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檢權力
沒有權力大小,只有職責不同。機構分工存在的本質就是職責不同。
1、職責不同:
公安局:公安局主管治安,維穩是屬於國家的行政機關中的暴力機構。
檢察院:檢察院是屬於法律監督機構主要監管法律的實施情況和公訴案件的起訴以及對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管。
法院:法院是審判機關,他只負責審理案及定罪量刑。
司法局:司法局也是屬於國家行政機關的一個下轄機構,主要管理轄區類的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組織機構及個人,也組織相關的法律資格考試。
2、組織體系不同:
公安局和司法局屬政府職能部門,受當地政府和上一級部門雙重管理。公安局是公安機關的組織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設職能部門。受所在地政府、上級公安廳雙重領導。
檢察院和法院不屬政府職能部門,不受政府管理。人民檢察院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3、程序點不同:
公、檢、法、司 都屬政法部門。在同一起案件中,流程作用點不同。
首先受害人向公安局報案,公安局負責偵查,逮捕犯罪嫌疑人,關押看守所;
偵查結束後,移送檢察院,檢察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後,宣判刑罰是否成立和量刑幅度,犯罪人由公安部門(看守所)移交到司法部門(監獄),開始服刑。
網路--公安局
網路--檢察院
網路--法院
網路--司法局
2. 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哪個權力大
一、理論上沒有那個機關的權力特別大的,除非是你們那個地方有特殊回情況。沒有權力大答小,只有分工不同。
二、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之間的區別:
1、公安局:是治安維護社會管理機關,就是我們平常見的公安局和派出所。公安是各級政府組成機關,某縣公安局是該縣政府的一個部門,受縣政府領導(同時也受上一級公安領導)。除刑事案件外,公安局還負責戶籍,治安管理(行政違法行為處罰),外國人管理,出入境管理,網路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機動車輛管理)等等。
2、 檢察院:是公訴機關,理論上是與政府平級的,縣政府和縣檢察院是平級的,檢察院只受上級檢察機關指揮,縣政府是無權指揮檢察院的。除普通刑事案件外檢察院還負責貪污賄賂瀆職侵權之類的案件。
3、 法院:是審判機關,和檢察院一樣,與政府平級。與檢察院不同的是,法院僅受上級法院的指導,並不直接隸屬於上級法院,每一個法院都是一個獨立機構,辦案時,不受任何機構控制。法院管的事比較統一,就是各類案件的審理。一審二審再審終審之類的。
4、 司法局:是司法行政管理機關,屬於各級政府組成部門,受政府領導,這一點和公安局一樣。一般就是勞教少管,監獄,法律援助,律師管理等等。
3. 司法部有什麼作用與法院和檢院有和分職
檢察院和法院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司法機關.
區別是職責不同:
檢察院是公訴機關和審判監督機關 重點在於公訴和監督。
法院是審判機關 重點在與審判。
司法部的職能?
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
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
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
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
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
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
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
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
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
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
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4. 省司法廳廳長和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哪一個權力大
我覺得還是司法廳廳長的權力比較大一些
5. 公安、司法、檢查、法院那個權利更大
公安局可以抓法院的,檢查部可以調查貪污的,沒有哪個大
6. 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和司法局哪個權力大,涉及面廣
理論上沒有那個復機關制的權力特別大的,除非是你們那個地方有特殊情況。我只能說說這幾類平時的主要工作。公安局,簡單點說,抓人的,出現場的都是他們;之後要是涉及到刑事犯罪了,就把相應的證據和犯人移送到檢察院,不涉及刑事犯罪的公安局自行處理;檢察院對公安局移送的以及自己發現的案件進行公訴,類似於民事上的原告,將被告人送上法庭;法院在據此判決。司法局主管律師比較多,還有一些司法考試的問題。沒有權力大小,只有分工不同。
7. 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在職能上有何區別
司法部主要是司法行政這一塊(因為司法部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的一個部門),像司法教育、文化、司法考試、律師協會等都歸司法部管轄。
最高院、最高檢都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主要負責審判方面的司法實務工作及對法律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最高檢察機關,是國家專門監督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作為公訴機關。
另外,司法部是國務院所屬部門,部長由國務委員會會議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則都是由5年一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7)司法檢權力擴展閱讀:
司法部是行政機關,兩高是司法機關,性質不同。
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8. 要什麼司法體制改革保證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查權
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本身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系。依法是前提,獨立是保障,是現代法治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於實現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8)司法檢權力擴展閱讀:
在現代法治國家中,檢法關系如同環環相扣的機器齒輪,通過相互制約、相互獨立的檢法關系來實現國家刑罰權和人權保障。中國憲法確立的檢法關系是「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這一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在檢察權與審判權之間實現充分制約,防止權力濫用和怠用,保障檢察權、審判權依法獨立行使。
檢法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關系並非孤立,而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不能任意偏廢某一方面。只強調監督制約,則可能引起檢法矛盾,形成對立;而僅僅強調配合,則會喪失權力制約,造成權力濫用,最終威脅到檢察權、審判權的依法獨立公正行使。
在實踐中檢察機關要進一步健全審判監督程序,強化對審判機關的審判監督,豐富監督手段,保障監督機制有效運行,增強監督的剛性和力度。
9. 司法機關的檢察和審判權不屬於行政權力嗎為什麼
一方面,司法權只能由專門的機構行使在我國,司法權既包括由人民法院所享有的審判權,也內包括檢察機關所容享有的檢察權。檢察權的內容包括對刑事犯罪和民事違法行為實行法律監督。這與西方國家法律所規定的司法權的范圍是不同的。由此也決定了在我國司法機關包括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而不僅僅限於法院。由於本書主要探討法院的審判制度及職能問題,因此本書中所討論的司法權主要限於審判權。另一方面,在一個國家內部司法權是統一的,決不能由過多的國家機關享有並行使司法權。司法權過於分散,不僅不能形成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反而會嚴重妨礙公民的人身和財產自由,而且不可能實現司法的公正。還要看到,由司法裁判的性質所決定了司法權必須是獨立的,不得隸屬於其他公權利尤其是行政權利。為了保障司法機關正確行使這種權力,法律要求司法機關必須獨立的行使權力,而不受任何機關和個人的干涉。司法權也必須要依據嚴格的法定程序來行使。
10. 檢察院的檢察權是司法權還是行政權
檢察權應當定性為獨立行政權
主要理由 :
1.檢察權的本質歸屬於行政權。在我國,檢察權的行政性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上下領導關系集中體現了其行政屬性,包括上下級檢察機關的領導關系以及檢察院內部以檢察長為機關首長的領導關系。第二,檢察機關依靠自己的偵查力量對自偵案件的偵查強調其偵查效益,重視嚴密的組織協調(大案要案通常由檢察長、分管檢察長或部門領導直接組織偵查隊伍實施偵查),偵查行為的偵查目的性特徵以及嚴密的組織紀律,體現了明顯的行政屬性。
2.檢察權只有獨立行使才能正常發揮功能。第一,檢察機關的偵查權尤其是職務犯罪的偵查權的行使需要獨立性來保障。對職務犯罪的偵查,是法律與權勢的較量,某些社會力量甚至有權勢者總是企圖干預。想要保障檢察機關偵查權的依法行使,就必須也只有以檢察權的獨立性作為擋箭牌。第二,公訴權的有效行使也需要獨立性來保障。審查起訴是對特定事實進行審查、判斷。提起公訴是代表國家對涉嫌犯罪的行為進行追訴,而不起訴則是代表國家確定一個人無罪或因犯罪情節輕微等原因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公訴權的正確運用,必須排除各種干擾,只遵從法律的要求,如果受到干擾,要麼放縱犯罪,要麼冤枉了無辜。第三,司法公正要求檢察權獨立行使。控審分離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原則之一。依此原則,檢察權是審判權發動的根據,審判權行使的范圍受到檢察權的限制,法院不得審判未經起訴的被告人及未經起訴的犯罪嫌疑行為。如果沒有獨立、公正的檢察權的行使,獨立公正的審判權的行使也就失去了根基。
3.獨立行政權是對前文所述四種觀點的繼承和發展。將檢察權定性為獨立行政權,既吸收了前述四種觀點的合理因素,又能克服它們的不足之處。第一,能夠解決行政權說中受到批判的沒有充分考慮到檢察權的獨立性問題。依據獨立行政權說,檢察官有對案件的獨立審查權和處置權,就是因為其行使的行政權是獨立的;檢察官應排斥外部干擾,在一定程度上能對抗內部指令,也是因為其行使的是獨立行政權。第二,既能吸納司法權說所主張的理由,又能克服司法權說的不足。司法權說最明顯的例證是檢察官的不起訴決定與法官的裁決具有等同的效力。運用獨立行政權的觀點也能合理解釋這種現象:不起訴決定是檢察官依法作出的不將犯罪嫌疑人起訴到法院以追究刑事責任的行政行為,因檢察官的權力是獨立行使的,所以這種結論(即不起訴決定)因無後續行政行為而具有終結性。至於提起公訴的決定,依獨立行政權的觀點,是檢察官作出的將犯罪嫌疑人提交法院審判以追究刑事責任的行政行為,因其需要出庭支持公訴、舉證、質證等一系列後續行為而不具有終結性。而在司法權說中關於提起公訴的決定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就排斥外部干預方面而言,司法權說可謂在四種觀點中獨領風騷。但是獨立行政權觀點在這方面也可以毫不遜色。因為要保證獨立行政,就必須排除外部干預。司法權說無法解釋檢察權中的內部指令權問題,而獨立行政權觀點因為承認是行政權,所以與內部指令權是相容的,只不過此時的獨立性就表現為相對意義上了。司法權說無法解釋檢察權與司法權的本質屬性相違背的問題,而獨立行政權觀點否認檢察權的司法性,所以不存在這方面的困境。第三,既關注了檢察權的特殊性,又能解決雙重屬性說中出現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司法權與行政權本質截然不同,雙重屬性說將檢察權界定為兩者兼備,也因此招致來自於兩個方面的批判。獨立行政權觀點關注到檢察權的本質屬性,同時也能如同雙重屬性說一樣解釋檢察權不同方面的差異。第四,法律監督權說難以自圓其說,且有前文所述的重大缺陷,而獨立行政權觀點則不會面對如此尷尬的局面,它以行政權為依託,以獨立性為靈魂,能夠構建出一系列科學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