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物權法司法解釋
❶ 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2017)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物業服務企業以及物業管理各方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物業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物業,是指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其他管理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業主通過自行管理等方式,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建築物及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環境衛生、安全防範和相關秩序的活動。第三條物業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誠實信用,堅持依法依規、公開公正,堅持業主自我管理、企業市場競爭與政府監督管理相結合。第四條倡導綠色物業管理,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推動物業管理區域內節能節水、垃圾分類、環境綠化、污染防治。
促進互聯網與物業管理的深度融合,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等應當逐步運用新媒體,引導業主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組織鄰里互助,實行網路化物業管理的新模式。
鼓勵和支持機關、企業事業等單位小區的物業管理向市場化、專業化、法治化方向發展。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物業管理工作的領導,將物業管理納入本地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城鄉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系,制定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建立物業管理綜合協調機制,促進物業服務行業發展和文明小區建設。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或者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物業服務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二)對物業服務企業及其從業人員、業主委員會成員進行業務指導、培訓和監督管理;
(三)對物業招投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四)對物業承接查驗、物業服務企業退出交接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五)處理物業管理中的投訴;
(六)對專項維修資金繳存、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七)建立健全物業管理電子信息平台;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物業管理活動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七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指導、協調本轄區內各物業管理區域成立業主大會或者業主代表大會(以下統稱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監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調解物業管理中的糾紛,協調和監督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協調物業管理與社區建設之間的關系。
社區居(村)民委員會協助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做好物業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八條物業管理行業組織應當在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履行聯絡、協調和服務職責,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行為,提高物業服務水平。第二章物業管理區域及設施第九條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以有利於實施物業管理為原則,綜合考慮規劃條件、土地使用權屬范圍、建築物規模、共用設施設備、自然界限、社區建設等因素確定。
物業管理用房、供水、供電、消防等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共用不能分割的,應當劃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第十條新建物業出售前,建設單位應當將劃定的物業管理區域向物業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並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示。
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劃定物業管理區域的,由物業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徵求業主意見後予以劃定。
物業管理區域劃定後確需調整的,應當徵得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第十一條物業管理用房由建設單位無償配置,其費用列入開發建設成本,產權屬全體業主共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抵押,未經業主大會同意,不得改變用途。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從物業管理用房中安排,其面積不低於二十平方米。
新建的物業,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物業管理區域總建築面積一定比例配置物業管理用房,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兩萬平方米以下的,物業管理用房面積不低於八十平方米;超過兩萬平方米至二十萬平方米部分,按照千分之四的比例配置;超過二十萬平方米至三十萬平方米部分,按照千分之三的比例配置;超過三十萬平方米以上部分,按照千分之二的比例配置;
(二)應當相對集中,具備通水、通電、通信、採光、通風等基本使用功能和辦公條件,配置獨立合格的水、電等計量裝置。
❷ 湖北省物業服務和管理條例(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規范物業服務和監督管理活動,營造安全、舒適、文明、和諧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物業服務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物業服務,是指業主自行或者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等形式,對房屋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和管理,維護物業區域內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物業服務納入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社區建設規劃和社會治理體系,建立物業服務綜合協調機制和目標責任制,完善激勵政策和措施,促進物業服務發展與和諧社區建設。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物業服務企業服務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二)對物業服務企業組織開展信用評價;
(三)對物業服務企業及其從業人員、業主委員會進行業務指導、培訓和監督管理;
(四)對物業的使用與維護進行監督管理;
(五)對物業承接查驗、物業服務企業退出交接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六)對物業保修金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交存、使用進行監督管理;
(七)建立、維護物業服務和管理電子信息平台;
(八)處理物業服務活動中的投訴;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公安、民政、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價格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物業服務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同級黨組織領導和民政部門指導監督下,依法組織和指導本轄區內的業主成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監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協調物業服務與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的關系,調解物業服務糾紛;居(村)民委員會協助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做好與物業服務有關的工作。
物業服務和管理應當納入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的考核內容。第六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物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
聯席會議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召集,房產、公安、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門和居(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專業經營單位等各方代表參加,具體解決物業服務和管理活動中需要協調的問題。第七條物業服務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制定物業服務規范和等級標准,建立和完善物業服務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自律制度,提高物業服務水平。第二章物業區域的規劃與建設第八條物業區域的劃分,應當遵循規劃優先、功能完善、資源共享、便民利民的原則。
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時,應當徵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物業區域劃分的意見。第九條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紅線圖,結合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分物業區域。
物業配套設施設備共用的,應當劃分為一個物業區域;規模過大劃分為一個物業區域不便於管理或者已經分割成多個自然街區,且其配套設施設備能夠分割、獨立使用的,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物業區域。第十條建設單位應當在取得房屋預售許可或者現房銷售前,向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分物業區域的備案申請。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徵求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居(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的意見,自受理備案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核定並予以答復。
建設單位應當在核定的物業區域內顯著位置公示物業區域詳細分布圖,以及屬於全體業主共有部分、共用設施設備的配置和建設標准,並在房屋買賣合同中明示。第十一條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劃分物業區域或者需要調整物業區域的,由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徵求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居(村)民委員會以及相關業主意見後,確定物業區域。
調整物業區域的,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第十二條新建住宅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在物業區域內配置物業服務用房:
(一)不低於總建築面積千分之二,且最少不低於一百平方米;
(二)應當具備通水、通電、通信、採光、通風等基本使用功能和辦公條件,配置獨立合格的水、電等計量裝置。
物業服務用房屬於全體業主共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分割、轉讓、抵押,也不得擅自變更用途。
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從物業服務用房中安排,其面積不低於二十平方米。
❸ 數字貨幣的法律屬性問題
數字貨幣顯然是物,屬於《物權法》的調整范圍。《物權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顯然,比特幣在法律上屬於動產.
數字貨處作老坦為動產,能夠產生動產上的權利即侍茄桐物權么?在民法上,除非法律明確規定某項動產為非法,如毒品等,權利人皆得因《物權法》而對動產產生物權,因國家並未制定法律宣布數字貨幣非法,那麼依《物權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
可見數字貨幣可產生物權。這在《民法總則》中也有相同的規定.
更進一步講,2017年10月實施的《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
依此規定,無論是將數字貨幣視為數據還是視為虛擬財產,其均可能產生民事權利,在國家尚未制定特別法律對比特幣予以特別規定時,其權利受《民法總則》保護,而民法總則的原則是「法無禁止則自由」,具體見:
數字貨幣尚屬新生事物,談不上已有公序良俗,而又無特別法律予以規定,故依《民法總則》第127條、第8條及第10條及物權法第2條,數字貨幣為物,應受納孝法律保護。
因交易而取得的數字貨幣受法律保護么?這實際上涉及對交易行為的法律效力判斷。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於2017年9月4日發布了關於各交易所不得從事比特幣交易的公告,能否據此認定通過交易所已經發生的比特幣的交易行為是無效法律行為?我認為不能,原因有二:
七部委之公告非法律、亦非行政法規,不能作為判斷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的法律依據;
❹ 如何理解《物權法》202條規定的抵押權行使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
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釋義:
本條提倡抵押權人在主債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抵押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也就是說,過了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後,抵押權人喪失的是抵押權受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即勝訴權,而抵押權本身並沒有消滅,如果抵押人自願履行擔保義務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
(4)2017物權法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物權法上是對質押規定:
質押權一般是適用於動產物權和權利的。
對於動產來說,只要把動產交付了,那麼質押權就生效了,否則就沒效力,並且這個通常也無須登記。
對於權利來說,這個一般是指票據和證券,比如支票,股票等等,這些是要登記的,登記後就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