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刑事司法協助
⑴ 廣東開平銀行行長貪污4億--->判12年,是什麼案子啊
一 2001年10月,廣東省檢察機關依法對余振東立案偵查。同年11月5日,根據《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協定》,中方要求美方就此案向我提供刑事司法協助。經中美兩國執法機關密切合作,同年12月,美方沒收了余振東轉往美國的部分贓款,並於2002年12月在洛杉磯將余振東拘押。2003年9月,美方將所沒收的355萬美元贓款全部返還中方。2004年2月,余振東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聯邦法院受審,因非法入境、非法移民及洗錢三項罪名被判處144個月監禁。同年4月16日,美國聯邦執法機關執法人員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與我國警方辦理了案犯移交手續,將余振東移交給我國警方。,這個確實像JJJJ2005JJJJ說的一樣,之前在國外已經判了。
另外他的貪污數據:根據公訴機關的指控,自1992年開始,余振東與中國銀行開平支行原行長許超凡、經理許國俊(均在逃國外)合謀,利用中國銀行聯行資金管理上的漏洞,違規佔用廣東省轄聯行賬戶的大量資金,並通過偽造有關賬冊平賬的手段,貪污公款8247萬美元,據為己有,用於其在境外設立的私營公司。同時,余振東還夥同許超凡、許國俊採取假借企業之名向中國銀行開平支行申請貸款的名義,套取巨額聯行資金的手段,挪用巨額資金美元1.32億多元,人民幣2.73億多元,港幣2000萬元,用於其在境外設立的私營公司的經營,並從中獲得公司分紅等非法利益共6730萬港元,全部用於個人炒賣外匯、股票以及賭博等個人消費。
二 許霆,1983年出生,山西翼城縣人,高中畢業。2006年在廣州利用ATM機故障取走17.5萬元人民幣,案發後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激烈辯論,成為近年來司法界的著名案例。2007年12月一審,許霆被廣州中院判處無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發回廣州中院重審改判5年有期徒刑。2010年7月30日因表現好假釋出獄 。他這不是無期,相當於只有三年。
⑵ 在美國身份黑了回中國會被抓嗎
不會,對非法移民的處罰一般就是強制遣返,你被遣返回中國,處罰就結束了。而且美國的司法也不會影響到中國。不過你以後基本不太可能再申請到美國的簽證了。
⑶ 中國和美國之間為什麼沒有引渡協議
美國國會反對這一條約,因為他們不信任中國的司法制度。
中美引渡條約,需要美國國會批准。
因為中國在保護被引渡人的人權與司法公正方面,與國際通行法則還不接軌:譬如政治犯(宗教信仰)不引渡的庇護原則;
譬如雙重(兩國均)認定犯罪才引渡的原則;
譬如本國國民不引渡的原則;
譬如死刑犯不引渡的廢除死刑原則;
譬如可引渡也可就地起訴的原則等等,都需要我國改革國內的司法制度,升高到與國際接軌的高度。
引渡條約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
截至2017年2月,我國已與70個國家締結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引渡條約和打擊「三股勢力」協定共135項(108項生效)。
數據來源: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tytj_674911/wgdwdjdsfhzty_674917/t1215630.shtml)
⑷ 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協定內容
為克服無條約情況下開展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的不確定性,中美兩國間締結了刑事司法協助協定,設立了相互提供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權利與義務。協定內容也同時包含了可免除協助義務的各種情形,包括「根本利益例外」條款。關於由哪一方判斷、由何機關判斷、依何標准判斷「根本利益例外」以及銀行秘密和死刑案件能否適用「根本利益例外」等問題,需要對中美協定、相關國內法及國際實踐結合起來加以考察。如果被請求方拒絕刑事司法協助,須向請求方說明理由,以便雙方探尋剩餘合作空間,並在一方拒絕就特殊個案提供協助後,確保雙方仍能繼續合作、照常履約。
第一條適用范圍
一、根據本協定,雙方應在與刑事案件有關的偵查、起訴和訴訟方面相互提供協助。
二、協助應包括:
(一)送達文書;
(二)獲取人員的證言或陳述;
(三)提供文件、記錄或證據物品的原件、經證明的副本或影印件;
(四)獲取並提供鑒定結論;
(五)安排人員作證或協助調查;
(六)查找或辨別人員;
(七)執行查詢、搜查、凍結和扣押證據的請求;
(八)在沒收程序中提供協助;
(九)移送在押人員以便作證或協助調查;以及
(十)不違背被請求方境內法律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協助。
三、本協定僅適用於雙方之間的相互司法協助。本協定的規定,不給予任何私人當事方以取得、隱瞞或排除任何證據或妨礙執行請求的權利。
⑸ 中銀協:中資銀行依法不應履行美國法院判決
25日早間,一則「美國可能對中國三家銀行作出極端懲罰」的消息開始傳播。該消息發自《華盛頓郵報》。按照原文翻譯,三家中資銀行——招行、交行和浦發銀行涉嫌在對違反制裁的調查中拒絕遵守美國傳票。
該報道指出,該事件飢雹可能會上升到國家安全利益高度,有可能停止這些銀行與美國的金融業務合作。三家銀行昨日均回應稱沒有受到因涉嫌違反任何制裁法律的相關調查。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法律顧問卜祥瑞表示,這屬於典型的對中資銀行行使長臂管轄權,中資銀行依法不應該履行美國法院的判決。
市場不應過度解讀
昨日13時45分,招行率先回應上述報道稱:「沒有受到因涉嫌違反任何制裁法律的相關調查。」
14時30分,交行、浦發銀行也陸續回應,分別表示「目前沒有受到任何因涉嫌違反制裁法律的調查」、「未因涉嫌違反任何制裁法律而受到相關調查」。
浦發銀行透露,事件起源於美國司法機構在對客戶進行調查時,要求該行直接向美國方面提供該客戶資料。而根據有大棚關法律法規,任何組織、個人或者其他實體均不得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向境外提供相關客戶信息資料。
招行和交行也在回應中指出,美國法院向中資銀行調取存放在美國境外的客戶信息,屬於跨境調查取證的司法協助范疇。根據《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等中國法律相關規定,司法協助應當依據《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協定》規定方式進行。
受該消息影響,三家銀行昨日開盤後股價走低。不過,有資深人士表示,這一事件發生在2019年3月,仍在司法進程中,二審判決要到今年7月中旬才會發布,目前沒有確鑿信息表明中資銀行會受到制裁,市場不應對此過度解讀。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昨天在維持支持率評分和生存能力評級的基礎上,將招行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和支持評級底線,均從BBB上調至BBB+。
反對美方「長臂管轄」
卜祥瑞稱,中國銀行業協會將繼續堅定不移支持中資銀行在境外的權益保護工作。
本文源自證券時滾肢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