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高人民法院
① 越南是議行合一制度嗎越南國會為何是權力機關
除了一黨執政之外,與西方國家基本差不多,具備全民選舉制度和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的特性。感覺比印度更有潛力,在未來我國有可能效仿改革。
② 最新司法解釋中國警察能到越南抓人嗎
這個涉及到中國最看中的主權問題,不是司法解釋能夠規定的。
③ 國外有那些國家廢除了死刑
目前 對所有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有86個:安道爾, 安哥拉, 亞美尼亞, 澳洲, 奧地利, 亞塞拜然, 比利時, 不丹, 波黑, 保加利亞, 柬埔寨, 加拿大, 維德角, 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哥特底瓦, 克羅埃西亞, 塞普勒斯, 捷克, 丹麥, 吉布地, 多明尼加, 東帝汶, 厄瓜多,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幾內亞比索, 海地, 宏都拉斯,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義大利,吉里巴斯, 賴比瑞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馬其頓, 馬爾他, 馬紹爾群島, 模里西斯, 墨西哥, 密克羅西亞島 (聯盟的狀態 ),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泊爾, 荷蘭, 紐西蘭, 尼加拉瓜,紐埃, 挪威,帛琉, 巴拿馬, 巴拉圭,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薩摩亞, 聖馬利諾, 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 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 塞席爾群島, 斯洛伐克語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 索羅門群島, 南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土庫曼, 吐瓦魯, 烏克蘭, 英國, 烏拉圭, 萬那杜, 梵地岡, 委內瑞拉
2、 對普通罪行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有11個: 阿爾巴尼亞, 阿根廷, 玻利維亞, 巴西, 智利, 庫克群島, 薩爾瓦多, 斐濟,以色列, 拉脫維亞, 秘魯。
3、 在實踐中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和地區有24個:阿爾及利亞, 比寧, 汶萊,伯金那法索, 中非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甘比亞, 格林那達, 肯亞, 馬達加斯加, 馬爾地夫, 馬里, 茅利塔尼亞, 摩洛哥, 緬甸, 諾魯, 尼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 俄聯盟, 斯里蘭卡, 蘇利南, 多哥, 湯加, 突尼西亞.
④ 越南國會的職權
越南國會行使下列任務和許可權:
1.制定憲法和修改憲法;制定法律和修改法律;決定製定法律、法令的程序、章程;
2.對遵守憲法、法律和國會決議情況實施最高監督權;審議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
3.制定國家社會經濟和發展計劃;
4.制定國家財政和貨幣政策;決定國家財政預算和分配國家財政預算;規定、修改或者撤銷某些稅種;
5.制定國家民族政策;
6.決定國會、國家主席、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地方政府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7.選舉、免任或者罷免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國會主席、國會副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批准國家主席關於設立國防與安全委員會的建議;批准政府總理對政府副總理、部長和其他人員的補任、免任或革職建議;
8.決定部和部一級的政府機關的設立或者撤銷;決定省、直轄市的行政區劃的成立、合、分和調整;決定特別行政區──經濟區的設置或撤銷;
9.廢止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違反憲法、法律和國會決議的文件;
10.決定特赦;
11.制定人民武裝部隊和外交人民的銜級制度和國家其他人員的銜級制度;決定國家的勛章、徽章和榮譽稱號;
12.決定戰爭和和平問題;決定國家的緊急狀態和其它保障國防和安全的特別措施;
13.決定對外基本政策;批准或者廢止根據國家主席的提議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
14.決定進行民意測驗。
⑤ 越南國會的國會代表制度
根據國會代表選舉法第三條規定,國會代表須符合以下標准:
1、忠於祖國,擁護《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擁護革新開放事業,為祖國工業化、現代化事業,實現民富國強、社會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標而奮斗。
2、品行良好,勤政廉政,大公無私,模範遵守法律,堅決與官僚主義、特權、腐敗和其他違法行為作斗爭。
3、有能力完成國會代表任務,參與決定國家重大事務。
4、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得到人民信任。
5、有條件參加國會活動。 國會代表須參加國會各次會議;參與討論和決定國會職權范圍的一些問題,如立憲立法等;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決定經濟社會和國防安全任務;決定國家機構的主要組織和活動原則;監督國家機關活動。
國會代表有權討論和決定國會的會議日程;有權提交法律草案,表決通過國會法律和決議;對國家主席、國會主席、政府總理、政府成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進行質詢;有權選舉和當選國家、政府和國會的領導。
國會代表還有權向有關機關和組織轉交民眾的申訴信,並跟蹤和監督解決;參與考察和檢查憲法、法律、國會決議、法律文件的落實情況,了解各地和基層實際,以便國會召開期間參加討論和決定有關問題。 1、法律草案提交權:國會代表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有權就法律法令提出建議和提交法律法令草案。
2、質詢權:國會代表有權對國家主席、國會主席、政府總理、政府成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進行質詢,被質詢的機關和個人有義務回答質詢。每年國會兩次全體會議期間,代表質詢由國會常務委員會轉交被質詢的機關和個人,並決定回答質詢的期限。根據質詢內容和性質,國會常務委員會可決定由誰來回答質詢。
3、人身不可侵犯權:法律保障國會代表具有人身不可侵犯權;阻撓代錶行使權力的行為將依法受到懲處;如沒有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同意,國會代表不得被代表工作地的機關單位革職、強行辭退。
4、信息獲得權:國會代表有權獲得國會活動的相關信息,有權要求職能機關為自己的活動提供信息。
⑥ 越南政治制度的政府首腦
國家主席是來越南國家元首自,政府首腦。國家主席由國會投票選舉產生,任期與國會每屆任期相同,均為5年,國家主席兼任武裝部隊司令和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其他主要職權有:頒布憲法和各項法律;建議國會選舉或罷免國家副主席、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根據國會的決議,決定大赦或特赦等。
⑦ 南越和北越是怎麼回事
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語:Việt Nam Dân chủ Cộng hòa,漢字:越南民主共和國)俗稱北越,是自1945年至1976年越南北方建立的一個共產主義政權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首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土面積329556平方公里(1976年越南統一時)。
越南共和國(越南語:Việt Nam Cộng Hòa;中文:越南共和國,1955年-1975年),又稱「南越」,是由吳庭艷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越南共和國管轄的地區在1949年至1955年稱為「越南國」(Quốc gia Việt Nam;中文:越南)。
受美國支持的「越南共和國」政權於1975年4月30日,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推翻,翌年越南南北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7)越南最高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越南
首都
河內(Ha Noi),1975年時,河內的人口估計為:200萬人。夏季平均氣溫28.9℃,冬季平均氣溫18.9℃。
行政區劃
1976年7月越南統一後,全國劃分為59個省和5個直轄市。
議會
越南祖國陣線(Mat Tran To Quoc Viet Nam)是越南的統一戰線組織,成立於1955年9月,南北方統一後於1977年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族、民主及和平力量聯盟合並。本屆祖國陣線中央主席團主席范世閱(Pham The Duyet)。
司法機構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檢察院和軍事法院組成。
政黨
越南共產黨(Dang Cong San Viet Nam)是唯一政黨,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更名為越南勞動黨,1976年改用現名。現有黨員約248萬人,基層組織4萬多個,同世界上180多個政黨建有黨際關系。
⑧ 越南國會的組織機構
國會常委會任務:
(1)組織准備、召開、主持國會會議;
(2)解釋憲法、法律和法回令;
(3)發布答法令;
(4)監督憲法、法律和決議的實施情況,監督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有權停止政府、高法、高檢的違憲違法違規文件的實施,並報請國會廢止有關文件;
(5)監督並指導各級人民議會的活動,有權廢止省(直轄市)人民議會的違法決議;當省(直轄市)人民議會嚴重侵害人民利益時,國會常委會有權解散省(直轄市)人民議會;
(6)指導、協調、配合國會各專門委員會的活動,並為之提供服務和保障;
(7)國會閉會期間,批准政府總理關於政府副總理、部長及其他成員的任免提名,並向最近一次國會報告;
(8)國會閉會期間,當國家遭受侵略時,決定戰爭狀態,並報最近一次國會會議批准;
(9)全國或地方緊急狀態下,宣布全國或局部動員;
(10)進行國會對外交往;
(11)依法徵集民眾意見。 1、司法委員會
2、國防安全委員會
3、經濟委員會
4、財政金融委員會
5、社會問題委員會
6、對外委員會
7、民族委員會
8、科技環境委員會主任
9、文化教育青少年委員會
10、法律委員會
11、代表工作委員會
12、民願委員會
⑨ 越南政治制度的司法機構
越南的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省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實專行二級審判制,但在特屬殊情況下,最高人民法院有權進行初審,同時進行終審。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監督地方人民法院和軍事法庭的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要向國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國會休會期間向國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人民法院向同級人民議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越南的人民檢察院與人民法院平行,其組織形式也包括縣人民檢察院、省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三級。
⑩ 走私越南煙25萬能判緩刑嗎
這是有可能適用緩刑的。
刑法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一百五十三條【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三百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貨物、物品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較大或者一年內曾因走私被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後又走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二)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三)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對多次走私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走私貨物、物品的偷逃應繳稅額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走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六條走私普通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偷逃應繳稅額較大」;偷逃應繳稅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偷逃應繳稅額巨大」;偷逃應繳稅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偷逃應繳稅額特別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