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紀要九
1. 九民紀要和民法典沖突的地方
法律分析:民法典體系內外的既有舊法與民法總則呈現出「諸法並存、新法舊法交錯」的格局,這使得民法總則在適用上存在著大量尚未釐清的問題,特別是新一般法與舊特別法之間規則不明,嚴重影響了適法統一和司法公信。鑒此,九民紀要明確應當按照立法法、民法總則之規定,遵循上位法優於下位法、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法律適用規則,妥善解決民法總則與相關法律特別是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的銜接問題,並對個別具體制度規則的法律適用作了統一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條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 九民紀要適用出台前的案件嗎
部分適用。
九民紀要在民法典出台前夕,就民法總則的法律適用銜接問題進行了統一,尤其對與尚未廢止的民法則、與合同法、與公司法等的銜接適用問題,重點進行了統一規定,引導裁判思路。
《九民紀要》並未因《民法典》頒行而廢止,《九民紀要》對於《民法總則》的應用意見部分已被《民法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