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國司法權力

法國司法權力

發布時間: 2021-01-12 17:25:29

A. 卡夫卡到底是哪國人

卡夫卡,F.:(Franz Kafka 1883~1924) 奧地利小說家。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情緒的短篇小說《地洞》(1923);通過小職員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的短篇小說《變形記》(1912);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徵神秘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斃的長篇小說《城 堡》;借銀行職員約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本質的長篇小說《審判》等。

B. 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區別

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區別

第一,政府的組織方式不同。在議會共和制下,政府(內閣)一般由議會中(兩院制議會中,一般指眾議院)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來組織;在總統制共和制下,政府成員由當選的總統任命並領導。

第二,議會的職權不同。議會制下的議會不僅具有立法、監督政府和決定財政預算等權力,還具有組織政府的權力;總統制共和制下的議會僅具有一般議會所擁有的立法、監督政府和決定財政預算等權力,而沒有組織政府的權力。

第三,政府與議會的關系不同。在議會共和制下,政府對議會負責。如果議會對政府的政策不滿而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者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領導下的政府只對選民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其議員不得兼任行政官員,而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官員也不能兼任議員(議會制下的政府成員卻同時也是議員)。

總統行使權力時對議會不負政策上的責任,議會不能因政策問題對總統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辭職,但在總統有違憲行為時,可以對總統提出彈劾。總統應向議會報告工作,且無權解散議會,但是對議會通過的法律可以行使否決權。

第四,國家元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議會共和制下,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而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掌握行政實權。

第五,執政黨的產生方式不同。議會共和制下的執政黨一般是指在議會大選中獲勝的那個政黨或政黨聯盟;而總統制共和制下的執政黨則是指在總統大選中獲勝的那個政黨或政黨聯盟。

第六,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不同。在議會共和制下,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大部分國家由議會選舉產生,只有少數國家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而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一般由全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2)法國司法權力擴展閱讀:

議會民主制一般實行於民主國家,因此存在著多個參加議會差額選舉的政黨。議會內閣制的政府首腦(行政首長)與國家元首(head of state)分開,其國家元首通常是儀式性職務,不享有實際的行政權。

議會制下的行政中樞為政府的內閣,由政府首腦(一般稱為總理或首相)領導。總理或首相以及全體內閣成員一般也是從議會議員中產生,並在任職後保留議會中的議席。政府首腦往往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

但是,當多數黨的席次不過半數時,幾個少數黨也有可能通過建立同盟積聚過半議席從而獲得任命政府首腦的權力,此時的政府稱為聯合政府,內閣稱為聯合內閣。

在很多國家,內閣或內閣內的任何成員都可以通過議會對其的不信任投票而被免職。此外,政府首腦也可以決定解散議會,經過向國家元首禮貌性報告後,由元首下令重新舉行國會選舉。

在議會民主制國家中,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職務分開。在大多數議會民主制國家中,國家元首(君主或是總統)是象徵性的職位,只擁有些無關政局的權力,例如公務員任命權與簽署法令,接受外國使節等。

不過國家元首也會保留一些在緊急狀態中可以使用的特別權力,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依慣例還是依法律規定)此類權力是在得到政府首腦支持後才會得到實行。國家元首的命令必須經由政府首腦的副署才能生效,元首依法不能自行發布政令。

總統制實行國家

現今世界上採取總統制的國家有美國、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瓜地馬拉、波札那、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和大多數中亞和非洲國家。這些國家總統制的主要特徵,特別是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這一點都是一致的。

但在其他方面,如貫徹權力分立原則的程度,總統與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的具體關系以及總統產生的方法等,則互有區別,甚至在某些方面或在某種程度上與議會共和制相接近。

總統制典型國家

美國是最早實行總統制的國家。它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並互相制衡的制度。

美國是實行總統制的典型,其特點是: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的實際權力非常廣泛。總統直接組織和領導政府。政府不對國會負責,只對總統個人負責。總統有權接受部長的辭職或解除其職務。

內閣由總統指定的官員(通常為各部部長)組成,只是總統的集體顧問。國家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完全分立,權力相互制衡。議員和政府官員不得相互兼任,國會無倒閣權,政府也無解散國會的權力。

但國會行使立法權受總統的制約,如美國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可行使否決權,但國會再以2/3多數通過,不經總統批准即可成為法律。總統的權力也受國會的制約,如總統對政府高級官員的任命要得到參議院的認可,總統和政府高級官員如違憲犯法,國會可提出彈劾。


參考資料:網路--總統制

網路--議會制

C. 八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一、西方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一 鴉片戰爭(1840.6—1842.8)

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⑵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借口(直接原因、導火線):林則徐虎門銷煙。

⑶鴉片戰爭爆發標志: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⑷1841年初,英軍佔領香港島。

⑸1842年,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 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建、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使中國喪失領土和關稅兩大主權)

影響(危害):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⑹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變化。

⑺「落後就要挨打」是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

二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

⑴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

⑵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後,掠奪珍寶。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燒。如今被焚燒後的遠瀛觀和大水法殘跡,記錄著英法聯軍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

⑶法國大作家雨果說:「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諸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其中,「夏宮」指的是圓明園;「兩個強盜」指的是英法聯軍。「搶劫」和「付諸一炬」指的是:火燒圓明園。

⑷「俄國不要花費一文錢,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⑸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佔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⑹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佔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葉島在內約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⑺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共割佔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三 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

⑴日本發動戰爭目的(原因):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⑵黃海大戰:1894年9月,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指揮艦隊沖鋒向前,壯烈殉國。

⑶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⑷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

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等。

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⑸《馬關條約》中「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更有利於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反映了列強侵略中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⑹「台灣今已歸日本」說明《馬關條約》已經簽訂,台灣已經割讓給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是說頤和園里還在繼續進行慈禧太後的「萬壽慶典」。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說明慈禧太後和李鴻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貪安的賣國嘴臉。

四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8月中旬,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凶惡本質。

⑵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①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③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嚴重危害):《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⑶《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的條約。

⑷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說明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清廷已成「洋廷」)

五 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⑴從《南京條約》的簽訂到《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種什麼趨勢?中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⑵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①《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②《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③《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⑶從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得到啟示: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盛才能維護領土和主權的獨立;清政府腐敗無能;帝國主義本質是侵略;中國近代是一部屈辱史、斗爭史。

熱點內容
缺乏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10-10 01:15:15 瀏覽:302
准則於條例談心談話 發布:2025-10-10 01:02:46 瀏覽:685
八級專業英語法律碩士 發布:2025-10-10 00:32:54 瀏覽:677
中級經濟法預算 發布:2025-10-10 00:25:18 瀏覽:309
浙江法律碩士點 發布:2025-10-10 00:12:08 瀏覽:758
司法所實習日誌 發布:2025-10-10 00:12:04 瀏覽:701
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同工同酬 發布:2025-10-10 00:11:12 瀏覽:940
2014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發布:2025-10-10 00:10:09 瀏覽:160
河南兆旭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9 23:55:42 瀏覽:463
愛國道德講堂心得體會 發布:2025-10-09 23:38:16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