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三十條解讀
A. 拖欠工資超過三個月賠償規定
法律分析:新民法典中沒有對拖欠工資作出規定,但在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行為是違法的,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員工可以依法要求公司給予賠償金。具體的發薪日期是由雙方約定,法律上沒有*性的規定。只要單位每月支付一次就是合法的,至於當月還是上月沒有嚴格的規定,所以只要勞動者所在單位都按時支付了工資,即使是在後一個月發上一個月的工資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資應當以月薪的形式發放,也包括應當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在自然月結束的三十天內結算工資,超過三十天即構成拖欠工資。如果單位確實由於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暫時不能及時支付工資,可以與工會協商,將工資的支付推遲一個月。發薪應及時通知所有員工,並報主管部門備案,無主管部門的,由市或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拖欠工資補償最新標準是什麼
標准如下:
1、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於標准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於低於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法律依據:不屬於拖欠工資的情形有哪些
不屬於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情形包括11種:
1、國家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勞動合同中有明確約定的;
3、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4、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5、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6、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的賠償;
B. 民法典關於個人合夥的規定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至三十五條 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由合夥人按照廚子比例或協議約定,以各自的財產對合夥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法人合夥是指企業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出資,共同經營的聯合體。
第五十二條,法人合夥必須是由法人組成的聯合體,該聯合體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或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至三十五條 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由合夥人按照廚子比例或協議約定,以各自的財產對合夥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法人合夥是指企業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出資,共同經營的聯合體。
第五十二條,法人合夥必須是由法人組成的聯合體,該聯合體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或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