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論述民法與商法的關系

論述民法與商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5-08-26 15:00:36

① 簡述民法商法有什麼聯系

民法與商法共同調整商品經濟關系,通屬私法,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商法使用的一切原則也不斷為民法所吸收。眾所周知,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它是伴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它所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是指財產歸屬和流轉關系。人身關系是指個人非財產關系。民法所保護的利益是個人利益,而商法主要則是與商事交易習慣形成的商品交易規則,它所保護的利益也是個人利益。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在古羅馬時期,商品交換十分頻繁。從事交易的人們漸漸需要一個共同遵守的交易規則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商品流通。於是,商品交換的習慣產生。進而,習慣發展為法。這就是民法的起源,民法既然以保護交易利益為主要內容,因而必須適應商品交換的要求。即人格之獨立,能以自身的意志從事交易,所有權之確定性和、定立契約的自由。民法與商法比較,其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兩者憑借的社會經濟基礎有所不同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市民社會個體在生活交往過程中因為生活的需要產生的,民法伴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而商法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依託的、商法的產生是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現代商法不再是維護商人特殊利益的法律,已經變成了規范商事組織和商事活動的法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市場主體、維護交易安全。

(二)兩者的價值追求目標有所不同

民法以追求其主體人格獨立與被尊重為價值目標,具有鮮明的道德性即倫理色彩。民法在對主體調整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公平,注重的是對人身關系和與人身關系有關的財產歸屬的調整,更加強調人格的獨立,是立足於民事主體的個體權利,以權力為本位的私法。而商法的價值追求目標,在於使社會生產的效率能夠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具有極強的功利性質,即經濟學色彩,商法是以從事商事經營的商人為其主體性,這種特定的主體階層及其營利之目的就決定了它的功利性,商法更強調安全、效率,這些都與其生產目的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兩者制度構建的主要立法技術有別

民法實行為法,因為民事主體的主體地位是「自然」的,它是一種生理過程,客觀地說它只需要法律給予確認而沒有必要賦予其主體資格。民事規范只是民事主體的行為給予必要的約束以及在長久的生活交往中的一般性規則。而商事主體的地位卻不是自然就有的,它是需要根據法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並經過一定的程序才能獲得的,商人是因職業而形成的一種身份。商法既然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同時也就是市場經濟運作技術規則在立法層面的集中反映,所以它的制度設計采之以「組織兼行為法」。這是因為商法既有對商事主體的制度的規定又有對商事主體行為的規范。

(四)兩者的調整對象有所不同

民法調整的對象是民事關系,而商法調整的對象是上市關系,二者之間有一定的差別,概括地說,兩者的差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民事主體是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基於各種民事活動而形成的一定范圍的社會關系總稱,其中不僅包括財產關系,而且包括人身關系。不僅包括等價有償的經濟關系,而且包括不具有有償性質的社會關系。其范圍和內容較為廣泛。而商事關系則是經營性主體基於營業活動而引起的經營性社會關系。其主體為抽象的經營性單位,體現著社會經濟活動的等價有償的基本要求。

2、民事關系中的財產關系是對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的概括,其內容具有一般社會性和抽象性,而不反映不同社會條件下具體生產關系的特有內容,也不反映具體的生產經營關系對於社會生產目的的規律的要求,因而不同國家民法對此部分社會關系的法律反映大體類同。而商事關系本質上市對特定社會中具體的生產經營的概括,它體現著特定社會中經濟關系的具體性質和深層次特徵,經濟效益的本質或其他生產目的的本質。

② 民法和商法的關系

總體來說,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但也有其不同:1、立法價值取向不同2、調整的主體不同3、調整對象不同4、主體范圍不同5、法律責任制度不同6、具體規定不同8、經濟基礎不同具體區別則表現在:
(1)調整的主體不同:民法調整的主體是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國家),商法調整的是商事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2)調整的對象不同:民法調整的對象涉及到生活豎含粗的方方面面。商法只調整流通領域。
(3)立法目的不同:民法追求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商法老者注重交易的安全!(如票據法中票據的無因性就是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
(4)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不同:民法是國家的部門法,是基本法。商法不是,他是民法的特別法。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
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准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必要的時候,人民檢察院可以派人參加公安機關對於重大案件的討論。
第八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餘鎮的,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
(一)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有疑問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檢察人員當面陳述的;
(三)偵查活動可能有重大違法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③ 簡述商法的基本原則及其與民法原則之間的關系

法律分析:理論上來說,商法和民法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在我國這樣一個采民商分立體質的國家,商法的一般性原則實質是民法基本原則的階段化發展成果,是民法基本原則的具體運用和在商事制度上的具體表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④ 簡述民法與商法的聯系與區別

民法與商法的聯系為兩者均屬於私法范疇,共用某些法律原則,但它們在調整主體、調整對象、立法目的以及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等方面存在顯著區別

1. 聯系私法范疇:民法與商法都屬於私法,主要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 共用法律原則:兩者都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自願原則等基本的法律原則。

2. 區別調整主體民法:調整對象廣泛,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和國家。 商法:主要調整商事主體,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但不包括國家。

  • 調整對象

    • 民法: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等,旨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
    • 商法:更側重於規范商業行為,主要調整商事交易中的各種關系,以保障交易的公平與安全。
  • 立法目的

    • 民法:追求社會的公平公正,強調對民事主體權益的平等保護。
    • 商法:更注重交易的安全與效率,致力於降低商業風險,保障商事活動的順利進行。
  • 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 民法:是國家的部門法,也是基本法,具有極高的法律地位,為其他法律提供了基礎性的原則和規則。
    • 商法:被視為民法的特別法,是對民法在商事領域的具體化和補充,其地位相對較低,需以民法的相關規定為前提和基礎。
熱點內容
德國刑法總論pdf 發布:2025-08-26 18:16:59 瀏覽:901
道德與法制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5-08-26 18:14:58 瀏覽:152
合同法的簡答題 發布:2025-08-26 18:13:09 瀏覽:488
2015司法考試論壇 發布:2025-08-26 18:00:25 瀏覽:637
行政訴訟法163條 發布:2025-08-26 18:00:03 瀏覽:284
哪項屬於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項目 發布:2025-08-26 17:46:55 瀏覽:444
國務院文件和地方規章 發布:2025-08-26 17:29:26 瀏覽:96
金融監管的道德風險 發布:2025-08-26 17:29:06 瀏覽:174
大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 發布:2025-08-26 17:06:02 瀏覽:983
中華人民共和國運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6 17:00:14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