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期末考試
1.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的相關題目是什麼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相關的刑法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刑法考試的相關題目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希望對你有用!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選擇題
1.刑法第93條規定:“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這屬於( B )。
A. 司法解釋 B. 立法解釋 C. 論理解釋 D. 學理解釋
2. 客觀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種犯罪,犯罪分子卻自認為能夠完成而自動停止犯罪的,( D )
A.應認為是犯罪未遂 B.也應以犯罪未遂論
C.不認為是犯罪中止 D.應認為是犯罪中止
3.犯罪行為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是( C )。
A.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 B.主行為與次行為
C.作為與不作為 D.主動行為與被動行為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 C )處罰。
A.從輕 B.減輕 C.從輕或者減輕 D.減輕或者免除
5.某甲在行車中不小心將某乙撞傷,為了盡快逃脫,便將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邊樹林。某乙失血過多死亡。對於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為屬於( B )的犯罪。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於自信的過失
6.犯罪既遂是指( C )。
A.犯罪結果已經發生 B.犯罪行為已經完成
C.犯罪行為已經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D.犯罪人的目的已經實現
7.死刑緩期執行減為無期徒刑的條件是( A )。
A.沒有故意犯罪 B.確有悔改 C.確有悔改並有立功表現 D.確有重大立功表現
8.數罪並罰時,管制最高不能超過( C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9.某甲被判處無期徒刑,實際執行( B )以後,可以假釋。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0. 在追訴期間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重新計算。這在刑法理論上稱
為( C )
A.時效繼續 B.時效中止
C.時效中斷 D.時效延長
11. 行為人在實施背叛國家罪的過程中,其行為方法或行為結果又觸犯了其他危害國家安全
罪的,其犯罪形態屬於( C )
A. 想像競合犯 B. 結合犯
C. 牽連犯 D. 吸收犯
12. 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 C )
A.只能附加適用 B.只能獨立適用
C.可以獨立適用 D.不能獨立適用
13. 我國刑法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採取和數罪並罰原則是( A )
A.吸收原則 B.並科原則
C.估堆原則 D.限制加重原則
14.我國通常採用的區分一罪與數罪的標準是( B )
A. 犯罪行為的次數
B. 行為符合犯罪構成的個數
C. 行為人主觀上的罪過的個數
D. 犯罪結果的個數
15、林某因犯強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有期徒刑從1989年7月1
日起執行,對甲實際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間為( )
A、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
B、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D、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多選題
1、刑法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其顯著特點是( B C )。
A、理論性與實踐性最強 B、強制性最為嚴厲
C、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 D、保護社會關系的手段更為豐富
2、構成犯罪的不作為以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義務為前提。這種特定義務來源於( BCD )。
A、社會公德的要求 B、職務上或者業務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規定 D、行為人先行的行為導致的危險狀態
3.下列情況中,我國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 C )。
A. 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
B. 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而刑法認為是犯罪
C. 當時的法律和刑法均認為是犯罪,但當時的法律處刑比刑法輕
D. 當時的法律和刑法均認為是犯罪,但當時的法律處刑比刑法重
3. 刑法的“避險不適時”是指 ( AC )
A.事先避險 B.事中避險
C.事後避險 D.假想避險
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CD )
A.只要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我國領域的,就認為是在我國領域內犯罪。
B.對普通中國公民在領域外犯罪的,對一些輕微罪行,可不予追究。
C.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D.我國刑法不在香港、澳門地區適用。
E.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公民犯罪,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適用本法。
5.下列行為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的是( AD )。
A.張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殺人,走到半路因身體不適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處行竊,甲不知乙已將保險箱中的錢款存入了銀行。甲在撬竊保險箱過程中因良心發現而罷手
C.丙欲殺丁,連擊數槍而未擊中,因子彈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趙六家行竊,忽聞屋外有人說話,便慌忙逃離
6、丁某因犯走私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並處沒收財產,汪某等5人得知這一消息後,提出丁某向他們借過5萬塊錢,要求丁某償還,在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債務時必須符合下述哪些條件?(ABCD )
A.此債務必須是在法院判處沒收丁某財產之前所負的債務
B.必須經債權人汪某等5人向法院提出請求
C.汪某等5人與丁某之間的債務必須是正當的債務
D.只能在沒收財產的數額內償還
刑法知識期末考試試卷簡答題
1、簡述成立正當防衛應當具備的條件。
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
第一,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即不法侵害的產生與存在。(1分)
第二,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即不法侵害正處於已經開始並且尚未結束的進行狀態。(2分) 第三,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即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而不能對沒有實施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實行。(2分)
第四,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即必須出於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衛意圖。(1分)
第五,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即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2分)
2、簡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條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分)
構成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共同犯罪的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這是共同犯罪的主體條件。(2分)
(2)各犯罪人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這是共同犯罪的客觀要件。(2分)
(3)各共同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這是共同犯罪的主觀要件。(2分)
3. 什麼是犯罪的不作為?構成犯罪的不作為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所謂犯罪的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並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4分)
構成犯罪的不作為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2分)
(2)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而未履行。(1分)
(3)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1分)
4. 簡述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
一般累犯的構成條件為:
(1)前罪與後罪都是故意犯罪。此為構成累犯的主觀條件。(2分)
(2)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後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此為構成累犯的刑度條件。(2分)
(3)後罪發生在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5年之內。這是構成累犯的時間條件。(2分)
2. 國家規定的考試有哪些
問題一:國家法定考試有哪些 法定考試,太多了,司法考試,高考,會計等專業資格考試,多了去弊跡了,簡直不能一一列舉。
問題二:國家法定考試包括哪些 刑法修正案(九)未明確規定哪些是國家考試。
教育部規定,國家教育考試指的是國家組織的普通和成人高校招生孫純考試、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活動。國家教育考試是國家考試的一個部分,但不是全部,所以國家考試的范圍應比國家教育考試的范圍更廣。刑法要有可操作性,什麼是國家考試必須加以明確。建議規定,國家考試是指國家組織的國家教育考試,人事、司法、醫療等職業資格考試等活動。
問題三:國家規定的職業資格考試有哪些 當前取消了一大批職業資格考試,剩下的含金量較高的職業資格考試,有13種:
1.律師證
2.會計證
3.分析師證
4.精算師證
5.建造師證
6.醫師證
7.教師證
8.翻譯師證
9.人力資源師證
10.心理師證
11.銀行職業證
12.證券資格證
13.葯師證
問題四: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考包括哪些內容 據統計,「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有十幾種,包括高考、司法考試、會計師考試、公務員考試等。
問題五: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有哪些? 是指由法律設立的國家考試,比如執業醫師法規定,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注會法規定,國家實行注會統一考試,這一類即是由法律設定的考試。國務院下屬部門發布的部門規章中設立的考試,有的雖然也是全國統一考試,但並不是由法律設立的,不屬於這一范圍。
問題六: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有哪些 不是,執業醫師屬於此類考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實施執業醫師考試 ,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
問題七:刑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包括哪些 據統計,「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有十幾種,包括高考、司法考試、會計師考試、公務員考試等。
問題八:國家法定考試有哪些,大學期末考試算不算 大學期末考,看學校的,掛科多了,畢業沒學位等於白考大學
問題九: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的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都有哪些? 100分 你好:目前,國家沒有相關的立法、司法解釋,國家考試包括國家教育考試(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實施,由經批準的教育考試機構承辦,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舉則卜咐行的教育考試。)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以及由國家舉辦,國家頒發認證資格的考試。
問題十:刑法修正九國家規定的考試有哪些 如中考、高考、司考、考公、考研的考試、考醫師證、葯劑師證等等。
除了一些重要的老師
3. 歷年司考題刑法第四卷是什麼
第四卷 是主觀題 第一題一般是關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 2-6題是案例分析題(可能包含民法、刑法、刑訴、民訴、商法、行政法)。最後一題是材料分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