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第九章
①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相比的幾點重大變化
《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通過,並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對《民法總則》相較《民法通則》的重要變化做個總結。
民法是與我們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值得每個人花時間去了解和學習。《民法總則》生效後,對於與老《民法通則》不一致的地方,應當適用新《民法總則》的規定。
下面就來逐條看看都有哪些具體的變化:
1.此次《民法總則》最大的變化,應是第九章「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將訴訟時效由之前的「二年」變為「三年」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第19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民法總則》第191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以上兩條體現了法律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
《民法總則》第193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此條意在說明關於訴訟時效的適用只能由訴訟的當事人先提出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動進行審查適用,體現了公權力不幹涉雙方當事人自願實現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債務之宗旨。
《民法總則》第196條規定,某些物上請求權(侵害狀態持續存在,如要求不動產及登記動產返還財產、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以及基於人身關系的請求權(要求支付贍養費、撫養費等)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9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此條意在說明「訴訟時效」只能依照法律規定,不能由當事人約定進行變通。
《民法總則》第199條明確規定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2.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
與第一點變化相關的,《民法總則》第152條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並且規定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3.與國際接軌,增加了「習慣」作為法律淵源的一種,去掉了原《民法通則》規定的「國家政策」,增加了「公序良俗」作為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之一
《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43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53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4.增加了胎兒具有繼承權及接受贈與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5.與經濟社會及人類發展相適應,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由十周歲降為八周歲
6.明確規定法人可以向法定代表人追償
《民法總則》第62條規定,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7.完善並整合了關於「民事權利」的相關規定,除基本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之外,特別增加了關於自然人「個人信息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8.增加了「意思表示」一節規定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沒有意思表示則無所謂法律行為,只有有效的意思表示才可能形成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該節將意思表示分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和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和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
9.增加了代理人代理民事法律行為的范圍規以及轉委託的責任承擔問題
《民法總則》第168條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民法總則》第169條規定,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10.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增加了無權代理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賠償請求權
《民法總則》第171條規定,無代理權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11.明確了連帶責任的內涵
《民法總則》第178條規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12.增加了因自願救助不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3.增加了優先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7條規定,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完善了關於「監護」的規定,完善了關於「財產代管」的規定;
完善了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規定;
完善了第三章「法人」的相關規定,並將法人分為「營利性法人」、「非營利性法人」、「特別法人」,邏輯上更為嚴密與周全;
增加了第四章「非法人組織」的相關規定,至此「民事主體」的內涵得以完整,即民事主體包括了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
② 民法典總則編共十章內容,具體包括
法律分析:民法典總則十章包括:第一章:基本規定;第二章:自然人;第三章:法人;第四章:非法人組織;第五章:民事權利;第六章:民事法律行為;第七章:代理;第八章:民事責任;第九章:訴訟時效;第十章:期間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③ 個人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多少
三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九章一百八十八條:
1、借條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從債權償還期限屆滿起計算。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訴訟時效從債權人第一次要求債務人償還起計算。
2、如果借條未約定償還期限,也未向債務人主張債權,那麼此債權的時效為二十年,二十年後則不再受法律保護。
拓展資料
1.借條的有效期要看借條寫內容,如果沒有寫明還款時間,訴訟時效是從出借人要求還款之日起算兩年。
2.借條上寫明還款時間的,則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算兩年。
3.借條上沒有寫明還款日期,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還款,債務人也可以隨時向債權人還款。
4.借條屬於債務糾紛,只要債權人有證據表明在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過權利,訴訟時效便重新計算,但是訴訟時效最長不超過20年。
④ 《民法典》全文+司法解釋(20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點擊標題閱讀相應章節內容)
《民法典》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基本規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章 法人
第四章 非法人組織
第五章 民事權利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七章 代理
第八章 民事責任
第九章 訴訟時效
第十章 期間計算
《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二分編 所有權
第四章 一般規定
第五章 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
第六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章 共有
第九章 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
第三分編 用益物權
第十章 一般規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十四章 居住權
第十五章 地役權
第四分編 擔保物權
第十六章 一般規定
第十七章 抵押權
第十八章 質權
第十九章 留置權
第五分編 佔有
第二十章 佔有
《民法典》第三編 合同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六章 合同的變更和轉讓
第七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二分編 典型合同
第九章 買賣合同
第十章 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第十一章 贈與合同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 保證合同
第十四章 租賃合同
第十五章 融資租賃合同
第十六章 保理合同
第十七章 承攬合同
第十八章 建設工程合同
第十九章 運輸合同
第二十章 技術合同
第二十一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二章 倉儲合同
第二十三章 委託合同
第二十四章 物業服務合同
第二十五章 行紀合同
第二十六章 中介合同
第二十七章 合夥合同
第三分編 准合同
第二十八章 無因管理
第二十九章 不當得利
第四編 人格權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第三章 姓名權和名稱權
第四章 肖像權
第五章 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六章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第五編 婚姻家庭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結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四章 離婚
第五章 收養
第六編 繼承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法定繼承
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七編 侵權責任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損害賠償
第三章 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四章 產品責任
第五章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六章 醫療損害責任
第七章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
第八章 高度危險責任
第九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章 建築物和物件損害責任
附則
民法典配套司法文件
_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的通知【法〔2020〕346號】
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一、單獨發布
二、 集中發布-民事類27件【法釋〔2020〕17號】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礦業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鐵路運輸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跡輪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姿塵信干規定(試行)(6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後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的批復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10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兄笑解釋》(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有土地開荒後用於農耕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10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7處修改要點+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1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9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三、集中發布-商事類29件【法釋〔2020〕18號】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復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移交、撤銷企業和與黨政機關脫鉤企業相關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五)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外商投資企業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一)》(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7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因資不抵債無法繼續辦學被終止的民辦學校如何組織清算問題的批復》(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6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6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二)》(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船舶碰撞和觸碰案件財產損害賠償的規定》(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海上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海上貨運代理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處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四、集中發布-知識產權類18件【法釋〔2020〕19號】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_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注冊商標、企業名稱與在先權利沖突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