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典70條
㈠ 綁架之後又撕票的判什麼罪是按綁架罪從重處罰還是按故意殺人罪處罰還是數罪並罰
綁架之後將人質撕票,符合綁架罪的判刑標准。「撕票」如果從行為上看就是在綁架過程中,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無論是否是故意殺人,按刑法規定會處死刑,不會單獨定罪,也不會數罪並罰,均以刑法第239條規定處罰。依據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犯前款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1)刑法典70條擴展閱讀
司法機關在適用本條規定處罰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是指由於在綁架過程中對被綁架人使用 暴力或者進行虐待等導致被綁架人死亡,以及被綁架人在綁架過程中自殺身亡的行為。「殺害被綁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綁架人後,由於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沒有實現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將被綁架人殺害的行為。
2、由於法律對綁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立法上採用的是絕對確定的法定刑,而且是處死刑,因此,司法機關在適用時應當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嚴格掌握適用的條件。
3、綁架他人後,又實施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行為的,被綁架罪所包容,不單獨定罪。如實施強奸等行為的,則應實行數罪並罰。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網路—綁架罪
㈡ 刑法先減後並和先並後減
依你所述,先並的起刑點應該是15年,而不是你說的12年;先減的起刑點是12年(如新犯的搶劫罪是13年,那起刑點就是13年。分析如下:
一、關於數罪並罰的相關規定:
1、有期徒刑,刑法第45條規定,除本法第50條、第69條規定外,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2、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69條的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
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3、「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並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4、此外,根據刑法第71條的規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又犯新罪,以前罪沒有執行完畢的刑罰為基礎來確定應當執行的刑罰,其實際執行的刑期可能超過15年,甚至達到25年。
二、根據你的敘述,我們來算:假設盜竊15年,搶劫7年為新罪,執行3年。
(1)先減:案犯先因盜竊罪被判15年,已經執行了3年,剩餘刑期是12年。此時再犯搶劫罪,再量刑時,就以這個剩餘刑期為盜竊罪的量刑新起點,此時,數罪中的最高刑期是12年了,而不再是15年。
(2)後並:此時,總和刑期是19年(12+7),所以量刑幅度在12年至19年之間。假設決定執行刑期17年,此時已經執行過的3年刑期就不算了。此時還需要執行刑期是17年。此時案犯實際被執行的刑期是3年加17年,也就是20年了。
(2)刑法典70條擴展閱讀: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
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叫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後的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開始施行。這也是繼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後通過的第九個刑法修正案。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具體些說,也就是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和應該負刑事責任,並給犯罪嫌疑人 刑罰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廣義上的刑法不僅僅指刑法典,還包括對刑法典中局部內容進行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個條文作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此外還有「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從重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對刑法典進行局部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理論上稱為單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理論上稱為附屬刑法。
所以,廣義刑法是由刑法典、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組成的。狹義刑法則僅指系統地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刑法典。在我國,即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㈢ 70歲打人了不能拘留怎麼處理
70歲打人了不能拘留,應首先明確打人行為的性質與後果,然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對於老年人違法行為的處理,既要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又要考慮其身體狀況和特殊需求。
一、了解打人行為的性質與後果
首先,需要明確70歲老人打人行為的性質。如果構成輕微傷,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應當接受行政處罰;如果構成輕傷或以上,則涉嫌故意傷害罪,可能面臨刑事責任。同時,打人行為可能給受害者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理
對於70歲老人打人的行為,公安機關在調查取證後,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處理。如果打人行為輕微,且老人身體狀況較差,不宜拘留,公安機關可以對其處以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並責令其賠償受害者損失。如果打人行為構成犯罪,但老人因年齡、身體等原因不宜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建議。
在處理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特殊需求。對於身體狀況較差的老人,可以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替代性措施,確保其得到妥善照顧。同時,應加強對老人的法制教育,引導其認識自己的錯誤,改正不良行為。
三、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與家庭支持
打人行為可能反映出老人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焦慮、抑鬱等。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應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必要時可請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和干預。同時,家庭和社會應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愛和支持,幫助其度過困難時期,預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
70歲打人了不能拘留時,應根據打人行為的性質與後果,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在維護法律嚴肅性的同時,充分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特殊需求,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教育和引導。同時,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與家庭支持,預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一條規定: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之一規定: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