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對宣告死亡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9-12 14:03:33
⑴ 民法典宣告死亡的規定
民法典規定,若人因災難等意外失蹤,經過一定時間未能查明下落,或者一方長期與另一方失去聯系,可以宣告死亡。死亡宣告書應當提交人民法院審查核准,依法生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當個人因災難、意外或其他原因失蹤,並經過一定時間不能查明下落時,其家屬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此人死亡,以保護當事人權益。根據具體情況,法院會根據相關證據進行審查,確定是否達到宣告死亡的條件。若法律程序符合要求,則法院會出具死亡宣告書,並宣告此人已死亡。宣告書需要被提交給戶籍所在地或者最後住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進行備案,也需要提交給相關單位辦理有關手續。值得注意的是,宣告死亡並不意味著失蹤人員真正死亡,而是為了解決當事人的權益問題。如果失蹤人員後來又被找到,宣告死亡的效力會被撤銷。
如何確定失蹤時間? 在申請宣告死亡時,需要提供失蹤人員的相關情況和失蹤時間(或最後聯系時間)。根據民法典規定,若人為非正常原因失蹤,則需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之一:(1)已經失蹤三年以上,或者失蹤不滿三年但是無法找到下落;(2)失蹤時間不滿三年,但是已經三年沒有和家屬或利害關系人聯系。如果是因自然災害導致失蹤,則時間要求為一年以上。當事人應當提供相關證據以證明失蹤時間。
失蹤人員宣告死亡是為了解決當事人權益問題,需要保護合法權益方的利益。在申請宣告死亡時,當事人需要提供相關證據以證明失蹤時間和失蹤原因等細節信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三十條 若個人因災難、意外或者其他原因失蹤,並經過一定時間不能查明下落的,其家屬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