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刀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1-14 09:19:12
A. 推出午門,秋後問斬,古代的刑法處置是怎樣安排的
(古代刑杖擊圖)
另外,行刑犯人的刀亦有講究。罪輕的用快刀,一刀下去,人頭落地,盡量讓罪犯減輕痛苦;官做得大而且犯罪很嚴重的,就要用鈍刀,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半開刃的那種,這種刀在行刑時,劊子手還會故意不使出太大的力氣,而且分別砍幾刀,甚至數十刀之後罪犯才被砍死,這就等同於當著老百姓的面,告誡這群當官的,為官一定要清正廉潔,不要胡亂貪污,更不能坑害百姓,否則被殺頭不說,死之前還要備受一番折磨。
因此,明朝的“廷杖”,是因為大臣觸犯了逆鱗之罪,才被責罰的,這是以儆效尤的作用,只是被大明的“武世二帝”表現得過度了,出現了把大臣杖擊而死的現象,遂有了“推出午門斬首”之傳言。實際在明朝,重大官員犯罪會在“午門會審”,幾層手續嚴批之後再予以定奪,如若最終被判定為死刑,則有指定的地點予以實施,一般是在西四牌樓執行,即:西市待命。而清朝則由西市挪到了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彼時,囚犯也是自東向西排列好,劊子手也是按照順序,逐次執行。
因此,古代對於罪犯的懲戒以及斬殺都是有規矩的,在古人眼裡,人與自然相互依存,人類的一切行為必須符合天意,天人合一,不能與大自然相違背,更不能逆天而行。因此看完我的這篇拙文,想必大家對所謂的“秋後問斬”、“推出午門斬首”、“菜市口斬首”等詞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