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基本點

民法基本點

發布時間: 2025-10-16 17:53:44

Ⅰ 韓祥波:民法基本原則重點匯總

民法基本原則的重點匯總如下:

  1. 平等原則

    • 核心意義:強調每個民事主體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無論是權利能力還是協商過程,都應平等對待,確保公正無偏見的保護。
  2. 自願原則

    • 核心意義:賦予民事主體充分的意志自由,以平等協商為基礎,保障公民選擇的自主性,尊重個人意願。
  3. 公平原則

    • 核心意義:如同天平,彌補法律的局限,確保社會公平觀念在民事活動中得以體現,對自願原則進行監督,確保權益平衡。
  4. 誠實信用原則

    • 核心意義:民法的靈魂,要求民事主體在活動中秉持誠信,誠實告知,嚴格履行合同義務,是決定性因素。
  5. 公序良俗原則

    • 核心意義:維護社會秩序和道德底線,確保民事行為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善良風俗。
  6. 合法原則

    • 核心意義:區分法律強制與道德約束,確保民事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7. 綠色原則

    • 核心意義:呼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是現代民法對環境保護的積極回應。

這些原則共同構成了民法的基本框架,為民事立法、行為和司法提供了堅實的基石,也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Ⅱ 民法典的基本原則

《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包括六個方面,平等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綠色原則,自願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從事民事活動時,應當遵循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

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願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5、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6、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病假天數的規定 發布:2025-10-16 22:21:35 瀏覽:67
寧夏刑事律師 發布:2025-10-16 22:08:24 瀏覽:425
重慶法院公眾網 發布:2025-10-16 21:38:30 瀏覽:17
揭東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16 21:32:45 瀏覽:816
美國企業法律顧問協會來訪 發布:2025-10-16 21:26:16 瀏覽:253
作文道德素養 發布:2025-10-16 21:25:32 瀏覽:107
臨床科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6 21:23:16 瀏覽:899
法官頭像 發布:2025-10-16 21:23:16 瀏覽:453
2018司考行政法百度雲 發布:2025-10-16 21:15:56 瀏覽:176
證券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6 21:07:17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