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312條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5-08-30 19:02:45
1. 刑法312條規定
刑法312條規定的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也就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本罪的客體應當是司法機關正常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動。主觀方面:要求必須是一種明知,對於本罪的明知有兩個方面必須注意,一是明知的內容。二是明知的程度。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定,本罪客觀方麵包括「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 刑法312條是什麼罪
法律分析:刑法第312條是關於藏匿犯罪所得罪,如果知道收益是犯罪所得,還故意窩藏、轉移、用各種方式掩飾、隱瞞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處罰金;嚴重的,處三到七年有期徒刑,罰金。單位犯這種罪的,判處罰金,還要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按上述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條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