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秉承

民法典秉承

發布時間: 2025-09-20 15:42:43

Ⅰ 行走的法律(5):誠實信用是「帝王規則」!

我國《民法典》有一項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民事法律中的「帝王規則」,一切民事法律行為都要誠實信用,不能有虛假或者欺詐的行為。

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也規定了誠實信用的訴訟原則。

也就是說,我國基本的民事實體法和民事訴訟散伍法都把誠實信用作為基本原則。

在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中,要遵守誠信原則,依法或者以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作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民事活動中的虛假行為,可能構成詐騙罪,或者其他類型的犯罪。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要如實陳述,不作虛假陳述,不進行虛假訴訟。民事訴訟中的虛假行為,可能構成虛假訴訟罪、偽造證據罪、妨礙訴訟罪,以及其他類型的犯罪。

筆者在十幾年的執行生涯中,感受到國家越來越重視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懲戒各種不誠信的行為。

在民事訴訟中,以前虛假陳述、虛假訴訟很少被認真對待。而現在法院對於明並虛假訴訟和虛假陳述的調查和懲戒力度越來越大,不斷有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因為虛假訴訟或者虛假陳述被懲罰,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

前天,筆者代理的一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對方當事人因為偽造證據,法院駁回了其起訴,並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這是當事人利益驅動下的鋌而走險,沒想到搬石頭砸了自己腳。本來可以依法要回約定的工程款,而當事人為了獲得更大的非法利益偽造證據,不但沒有得到非法利益,反而使自沖槐或己面臨牢獄之災。

誠實守信不僅是現代民法的「帝王規則」,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帝王規則」,中國人做生意講究「童叟不欺」就是誠實信用的具體表現。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每個人都應該秉承誠信,無論人前背後,都要誠實信用。

Ⅱ 在民法或刑法中,是否存在「不回答等於默認(承認)"的法律效力

沒有統一規定,但正在徵求意見的民法總則(草案)可供參考:
第一百一十八條 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習慣時,方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熱點內容
南風窗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20 18:11:32 瀏覽:475
靈丘法院刑事 發布:2025-09-20 18:05:38 瀏覽:720
司法考試放水 發布:2025-09-20 17:59:53 瀏覽:571
涿州律師所 發布:2025-09-20 17:55:54 瀏覽:357
蠟燭油刑法 發布:2025-09-20 17:54:30 瀏覽:631
司法部委託香港律師 發布:2025-09-20 17:54:23 瀏覽:747
合同法仲裁條款 發布:2025-09-20 17:53:31 瀏覽:497
民商法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20 17:52:53 瀏覽:920
村居法律顧問培訓領導講話稿 發布:2025-09-20 17:25:21 瀏覽:229
長春司法拍賣房產 發布:2025-09-20 17:23:33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