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古刑法同

古刑法同

發布時間: 2025-08-18 12:40:24

『壹』 「黥、劓、刖、宮、大辟」、「醢、笞殺、斷舌、腰斬都是些啥

1、黥

上古的五刑之一,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志,以後再也擦洗不掉。如秦末農民起義英雄之一的英布,曾因觸犯秦律被處以黥刑。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直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修訂《大清律例》時才被徹底廢除,沿用時間長達數千年。

2、劓

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屬五刑內肉刑的一種,被處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在隋以後,刑典中即不再有劓這種刑罰。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別香臭的器官,鼻子被割掉雖然並不會危及人的性命,但其對人形象的損害是很大的,同時對人的人格尊嚴也是很大的摧殘。

3、刖

中國古代刑法之一,又稱剕刑,中國古代一種酷刑,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刖刑在夏朝稱臏,周朝稱刖,秦朝稱斬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蓋骨(臏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說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屬肉刑;亦有指它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4、宮

宮刑是殘酷性僅次於大辟的一種肉刑,宮刑對男女都有,對男無須多言。宮刑對女性實施是確定的,至少至明代仍然對女性施行。

5、大辟

大辟是中國古代五刑之一。隋以前死刑的通稱。隋唐以後五刑刑名不用大辟,稱「死刑」。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大抵仿效隋律,此外,還有不載於律書的凌遲(即分割犯人的肢體)。

6、醢

醢刑也稱菹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酷刑之一,指將屍體剁成醢(即肉醬)。相傳這種刑罰是由商紂王所創,用以對付九侯。但也有對於活人使用者。

7、笞殺

始於戰國時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以竹、木板責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輕刑。

8、斷舌

漢代後,割舌的刑罰屢見記載。漢末董卓作亂,曾誘降北方反叛者數百人,讓武士們在他面前把那些人有的截舌、有的斬手足、有的鑿眼、有的用大鑊煮死。一時沒有死的人就在宴席旁邊掙扎、 慘叫,滿座賓客嚇得拿不牢筷子和湯匙,但董卓卻能照樣吃喝,談笑自若。

9、腰斬

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這種刑罰周代已經出現,直到雍正年間才被廢除。腰斬在行刑時,犯人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來,伏在鍘床或木、鐵的砧板上,正是刀俎之間「我為魚肉」的架勢。

『貳』 古代有多少種刑法

古代中國的刑法種類數量難以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因為它們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和增加

一、不同朝代的刑法種類

  • 商朝:酷刑包括金瓜擊頂、劓殄、炮烙、蠆盆(萬蛇坑)、醢刑、脯刑等,這些刑罰手段殘忍,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嚴酷性。

  • 明代:酷刑有斬首、梟首示眾、極刑、剁指、抽腸、剝皮實草等,這些刑罰同樣體現了當時法律的嚴苛和對犯罪的嚴厲打擊。

  • 滿清:酷刑則包括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等二十餘種,這些刑罰手段多樣,且往往伴隨著極大的痛苦和折磨。

二、刑罰體系的發展

  • 夏商周時期:規定了墨、劓、剕、宮、大辟五種主要的刑罰,合稱五刑。這些刑罰主要以毀傷身體為主,體現了當時社會對犯罪的懲罰觀念。

  • 秦漢時期:大辟除了一般的斬首之外,還有車裂、腰斬等多種刑罰。這一時期的刑罰體系更加完善,刑罰種類也更加豐富。

  • 隋唐時期:中國的刑罰體系變得更加成熟和規范,五刑已經不再是毀傷身體為主,而是更側重於限制人身自由和進行勞役懲罰。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犯罪懲罰觀念的轉變和對人權保護的重視。

如需更多關於古代刑法種類的信息,建議查閱相關歷史文獻或咨詢歷史學家。

『叄』 古中國的十大酷刑分別是哪些

古代中國十大酷刑分別是:凌遲、剝皮、車裂、棍刑、腰斬、枷刑、刖刑、炮烙、斬首、騎木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酷刑。

刖刑就是砍掉犯人的雙腳或者挖掉膝蓋骨。孫斌跛腳就是這種刑罰,雖不至死但是要受一輩子的折磨。

炮烙就是將犯人綁在燒熱的柱子上,使其皮膚大面積燒傷,疼痛而死。

斬首就是砍頭。理論上來說人是感受不到痛苦的,但是可怕的是心理上的煎熬。

最後一個是騎木驢,是專門針對女子的刑罰。

古代的酷刑可謂是令人發指,你有什麼感想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肆』 古代刑法有哪些

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騎木驢。

1、<剝 皮>

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 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裡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定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

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2、<腰 斬>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雍正帝殺俞鴻圖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俞鴻圖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慘」字,一共寫了七個才斷氣

3、<車 裂>

即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 記得商鞅就是受五馬分屍之刑。

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

4、<俱五刑>

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給活活嚇死...

5、<凌 遲>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人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發展成"死刑的藝術"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瑾,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

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6、<縊 首>

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 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岳飛父子就是這樣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4)古刑法同擴展閱讀

古代刑法的發展

自唐迄清,不少法典尚存。唐太宗初期,對《武德律》增刪修訂,編成《貞觀律》,高宗永徽二年又有《永徽律》十二篇,後補充完善編成《唐律》,是封建社會一部較為完備的的封建法典。

宋代法律甚多,名稱各異,現存宋《刑統》三十卷,以《唐律疏議》為體例,結合實施的格、敕法令分類編成,猶刑事法規的匯編兼訓釋。

元代刑法名目更雜,其《典章》以中央機關名稱為篇目,是繼《唐律》又一部較為完備的法典。明代有《大明律》、《明令》、《問刑條例》等,刑法條文更加明細。

清代初期,斟酌《明律》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從康熙時起,以後各朝代仿《明會典》先後制定《大清會典》、《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事例》、《光緒會典》等。

『伍』 古代刑法原則的共性

中國古代法律是諸法合體,以刑為主,在各種法律規范中,刑法是一支獨秀,受到歷代統治者的倍加關注。中國古代刑法文化源遠流長,為中國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形態的演變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特別需要關注的是中國古代刑法中的刑法謙抑性思想。該思想對我國歷史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形態的刑事法制發生著較為廣泛的影響。所謂刑法的謙抑性(The principal of compress and modesty)是指立法者應當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罰,進而用其他刑罰替代措施,以便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即有效預防和控制犯罪。換言之,凡是適用其他法律足以抑制某種違法行為,足以保護合法權益時,就不要將其規定為犯罪;凡是適用較輕的制裁方法就足以抑制某種犯罪行為,足以保護合法權益時,就不要規定較重的制裁方法。雖然古代刑法文化在我國古代法制中居於絕對的支配地位,但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刑法謙抑性思想介入中國古代法律的形態往往不盡相同存

禮刑並用,強調刑法的輔助作用。禮在中國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禮一般限於社會交往,日常生活和個人修養;在中國,禮是治國安邦的大法。古代學者對禮的推崇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其根本原因即在於此。禮與法都是統治者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統治人民的手段,都是一種行為規范,都要一定的國家強制力作後盾,但兩者的作用與功能存在許多區別。禮的本質是「異」,即強調等級差別,所謂「樂者為同,禮者為異;」 法的本質是「異」,強調適用的平等,所謂「刑無等級」。在作用上,刑法與禮,有表裡之間、標本之間、輔助之間的關系。高明的統治者應當「觀理亂之深淺,順刑禮之後先。當其懲惡抑淫,致人於勸懼,莫先於刑;鏟邪室欲,致人於恥格,莫尚於禮;反和復朴,致人於敦厚,莫大於道。是以衰亂之代,則馳禮而張刑,平定之時,則省刑而弘禮,清凈之日,則殺禮而任道。」①顯然其反映著以禮德為主,刑殺為輔的刑法謙抑理念。

參考資料里有詳細的介紹!您可以慢慢理解!參考資料: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3928.html

熱點內容
2016民法基礎先修講義 發布:2025-08-18 14:18:40 瀏覽:780
非法捕魚處罰條例 發布:2025-08-18 14:14:26 瀏覽:941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條怎樣解讀 發布:2025-08-18 14:07:16 瀏覽:886
東京審判中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13:58:33 瀏覽:414
玉田律師網 發布:2025-08-18 13:50:24 瀏覽:267
中國現在是法治社會嗎 發布:2025-08-18 13:50:21 瀏覽:54
秘魯律師 發布:2025-08-18 13:49:02 瀏覽:613
雅典法治實踐 發布:2025-08-18 13:48:55 瀏覽:777
杏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36:36 瀏覽:960
勞動法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13:34:58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