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皇權干預司法

皇權干預司法

發布時間: 2025-10-19 07:27:51

❶ 唐朝皇帝是否干預司法

皇權下,你問是否干預,多少都會有的啦。而且干預應該是中性詞,有好的干預,也有壞的。

唐代是我們偉大的歷史時期,已經做的非常讓人佩服了,甚至有很多值得現代借鑒的地方。在當時可是世界領頭羊哦。


一、中央司法機構與職官

(一)大理寺

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職掌與審理中央百官及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對徒、流以上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判決後須直接奏請皇帝裁決後方能生效。同時對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疑案有重審之權。

大理寺之職官,《新唐書·百官志》說:「大理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五品下,掌折獄詳刑。」下設有:大理正2人,從五品下;丞6人,從六品上;大理司直6人,從六品上;評事20人,從八品;主薄2人,從七品上;獄丞4人,從九品下;錄事2人,府28人,史56人,獄史6人,亭長4人,掌固18人,問事100人等及其他屬吏200餘人。

(二)刑部

刑部為尚書省所屬六部之一,是唐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機關。除主掌司法行政事務之外,並參與比大理享有更高的審判權。具體職掌復核大理寺流刑以下案件及州縣徒刑以上案件。如復核中發現疑點,流徒以下案件可駁令原審機關重審或自行復判,而死刑案件則移交大理寺重審,上奏皇帝核准。其職官設置,《新唐書·百官志》載:「刑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隸、按覆讞禁之政。」可見尚書、侍郎乃為刑部主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刑部司職權高重,人員較多,以郎中、員外郎為主官,並有主事,令史、書令史、亭長、掌固等屬官;都官司以都官郎中、員外郎為主官,並有主事、令史、書令史、掌固等屬官;比部司以比部郎中、員外郎為主官,並有主事、令史、書令史、計史、掌固等屬官;司門司以司門郎中、員外郎為主官,並有主事、令史、書令史、掌固等屬官。

(三)御史台

御史台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它始自秦漢。由於李唐統治集團十分重視「以法理天下,尤重憲官」,使御史台監察機構與制度更趨完備。

唐代的中央三大司法機關,平時各司其職,如遇特別重大案件,須由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形成最高審判組織,叫做「三司推事」制度。如審理中意見分歧,則上奏皇帝裁決。另外,如有地方上的重大案件不便解送中央審判的,則由中央派監察御史,刑部員外郎、大理寺司直、評事等官為「小三司使」,代表「三司使」前往審判。有時還由門下省給事中,中書省中書舍人、御史台御史,共同組成特別法庭,負責審理所謂的申冤案件,叫做「小三司」。


二、地方司法機構與職官

(一)州

州是唐代地方行政機關,也是司法機關。在今陝西境內有岐州、華州、同州、京兆府、彬州、涇州、隴州、綏州、延州、慶州、鄜州等。

州設刺史1人,察冤滯,聽獄訟。而州又分上州、中州、下州。上州(戶滿四萬以上為上州)剌史1人,從三品。屬官有司戶參軍2人,從七品下。佐3人,史7人,司法參軍事2人,從七品下。佐4人,史6人;中州(戶三萬以上)剌史1人,正四品上。屬官有司戶參軍事1人,正八品下。佐3人,史5人。司法參軍事1人,正八品下,兼掌司士事。佐3人,史6人;下州(戶不滿三萬者)刺史1人,正四品下。屬官有司戶參軍事1人,從八品下,兼掌司兵事。佐2人,史5人,帳史1人。司法參軍事1人,從八品上,兼掌司士事。佐2人,史4人。

剌史主管一州行政與司法。司戶參軍受理民事案件。據《唐六典》卷30載:「剖斷人之訴競。凡男女婚姻之合,必辯其族姓,以舉其違。凡井、田利害之宜,必止其爭訟以從其順」。而司法參軍(亦稱法曹參軍),則受理刑事案件。《唐六典》卷30載:「法曹司法參軍事,掌律、令、格、式,鞫獄定刑,督捕盜賊,糾逖奸非之事,以究其情偽而制其文法。赦從重而罰從輕。使人知所避而遷善遠罪」。此有民刑分理之意。當然,參與審理訴訟案件的屬吏還有許多。

(二)縣

縣,是唐代地方基層行政機構,也是司法機構。

縣設縣令(長)一人,職掌一縣之行政與司法,下設若干屬吏,分管獄訟。而唐代之縣,又分京縣、畿縣、天下諸縣等。《唐六典》卷30載:「京畿及天下諸縣令之職,……審察冤屈,躬親獄訟,務知百姓之疾苦。……訴訟之曲直必盡其情理……。」又據《舊唐書·職官二》載:「凡三都之縣:在內(京城內)曰京縣,城外(京城之外毗鄰地區)曰畿,又望縣(歷史上有名的大縣)有八十五焉(如華陽、合陽、鄭……等縣)。其餘則六千戶以上為上縣,二千戶以上為中縣,一千戶以上為中下縣,不滿一千戶皆為下縣。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為鄰,五鄰為保,保有長,以相禁約。」里正為唐代受理人民訴訟之基層,但僅限於民事糾紛,對刑事訴訟,里正則無審理權,須送報縣官審理。

(三)府

府是州的別名,設於首都和陪都。唐代的「三都府」,即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京城長安為京兆府,地位最為重要,所謂「京兆尹天下取則之地」,被視為全國之楷模。府各設牧一人,從二品;尹一人,從三品。職掌「清肅邦畿,考核官吏,……錄囚徒,恤鰥寡、閱丁口,務知百姓疾苦…有不孝悌悖禮亂常、不率法令者,糾而繩之。……其貪穢、諂諛、求名、徇私者,亦謹而察之;……若獄訟之枉、疑,甲兵之徵遣」。屬吏有司錄參軍事2人,正七品上;戶曹參軍事2人,正七品下;法曹參軍事2人,正七品下;典獄十八人;問事十八人等。

(四)都督府和都護府

唐朝在西北和東北邊疆地區分設都護府與都督府,其司法管理機構大抵相當於州制。

都督府分為大、中、下三等。據《文獻通考》卷60職官考15說:「唐武德五年,以洛荊並幽交五州為大總管府;七年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太極初以並益荊揚為四大都督府,開元十七年加潞州為五馬;其餘都督定為上中下等(上都督府五,中都督府十三,下都督府十六)。」據《唐六典》卷30載:「大都督府都督1人,從二品;長史1人,從三品。」「中都督府都督1人,正三品。別駕一人,正四品下。」下都督府與中都督府相同。

都護府:《文獻通考》載:「唐永徽中於邊方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護府後,又加單於北庭都護府。」《唐六典》說:「大都護府大都護1人,錄事參軍事1人,戶曹參軍事1人,法曹參軍事1人。」


註:
岐州統扶風、眉、普澗、麟游4縣。
華州統鄭、華陰、下邽3縣。
同州統馮翊、合陽、白水、澄城、韓城、夏陽6縣。
彬州統新平、三水、永壽、宜祿4縣。
涇州統安定、靈台、良原、臨涇、潘原5縣。
隴州統千源、千陽、南由、吳山、華亭5縣。
京兆府統萬年、長安、藍田、渭南、昭應、三原、富平、櫟陽、咸陽、高陵、涇陽、雲陽、興平、戶、武功、好畤、周至、奉先、奉天、華原、美原、同官22縣。

❷ 為什麼說皇權是典型的全能型權力

皇帝擁有的皇權是典型的全能型權力,因為皇權可以干預國家的經濟和社會事務以及社會各個領域。皇帝可以任意沒收臣民的土地和其他財產,任意制定稅種滿足國家財政的需要或皇帝及皇族成員的個人消費,可以通過立法或其他法外手段,直接干預國內的社會經濟活動,可以通過命令壟斷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貿易關系。皇帝還被看做意識形態的領袖,有權對思想文化活動進行干預,對意識形態內部的分歧做出權威性裁決,以維護意識形態的統一。他可通過暴力手段確定國家宗教,可以任意對臣民行使生殺大權。從現代國家政治理念來看,皇帝既是國家元首,又是國家一切最高權力的擁有者。皇權集最高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於一身,還掌握著最高的決定權和監督權以及國家最高軍事力量指揮權。雖然國家內部也分設了許多機構分管司法及行政和其他國家事務,但從制度的構架來看,這些都只是辦事機構,一切權力都操縱在皇帝手中。以血統關系維系的世襲製成為簡便易行的國家權力轉移形式。「中國古代,國家一直有雙重性質,一方面是皇帝的『家』,另一方面又是臣民的『國』,因而整個官僚體系——包括最高的官吏宰相在內,都無法逃脫雙重身份,他們既是行使公共權力的官吏又是執行皇帝個人意志、實現皇帝個人和家族利益的家奴。」

熱點內容
工作期間因重型肝炎住院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9 10:58:39 瀏覽:791
義務的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9 10:56:49 瀏覽:812
水法和防洪法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9 10:50:18 瀏覽:868
經濟法主體表述中正確的是 發布:2025-10-19 10:36:07 瀏覽:289
音調標法規則 發布:2025-10-19 10:35:00 瀏覽:541
私自修改刑法 發布:2025-10-19 10:34:47 瀏覽:380
道德經朗誦mp3 發布:2025-10-19 10:34:44 瀏覽:240
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10-19 10:34:43 瀏覽:47
法治考核登記表內容 發布:2025-10-19 10:33:52 瀏覽:981
江平民商法學獎學金 發布:2025-10-19 10:33:05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