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新公民法則

新公民法則

發布時間: 2025-08-27 09:16:30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關於公民的規定的適用范圍是

(一)時間上的適用范圍民法在時間上的適用范圍,就是指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范圍,即是指民法生效時間和失效時間,以及民事法律規范對其生效前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有無溯及力。
民法生效的時間,即民事法律規范生效的時間,一般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的性質和實際需要而定。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自民事法律規范公布之日起開始生效有些民事法律規范的施行不需要准備工作,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如1990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54條規定,該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民事法律規范公布後經過一段時間後生效有些民事法律涉及面廣,情況比較復雜,需要經過一定準備時間才便於實施的,法律明文規定頒布後經過一定時間才生效。例如《民法通則》於1986年4月12日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失效的時間,即民事法律規范失效的時間,也就是民事法律規范效力終止或者被廢止的時間。民事法律規范失效的時間主要有以下類型:
1.新法直接規定廢止舊法例如,《合同法》第428條規定:「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2.舊法規定與新法相抵觸的部分失效例如,1984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44條規定:「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過去的有關規定與本條例有抵觸者,應按本條例執行。」
3.由國家機關頒布專門的決議規定,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例如,1987年11月24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法制工作委員會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的情況和意見的報告的決定》,批准了法制工作委員會的報告及報告的兩個附件。附件一為《l 978年底以前頒布的已失效的法律目錄(111件)》,由於調整對象變化而不再適用或者已經停止執行的29件,其中有民事法規,例如1956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等。
另外,如果新法與舊法規定相沖突時,應適用「新法優於舊法」、「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以新法、後法為准,在學理上稱為默示廢止。
民法的溯及力問題。我國的民事法律規范,貫徹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一般沒有溯及力,但也有例外。通常我國民法的追溯力,體現為「有利追溯」原則。所謂有利追溯原則,是指如果民法具有追溯力,有利於保護民事權益,就使該法律具有追溯力。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條規定,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
(二)空間上的適用范圍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就是指民法在空間上的效力范圍,即是指民法在哪些地方發生效力。《民法通則》第8條第1款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里所說的「領域」是指我國領土、領空、領海,還包括根據國際法視為我國領域的我國駐外使領館,以及在我國領域外航行的我國船舶和飛行於我國領空以外的我國飛行器等。
由於民事法律規范制定的機關不同,其適用的領域也不同,大體有以下幾種情形:
1.適用於我國全部領域的民事法律、法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民事法律,國務院制定的民事法規,適用於我國全部領域,但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僅適用於某一地區的除外。
2.適用於局部地區的地方性民事法規地方性民事法規適用於制定者所管轄的區域之內。
3.適用於特別行政區的法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只適用於各該特別行政區。
(三)對人的適用范圍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就是指民法的效力適用於哪些人。民法對人的效力,包括對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效力。我國民法對人的效力,採用許多國家所採用的原則,即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民法通則》第8條第2款規定:「本法關於公民的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據此,在我國領域內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依據我國法律設立的中國法人和其他組織相互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均適用我國民法。外國人、無國籍人在我國領域內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適用我國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B. 新勞動法對六十歲以上的規定

勞動法對六十歲以上的規定如下:
1、年滿60歲勞動者受法律保護。對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者,應該保證其繼續勞動的權利;
2、體現保護弱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對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將其視為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有利於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勞動關系有如下特徵:
1、勞動關系主體之間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觀上的隸屬性;
2、勞動關系產生於勞動過程之中。勞動者只有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在實現勞動過程中才能與用人單位產生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過程便不可能形成勞動關系;
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間的勞動關系具有排他性。勞動關系只能產生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者與其他社會主體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不能稱之為勞動關系;
4、勞動關系的存在以勞動為目的。

我國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對勞動者退休年齡有沒有規定
1、關於勞動者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定,是賦予勞動者休息的權利,不是剝奪勞動權。公民可以行使權利,也可以放棄休息權利。當公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沒有辦理退休,未享受養老金作為生活保障,依然與用工單位建立用工關系的,應當為勞動關系。
2、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非退休人員,未享受養老金作為生活保障,繼續與用工單位建立用工關系的應該認定為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勞動合同的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C. 法律最新規定幾歲為成年人,是16歲還是18歲

中國法律中規定的成年是指公歷生日的歲,且要從公歷生日的當天開始算起。在法律上已滿十六周歲且有收入來源可以供自己生活的也可以視為成年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3)新公民法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之一 :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實施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以外的行為,如果同時觸犯了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應當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罪名,定罪處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生性行為,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認為是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威脅,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隨身攜帶的生活、學慣用品或者錢財數量不大。

且未造成被害人輕微傷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學習、生活等危害後果的,不認為是犯罪。 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具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認為是犯罪。

熱點內容
北京市科委法規處 發布:2025-08-27 13:29:32 瀏覽:439
刑事訴訟法748條釋義 發布:2025-08-27 13:29:17 瀏覽:278
溧水司法 發布:2025-08-27 13:28:35 瀏覽:543
電視片法治中國 發布:2025-08-27 12:56:59 瀏覽:431
法學復合班 發布:2025-08-27 12:56:24 瀏覽:503
合同法關於男士護理假 發布:2025-08-27 12:56:22 瀏覽:889
勞動法疑似職業病不續簽賠償 發布:2025-08-27 12:45:24 瀏覽:621
洛陽律師代理 發布:2025-08-27 12:36:35 瀏覽:855
法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信息 發布:2025-08-27 12:34:14 瀏覽:481
合同法釋義第117 發布:2025-08-27 12:34:10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