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與資本運作
⑴ 資本運作違反了刑法第224條嗎
不是,資本運作不違反刑法,但是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時違法的。
《刑法》第224條是關於組織傳銷罪的,具體如下: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1)刑法與資本運作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
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
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資本運作和商品經營、資產經營在本質上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但它們之間存在著區別,不能將資產經營、商品經營與資本運作相等同。資本運作具有如下三大特徵:
(1)資本運作的流動性
資本是能夠帶來價值增值的價值,資本的閑置就是資本的損失,資本運作的生命在於運動,資本是有時間價值的,一定量的資本在不同時間具有不同的價值,今天的一定量資本,比未來的同量資本具有更高的價值。
(2)資本運作的增值性
實現資本增值,這是資本運作的本質要求,是資本的內在特徵。資本的流動與重組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資本增值的最大化。企業的資本運作,是資本參與企業再生產過程並不斷變換其形式。
參與產品價值形成運動,在這種運動中使勞動者的活勞動與生產資料物化勞動相結合,資本作為活勞動的吸收器,實現資本的增值。
(3)資本運作的不確定性
資本運作活動,風險的不確定性與利益並存。任何投資活動都是某種風險的資本投入,不存在無風險的投資和收益。這就要求經營者要力爭在進行資本運作決策時。
必須同時考慮資本的增值和存在的風險,應該從企業的長遠發展著想,企業經營者要盡量分散資本的經營風險,把的資本分散出去,同時吸收其他資本參股。
⑵ 什麼是資本運作,合法嗎
先看《刑法》:現行刑法中沒有「資本運作犯罪」的條款;「罪刑法定」原則是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法無名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可見資本運作不是犯罪行為。
再看《民法》:現行民法中也沒有「資本運作違法」的條款;民法通則55、56條規定——自然人參與民事行為合法應具備的條件包括「行為人合格;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形式合法」; ——可見資本運作合法的要件是:18周歲以上的完全行為能力人(行為人合格)經親朋介紹、沒有誘惑和脅迫而自願從事(意思表達真實),操作行為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內容合法)即可;參與形式屬不要式法律行為。
管理部門對資本運作行業的態度是「允許存在、嚴格管理、低調宣傳、限制發展」,但還沒有對其專門立法給以規范和保護。若干年後資本運作行業達到一定規模,一定立法,當然立法仍會堅持「法不溯前」的原則,同時也會參照資本運作行業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功經驗。
對於「資本運作合法嗎」更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加「回答者」網號進一步交流。
⑶ 中國民間資本運作合法嗎
民間非法集資的資本運作是違法的,情節嚴重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於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3)刑法與資本運作擴展閱讀:
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
一是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准,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如未經批准吸收社會資金;未經批准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
二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⑷ 中央兩會新增補第224條是什麼
中央兩會2月28日通過的《刑法》第七部新增補第224條:傳銷必須推銷商品,資本運作無商品,因而不是傳銷。4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的資本運作第二次精英論壇將此項目定位民間經營合夥私募經濟。
⑸ 兩會《刑法》資本運作不是傳銷嗎,兩會《刑法》資本
資本運作這種行為評價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更恰當。
⑹ 十三五會議,刑法上說資本運作不是傳銷
資本運作是傳銷詐騙組織,別被傳銷狗騙了。刑法224條增加了組織領導傳銷罪。中國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說某某組織是傳銷,某某組織不是傳銷,法律不是某些組織打廣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