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
A. 民法總則185條依據的內容是什麼
主要是針對英雄烈士的名譽權。雖然烈士已經犧牲,但是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等等人格權,他也是受到保護的,如果有人他惡意誹謗烈士或者是對烈士污名化,那麼他其實也是損害到了烈士的權益的烈士的家人,是可以提出當事人承擔責任的。 隨著《民法典》頒布,《民法總則》已廢止。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一)對死者人格利益保護的發展及理論基礎
在過去的法律制定的時候,關於死者的人格利益的保護並沒有在考慮之中,這表現在過去的相關法律沒有一個條文對這個問題進行規定,甚至也沒有辦法引申出對死者人格利益進行民法保護的意思。這不是在指責過去的法律立法者缺乏遠見,而是在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在社會實踐中出現這樣的問題。
(二)對英雄烈士死者人格利益的特別保護
有的代表提出,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利用歪曲事實,誹謗抹黑等方式惡意詆毀侮辱英烈的名譽、榮譽等,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影響很惡劣,應對此予以規范。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英雄和烈士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體現,是引領社會風尚的標桿,加強對英烈姓名、名譽、榮譽等的法律保護,對於促進社會尊崇英烈,揚善抑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據此,建議增加本條。
(三)對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護並不否定對其他死者人格利益的保護
對英雄烈士的死者人格利益做出這樣一個特殊保護的規定,並不是說對其他自然人的死者人格利益就不予以保護。相反,按照《民法典》第4條的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即使在自然人死亡以後,他們所享有的部分民事權利能力也是完全一律平等的,不能因為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而一般的自然人死亡以後,其人格利益就不能得到保護或者不能得到平等的保護。
也就是說,英雄烈士雖然已經犧牲,但是他們的人格權依然是受到我國法律保障的,如果是有不法分子想利用烈士的人格權,比如烈士的姓名和肖像等等,來進行不法的利益從事那麼只要經過烈士的家人申請,當事人依然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