理實施下列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一)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范圍內使用肖像權人已經公開的肖像;
(二)為實施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三)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范圍內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四)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五)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人合法權益,製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的其他行為。
比如未經同意給同學拍張照發朋友圈,或者是做成表情包惡搞,都是侵犯了他們的肖像權。
另外近年來出現的「AI」換臉犯罪,商家未經許可使用買家秀侵權等也在民法典中作出了進一步的規范。
而姓名權中有一定影響力的藝名筆名,特別是網名也和我們的姓名一樣受到了民法典的保護。
寫在最後
民法典的制定與頒布,昭示了黨和國家對人民權利的珍視與保障,也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編纂一部民法典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更加平等,更安全,更有尊嚴的生活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以上就是民法典的滄海一粟的舉例,希望大家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爭做新時代法治社會大學生!

熱點內容
70周年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08-18 13:11:41 瀏覽:329
違法代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8 13:05:59 瀏覽:716
貴州法律咨詢熱線電話 發布:2025-08-18 13:05:10 瀏覽:91
關於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不正確 發布:2025-08-18 12:41:21 瀏覽:925
員工挖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8 12:41:14 瀏覽:967
古刑法同 發布:2025-08-18 12:40:24 瀏覽:378
網上貸款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8 12:39:04 瀏覽:353
帝王法規指 發布:2025-08-18 12:29:25 瀏覽:845
政府法律顧問的遴選的方式 發布:2025-08-18 12:26:21 瀏覽:168
吳江勞動法電話號碼是多少 發布:2025-08-18 12:16:29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