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本人

民法典本人

發布時間: 2021-01-15 04:15:53

㈠ 需要什麼證件才能查配偶名下有沒有房產

可攜帶其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和結婚證等證明夫妻關系的有效證件原件,就近到全市檔案利用查詢窗口辦理出具丈夫名下房產證明業務,或去當地房管局查詢。

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過寬,根據該法第十三條的規定,除非夫妻雙方對婚後財產作出約定,否則,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基本上都歸夫妻共同所有。

這一規定重視夫妻作為生活共同體的一面,但對尊重個人意願、保護個人財產權方面顯得不足,應當適當縮小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增加有關夫妻個人特有財產的規定。

(1)民法典本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㈡ 蔡徐坤告B站侵權引爭議,鬼畜惡搞算不算侵犯肖像權

是否侵復犯了蔡徐坤的肖像權,取制決於B站是否具有盈利目的。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以盈利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才侵犯了肖像權人的肖像權。因此,如果B站在製作、傳播鬼畜視頻惡搞蔡徐坤時,具有盈利目的並且在事實上也確實獲利的,那麼則侵犯了他的肖像權。相反,如果B站沒有盈利目的並且在事實上也沒有盈利的,當然沒有侵犯蔡徐坤的肖像權。

當然,所謂的盈利目的,不局限於通過收費等方式來傳播視頻,還包括通過傳播流量來賺取收益。在如今的網路社會,有著「流量為王」的社會現實,B站發布蔡徐坤的鬼畜視頻,如果獲取了巨大流量,那麼多半就會獲得較多收益。所以,B站究竟有沒有獲得盈利,其實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無論B站是否侵犯了蔡徐坤的肖像權,但確實涉嫌侵犯了他的名譽權。因為鬼畜視頻,在一定程度上貶低了他的個人形象,也降低了他的社會評價,符合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當然,補充一點,我不是蔡徐坤的粉絲,我只是就事論事。無論你多麼討厭一個人,但都不能為所欲為地惡搞別人。這是法治社會的底線。

㈢ 未經拍照人允許,私自發布他人照片算犯法嗎

從法律條例來講是犯法的,因為未禁他人同意,擅自盜用侵犯了該人人權,以及肖像權,如果是不文明照片還給該人造成一定的名譽損失。

非法製作他人的肖像,構成侵權行為,在理解「肖像製作權」時,我們經常是以為只要不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就不構成侵權行為,這是對法律的一種誤解。

嚴格意義上的理解應當是:是否侵害肖像製作專有權,取決於製作人在製作時是否取得了肖像權人的許可,未經許可進行製作的——即使是以私藏為目的,不會侵害肖像權人直接的利益,那麼,同樣構成侵害製作肖像的專有權。

以攝影人來說,你只要拿著照相機對准了自然人進行肖像攝影,如果肖像權人不同意而強行拍照,就是一種侵權行為。

(3)民法典本人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㈣ 如果我要離婚,對方不同意怎麼辦

對方不同意離婚,只能向法院起訴離婚了。

起訴離婚在理論上又稱為裁判離婚,指對夫妻一方或雙方提出的離婚請求,由法院以裁判的方式決定是否准許的離婚方式。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起訴離婚的一方可持訴狀、結婚證、本人身份證、未成年孩子的戶口或者出生醫學證明以及其他諸如可以證明屬於夫妻共有財產的房產證、車輛登記證書等證據起訴到居住地法院,要求法院判決離婚。

法院將對夫妻雙方的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以及有無和好可能等方面進行法庭調查,予以綜合分析,以認定夫妻雙方的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並根據查明的相關事實依法進行判決。

(4)民法典本人擴展閱讀:

起訴離婚程序:

1、寫民事訴狀,第一部分寫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寫訴訟請求;第三部分寫事實與理由,把何時結婚、何時生小孩,因為什麼原因離婚等情況寫明。訴狀最好列印,但最末處必須手簽名;

2、到住所地所在基層法院(區或縣法院)起訴,在立案庭辦理立案手續;

3、立案的時候遞交民事訴狀2份、結婚證、夫妻兩人的身份證(至少帶上自己的)、小孩的戶口或出生證原件,如果有財產需要法院分割,還要帶上財產相關證據,如房產證、機動車行駛證等。證據需要交2套復印件(法院案卷中一份,發給對方一份);

4、立案庭審查後,繳費;

5、將繳費票據與材料交給法院立案庭,回家等通知;

6、法院給你的案子排期開庭,並將訴狀副本、證據及其他材料送達給被告,送達被告後,會通知你開庭時間,你需要去法院領取開庭傳票;

7、如果對方也同意離婚,法院可能約你們雙方去調解(我國民事案件中,調解是必經程序,開庭前不組織你們調解,開庭時也會問你們願不願意調解),如果調解成功,則發《民事調解書》,調解分兩種,可能調解離婚,也可能做通你們的工作,不離婚,結案;

8、如果調解不成則開庭,開庭時還無法調解的,就會判決,最終發《民事判決書》;

9、判決可能判決離婚,也可能判不離,一般情況下,第一次起訴離婚的,被告不同意離婚,法院會判決不予准許離婚。你的朋友可以在判決生效6個月後再次起訴離婚。

㈤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依照什麼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

㈥ 中國法律重婚罪怎麼認定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版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權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後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後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後又與他人登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後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律師網參考

㈦ 民法典被人打了還手還會被拘留嗎,手指骨頭也打斷了。本人

那你一定是要問問律師咨詢一下呀

㈧ 在民法中,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的,撤銷死亡宣告後,僅以未經本人同意

在宣告死亡期間,子女經合法手續被他人收養的,子女與收養人形成父母子女關系,子女與親生父母之間在法律上不再具有父母子女關系。

撤銷死亡宣告後,與子女具有法律上父母子女關系的人仍然是養父母,子女與親生父母之間的父母子女關系不能自然恢復,除非子女與收養人同時同意,否則撤銷宣告死亡的人無權主張收養關系無效,即無權要求子女與自己恢復、而與他人解除父母子女關系。

重點理解「但收養人和被收養同意的除外」即是被宣告死亡人無權單方面主張收養關系無效,必須經過收養人和被收養人雙方的同意。收養關系不因宣告死亡人撤銷死亡而歸於無效,所以不能主張收養關系無效,被收養人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解除收養關系。

(8)民法典本人擴展閱讀:

宣告死亡不等於就是人的生理上的死亡,有的可能是真死了,有的則可能沒死,有些甚至又返回了家園。遇到這種情況,民法作出了相應規定。

民法通則第24條規定: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沒有死亡,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撤銷對他的死亡宣告。隨著死亡宣告的撤銷,被宣告死亡的人應恢復原有的人身權利和其有權利義務。

民法通則第25條規定: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依據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沒有保存的,給予適當補償。

因為被宣告死亡的人並沒有死,原由他所有的已作為遺產分割了財產,自然應當返還。在婚姻家庭關繫上,如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尚未與別人再婚,他們的婚姻關系應當恢復。

如原配偶已與他人結婚,則保護後一個婚姻。如被宣告死亡人的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其收養關系能否解除,可協商解決。

熱點內容
區長法官 發布:2025-10-10 12:24:13 瀏覽:714
商法是最自由的法律 發布:2025-10-10 12:09:36 瀏覽:913
八個半月的胎兒打掉了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2:04:50 瀏覽:677
經濟法宗旨論述題 發布:2025-10-10 11:57:36 瀏覽:645
法律碩士學位英語 發布:2025-10-10 11:56:16 瀏覽:706
電信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0 11:39:35 瀏覽:157
耕地入刑法 發布:2025-10-10 11:39:33 瀏覽:386
美國的立法性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10 11:22:32 瀏覽:785
法律援助案件訴訟費的免交 發布:2025-10-10 11:17:39 瀏覽:159
勞動法15天公休假 發布:2025-10-10 11:12:33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