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送達日期規定
⑴ 民事訴訟法中法院送達訴訟文書的規定是什麼,送達的法律行為有哪些
人民法院將有關的司法文書送交到有關當事人,這種法律行為稱為送達, 民事訴訟法 中關於送達的法律行為作了如下規定: 一、向法人和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 法定代表人 ,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人或收件的人簽收或蓋章,拒絕簽收或蓋章的,視為送達; 二、受送達人拒絕接受訴訟文書,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視為送達; 三、受送達人有 訴訟代理人 ,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為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的,適用留置送達;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由其指定代收人簽收。 四、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的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五、委託其他人民法院送達的,委託法院應當出具委託函,並附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和送達回證,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六、送達的訴訟文書交有關單位轉交的,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七、公告送達的,可以在人民院的公告欄、送受達人原住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的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公告期滿,視為送達; 八、人民院在定期宣判時,當事人拒不簽收判決書、裁定書的,應在宣判筆錄中記明,視為送達。
⑵ 公告之日起算不算當天
公告之日起不算當天,根據我們國家《民事訴訟法》或者是《刑事訴訟法》當中,明確的規定及是計算的,都不包括當天,所以,公告送達,也不包括當天,這是期間的合法計算的方式。一、公告之日起算不算當天?
公告之日起不算當天。在《民事訴訟法》上來說,以日計算的都不包括當天,從次日起算。根據法律規定,《民法典》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規定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從規定時開始計算。規定按照日、月、年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天不算入,從下一天開始計算。期間的最後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條 民法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
《民法典》關於期間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1、自然計演算法,即以實際經過的時間為計算期間的時間。例如9月9日下午5時到9月16日上午10時,期間分秒不差;
2、歷法計演算法,即以日歷所定的年、月、日為計算單位,所稱年,不論平閏年一律定為365日,所稱月不論大小皆為30日。歷法計演算法雖不精確,然頗為便利。依規定,兩種期間計算方法並存,法定或指定期限多用歷法計演算法,而約定期限,允許當事人選擇,如未約定何種計算方法,則推定以歷法計演算法確定其約定期限。
二、期限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一條 按照年、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入,自下一日開始計算。
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自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時間開始計算。
第二百零二條 按照年、月計算期間的,到期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第二百零三條 期間的最後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結束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期間的最後一日的截止時間為二十四時;有業務時間的,停止業務活動的時間為截止時間。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條 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超過」、「以外」,不包括本數。
公告送達是我們國家送達相關法律文書或者是送達應訴等材料,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並且公告是有期限規定的,通常情況下是60天的時間,根據法律規定,公告之日起是不能夠計算當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