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司法裁決
㈠ 司法裁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活動。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經濟糾紛提起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紛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㈡ 司法所對民事糾紛可以做裁決嗎
可以,司法所雖然屬於司法行政機關,但沒有裁判(決)權,所達成的調解書雖然有一定的行政調解的屬性,但本質而言還屬於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性質,地位與合同書差不多,須依法請求司法確認(法院確認)了才具有法定的強制效力。
法律分析
民事糾紛是可以通過司法所進行調解的,這是司法所的工作職責之一,司法所是我國最基層的司法機構。解決民事糾紛的途徑有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司法所主要工作職責是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工作。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四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由雙方當事人依照人民調解法等法律,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㈢ 司法最終裁決原則。
法律分析:司法最終原則是法治原則的根本體現,也是法治精神的最重要的支柱,行政行為的司法救濟越來越廣泛,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司法最終原則也與法律制度中的其他原則一樣,都有例外作為其必要的組成部分。行政終局裁決權就是其中一種例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三十條 第二款 最終裁決應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二是省級人民政府據此確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
㈣ 司法裁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司法裁決就是行政或司法審判機關在審理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對訴訟程序問題和某些實體問題所作的一種處理決定。因為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所以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第六十四條 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裁決的,應當裁定終結執行。撤銷裁決的申請被裁定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