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司法干預

公司司法干預

發布時間: 2025-08-30 18:33:10

『壹』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哪三個規定

【法律分析】:三個規定是《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榆林市人民檢察院關於防止干預司法進一步推動落實「三個規定」的實施辦法》為進一步推動《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三個規定(以下簡稱「三個規定」)的貫徹落實,按照省院《關於轉發最高人民檢察院監察局的通知》要求,結合榆林市檢察機關落實「三個規定」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三個規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和有力抓手,是防止、插手司法活動的「防火牆」和違反規定過問案件的「高壓線」,對於排除領導幹部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對檢察權行使的違法干預和影響,確保檢察機關公正司法,維護檢察機關司法公信力具有重大意義。

市縣兩級院要深入學習領會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嚴格執行「三個規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立完善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作用。院黨組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高檢院、省院的規定和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檢察幹警和領導幹部學習貫徹「三個規定」的管理教育和監督,使「三個規定」成為全體幹警和領導幹部必須遵守執行的一項政治規矩、政治紀律。兩級院要進一步將落實「三個規定」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支持保障推進力度,把這項工作作為長期任務來抓,切實適應法治中國建設新要求,強化法治思維,更新法治觀念,提升法治水平。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貳』 防止司法干預三個規定是指

法律分析:防止司法干預三個規定是指:

一、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公正廉潔司法。

三、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大舉措。

法律依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二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嚴格遵守紀律,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說情打招呼。

第三條 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應當恪守法律,公正司法,不徇私情。對於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干預、說情或者打探案情,應當予以拒絕;對於不依正當程序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的,應當告知其依照程序辦理。

『叄』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內容是什麼

一、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內容是什麼?
1、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內容是:
(1)當事人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要求。
(2)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3)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
(4)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
(5)在委託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違規操作等行為。
2、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目的?
出台三個規定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確保公正廉潔司法。

『肆』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具體內容是(一)《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三)《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司法權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領導幹部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做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第三條 對司法工作負有領導職責的機關,因履行職責需要,可以依照工作程序了解案件情況,組織研究司法政策,統籌協調依法處理工作,督促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司法機關創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但不得對案件的證據採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辦案,確保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嚴格遵守紀律,不得違反規定過問和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違反規定為案件當事人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打探案情,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案件當事人說情打招呼。

第三條 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應當恪守法律,公正司法,不徇私情。對於司法機關內部人員的干預、說情或者打探案情,應當予以拒絕;對於不依正當程序轉遞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的,應當告知其依照程序辦理。

《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保證公正司法,根據有關法律和紀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應當符合法律紀律規定,防止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以不正當方式對案件辦理進行干涉或者施加影響。

第三條??各級司法機關應當建立公正、高效、廉潔的辦案機制,確保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無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切實防止利益輸送,保障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伍』 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

【法律分析】:《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三個規定」)要求,鞏固深化「三個規定」專項整治成果,強化日常監督管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2021年1月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4個部分共計23條具體措施。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陸』 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是哪三個規定

【法律分析】:2015年,中辦、國辦、中政委、「五部委」先後出台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簡稱為「三個規定」。

【法律依據】: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建立起防止司法干預「防火牆」和「隔離帶」,為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劃出「紅線」,為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提供製度保障。目的: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領導幹部范圍:是指在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以及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領導幹部。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探親假規定 發布:2025-08-31 01:44:23 瀏覽:116
2019社會與法欄目劇 發布:2025-08-31 01:44:17 瀏覽:837
法社會學比較法律方法 發布:2025-08-31 01:28:53 瀏覽:739
建築新型法規 發布:2025-08-31 01:24:38 瀏覽:387
法律法規培訓效果 發布:2025-08-31 01:20:16 瀏覽:941
設立公司法律意見書範本 發布:2025-08-31 01:02:57 瀏覽:217
2019年考點法律顧問職業道德 發布:2025-08-31 00:57:55 瀏覽:290
美國有婚姻法嗎 發布:2025-08-31 00:42:31 瀏覽:738
和解達成的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是正確的 發布:2025-08-31 00:41:53 瀏覽:300
中國出口法規 發布:2025-08-31 00:37:20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