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王利明民法視頻

王利明民法視頻

發布時間: 2025-10-04 06:34:58

A. 如何評價王利明教授在上政學報上對梁慧星教授的回復

針對「如何評價王利明教授在上政學報上對梁慧星教授的回復」這一問題,從法學生角度,可以提供以下幾點見解。

首先,梁慧星教授與王利明教授之間的爭議始於2015年,當時梁教授在一次內部討論會議上,對持人格權法獨立成編觀點的王教授提出了批評。這一事件導致了楊立新教授表示對梁教授的民法世界不再有認同。梁教授在次年發布的演講中,對人格權法獨立成編提出了嚴厲批評,其中涉及了對烏克蘭顏色革命、肢解侵權責任法、以及某些教授想要留名青史的觀點。

在2015年11月的民法學研究會年會上,王利明教授作為民法學會會長,在會上明確表示,人格權編是否獨立是一個學術問題,民法學界贊同者和反對者都可以討論,但不應該在學術爭論上使用過激手段。他的態度表明了對於獨立成編的看法並非非此即彼。

然而,梁教授的文章一出,導致了在後來公布的民法典各分編安排中,沒有人格權編。但隨著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保護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和人格權」,人大法工委迅速出台了人格權編草案,最終人格權成為我國民法典中的獨立一編。

梁教授在爭議中一直積極反對人格權法獨立成編,而王利明教授在回應中,集中回答了爭議焦點,如烏克蘭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與我國的比較、雙重適用問題以及「自衛權」的問題,其回應顯得有理有據。

至於王利明教授打電話消除處分的事,盡管有人認為不妥,但考慮到中國的現實情況,王教授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民法學者的學術生命,值得稱贊。梁教授當時的處境,與若干年前某民法大佬因為政治風波險些失去博士學位的情況相似,當時也是得到了梁慧星教授等人的幫助。

關於人格權是否獨立成編的問題,認為獨立與否對保護人格權的實際影響不大。大陸法系國家中,其他國家的人格權保護通常比我國更為完善。將學術爭議上升到政治層面的言論,過於偏激且不妥。

總體來看,王利明教授的回復在學術層面回應了爭議焦點,表現出了理性與客觀的態度。在處理學術爭議時,應更多限定於學術領域,避免政治化。《民法典》的頒布是中國法治的一大進步,盡管存在不足,但未來法治事業將繼續向前發展,為新中國民法事業作出貢獻的各位教授將被歷史銘記。

熱點內容
法院上下級關系是 發布:2025-10-04 08:03:17 瀏覽:742
抓好民法典的實施 發布:2025-10-04 07:59:38 瀏覽:859
列對勞動法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發布:2025-10-04 07:57:22 瀏覽:706
雲南德范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4 07:55:11 瀏覽:762
口頭offer錄音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4 07:55:11 瀏覽:754
江西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07:55:11 瀏覽:901
琴行需要哪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4 07:54:59 瀏覽:21
法院五個發動 發布:2025-10-04 07:48:39 瀏覽:664
婚姻法繼承題 發布:2025-10-04 07:41:22 瀏覽:113
司法廳小區 發布:2025-10-04 07:40:37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