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推動
❶ 司法所的職能職責和推進基層治理方面有什麼聯系
兩個人其實有必然的聯系關系來。
❷ 如何加大扶持力度,強化司法所基礎建設,推進司法所標准化建設進程
一是認真謀劃部署,在加強領導、統籌推進上抓規范。
二是健全組織網路,在拓展領域、有效覆蓋上抓規范。堅持創新發展與規范完善、建設管理與作用發揮並重,不斷健全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路。把人民調解工作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企業生產第一線。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上抓規范。制定管理指導意見和教育培訓規劃,規范人民調解員選拔任用,把熟悉法律政策、熟諳社情民意、善做群眾工作、熱愛調解事業的各界人士吸納到調解員隊伍中來。深入開展法律政策、執業紀律、職業道德、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廣大人民調解員化解糾紛、維護穩定、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人民調解員三年培訓規劃》,並建立首席調解員制度,開展行業性調委會調解員分類培訓,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制定人民調解工作群眾滿意度測評方案,實行平時抽查與定期抽查、走訪調查與電話調查、案卷評查與工作督查「三結合」,了解和掌握糾紛當事人對調解工作的意見。
四是健全制度體系,在創新機制、協調聯動上抓規范。在內部管理工作上,統一建立崗位責任、糾紛登記、糾紛排查、重大糾紛集體研究、信息報告、回訪等十項工作制度;建立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專項排查、重點排查調處制度以及預防、預測、預警措施。深化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對接機制建設。健全專家資源聯合、調解服務聯網、區域協作聯防工作模式,加強各類人民調解組織與法律援助中心、基層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之間的信息互通,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的無償服務。
五是堅持依法調解,在嚴格程序、提升效能上抓規范。在開展人民調解活動中,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早排查、早介入,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嚴格遵循人民調解工作原則,依法開展人民調解活動,推進糾紛調解程序合法、協議合法,會同法院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業務指導,統一制定人民調解工作流程,規范糾紛受理、登記、調查、調解、協議書製作、回訪以及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等程序。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深入開展人民調解服務「五水共治」和項目建設專項行動,同時,加強糾紛形勢分析研判,提出預防化解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六是加強基礎保障,在辦公場所、設施建設上抓規范。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和支持,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物資經費保障。
❸ 如何做好政法工作,發揮好司法部門職能,推動依法治市
一、轉消極為積極,正確認識司法行政工作重要職能。
要做好基層司法所的工作,思想認識很重要。只有認識到位了,才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才能知道如何去做。當前有一部分工作在基層的人對於司法行政的職能認識上還有較大偏差。一些人認為司法行政工作比較「軟」,做了工作短期內又不容易見到成效,暫擱一下不做也不會出什麼大事;有些人認為司法行政工作比較「弱」,權力有限,在社會上沒地位;有些人認為司法行政工作比較「雜」,從宣傳、調解、援助、服務、訴訟、矯正到幫教貫穿於矛盾解決的整個過程,頭緒多,過程長…… 試想, 如果我們自己不能自尊自強自重, ,思想上懶漢懦夫,工作上無所作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別人就更看不起自己,更無法使黨委、政府相信你、重視你,你的地位和作用就體現不出來。其實司法所作為基層政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具有預防性、超前性和治本性的特點,是其他部門無法替代的。從理論上講,正確認識司法行政職能,我認為應把握以下幾個特點。
(一)司法所是依法治理社會的重要基礎。
發達國家對社會的治理,是打防並舉,防範重於打擊,標本兼治、重在治本。而在發展中國家,往往重打擊,輕防範,重治標,輕治本,存在「救火有功的是英雄,防火有功的卻無人問津」的現象。就我國而言,公、檢、法機關打擊犯罪,鏟除社會毒瘤,尤如醫院的「外科手術」,是治標的工作,效果立竿見影,而司法行政機關的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工作尤如系統工程的「防疫站」,是基礎性工作,是治本的工作,是起長遠效用的工作,兩者缺一不可,兩者都是黨的工作,都是在為黨、為人民工作。因此,司法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樹立「防範勝於打擊」的觀念,樹立「一盤棋」、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思想,更要樹立自尊自強的志氣和勇氣。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切實履行職責,努力做好各項本職工作,司法行政機關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而然地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