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o

民法o

發布時間: 2025-10-10 05:26:09

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

民法典1091條的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一、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千零九十一條__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本條是關於離婚時過錯賠償制度的規定,離婚時的過錯賠償涉及對多種損害的賠償。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會涉及人身傷害,受害人都可以請求賠償。

二、民法典律規定內容是什麼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在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間,司法機關需要對矛盾糾紛的原因進行分析處理,並搜集相關證據,以便於對相關情況作出判決處理,在審理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認定。

在當代社會簽訂合同的時候,需要對於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作出明確的說明,只有這樣的話才可以按照合同當中內容來執行。當然確實有很多情況導致味覺也就鬧上了法院,這個時候大部分合同都不會履行。

三、《民法典》主要內容概括是什麼
《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結構安排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商合一,二是單設人格權編,三是不設獨立的債權編,四是不設獨立的知識產權編,五是單設侵權責任編。

(一)總則編。總則編共10章、204條,與民法通則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為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並在各分編的相關制度中體現了綠色原則。

第二,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增加了臨時監護制度和臨時生活照料制度。

第三,確立了特別法人制度。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第四,完善了民事權利制度。對知識產權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完善了民事責任制度,增加規定了「好人條款」和「英烈保護條款」等。

(二)物權編。物權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與物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制度,與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相銜接;落實土地承包「三權分置」制度;考慮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在民法典中作出銜接性規定。

第二,完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強化業主對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適當降低作出決議的門檻;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規則;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第三,增加規定居住權。為落實黨中央的要求,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在用益物權部分增加一章,專門規定居住權。

第四,關於改善營商環境。擴大擔保合同的范圍,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和清償順序;刪除具體登記機構的規定,為建立統一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完善流押、流質的規定。

第五,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作出原則性規定,國務院正式提出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後,再進一步做好銜接。

(三)合同編。合同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與合同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增加典型合同類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

合夥合同這4種新的典型合同。

第二,補充完善債法的一般規則。明確了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的具體規則。

第三,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訂立合同。

第四,完善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范電子交易行為,對電子合同訂立、履行的特殊規則作了規定。

第五,完善格式條款制度。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盡到合理提示義務的,對方可以主張這些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六,禁止高利放貸。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細化客運合同的規定。明確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等。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八十六條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❷ 民法典跟法律有啥區別

1. 法律主觀:民法典包含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
2. 法律客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該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被廢止。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有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一共七編,一共一千二百六十條。七編的內容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❹ 民法和刑法的區別是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區別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區別如下:
(1)調整對象的不同。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財產和人身關系,刑法調整的是犯罪行為;
(2)任務的不同。民法的任務是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穩定,刑法的任務是為了維護國家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安全;
(3)違法責任的不同。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刑事責任主要是限制人身自由;
(4)適用法律的不同。民法主要適用民事法律規范,刑法適用刑事法律規范。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二、刑法有什麼作用
1、管制。管制是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改造的一種刑罰方法。
2、拘役。拘役是對犯罪分子短期剝奪人身自由,並由公安機關實行就近關押改造的刑罰方法。
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對犯罪分子剝奪一定時期人身自由,在監獄等執行場所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罰方法。
4、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在監獄等執行場所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罰方法。
5、死刑。死刑又稱極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方法。

❺ 民法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一、民法包括

《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

二、民法

1、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

3、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三、民法的含義

1、民法是有國家強制力(區別於道德等)的社會生活規范。

2、民法是調整社會生活中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其他關系不調整)的法律規范。

3、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四、民法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熱點內容
豐縣著名律師 發布:2025-10-10 10:20:54 瀏覽:753
經濟法主體東奧 發布:2025-10-10 10:15:10 瀏覽:89
公益訴訟制度與經濟法 發布:2025-10-10 10:10:03 瀏覽:646
從事行政法研究 發布:2025-10-10 10:08:04 瀏覽:995
法院離岸挺 發布:2025-10-10 10:03:40 瀏覽:48
人制走向法治 發布:2025-10-10 09:57:44 瀏覽:249
金融法律知識試題 發布:2025-10-10 09:48:32 瀏覽:429
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法學好考嗎 發布:2025-10-10 09:47:06 瀏覽:179
美國司法審查權 發布:2025-10-10 09:43:39 瀏覽:989
新河鎮法院 發布:2025-10-10 09:15:25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