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未成年人犯罪

刑法未成年人犯罪

發布時間: 2021-01-16 01:54:31

Ⅰ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條文

在《刑法》中,有關未成年人犯罪的條文主要是體現在刑事責任年齡專及累犯的相關規定中,相應的屬《刑法》條文為《刑法》第十七條及第六十五條第一款:

《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六十五條【一般累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Ⅱ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法律規定

未成年人,是指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經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觸犯刑事法律,但其年齡不滿十八周歲,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刑事處罰的情形。

我國刑法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

1、《刑法》第17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刑法》第49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的刑種

我國刑罰體系,分為主刑、附加刑。其中主刑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於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以下刑種:

1、死刑

根據《刑法》第49條的規定,以及我國對於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罪犯不適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與死刑緩期執行,給未成年人以改過自新的機會,使未成年人意識到社會的溫暖,重新對待生活,激發對生活的希望,以在以後更好的發展,對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2、無期徒刑

《刑法》第17條第3款,是法定的從輕減輕情節。無期徒刑沒有幅度,無法從輕處罰,只能適用減輕處罰。

3、剝奪政治權利

未成年人本身就不滿十八周歲,而對於大部分政治權利而言,具備政治權利能力的年齡條件是已滿十八周歲,因此,未成年人還未享有的政治權利就無所謂剝奪問題。

4、沒收財產

沒收財產是將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方法。未成年人通常都是與其父母或監護人一同居住,且大部分未成年人尚無參加工作賺錢的能力,其家庭的財產除個人生活用品外,基本為其父母或者監護人所有。因此,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無可執行的財產。

(三)未成年罪犯可適用的刑種

1、管制

管制,是五個主刑中最輕的刑種,根據管制的特點,對未成年人適用管制,有利於使未成年人繼續正常生活學習,感到社會與家庭的溫暖,從而更利於對其的改造。

2、拘役

拘役刑期較短,適用於罪刑較輕但需關押的罪犯,對未成年人適用拘役,是一種相對比較好的選擇。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幅度較大,適用廣。對於有期徒刑,應注意與成年罪犯分開關押,以防止交叉感染,而使未成年人的思想受到腐蝕。

4、罰金

對於罰金的適用,我個人認為應區別對待,對於已滿十六周歲,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以適用罰金刑。而對於其他未成年人,因其尚處於父母照顧,無個人財產,可不適用罰金刑。

(四)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

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只處罰特定的犯罪情形。同時對未成年罪犯依法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法定刑范圍內判處相對較輕的刑種或相對較短的刑種,或者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刑罰。在具體量刑時,不但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性質和危害社會的程度,還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動機、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或慣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節,以及犯罪後有無悔罪、個人一貫表現等情況,決定對其適用從輕還是減輕處罰的幅度,使判處的刑罰有利於未成年罪犯的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此外,對於未成年罪犯還可適用緩刑,假釋。

Ⅲ 請問2017年新的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是如何判處的

2017年新的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根據其犯罪性質不同,所要負的法律責任不同,14歲以上18歲以下的犯罪可以減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刑法未成年人犯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

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第四十九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

Ⅳ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罰,刑法有什麼特別的規定

1、從寬處理的原則;2、不回適用死刑的原則;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4、分案處理的原則,分答案處理是指對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實行訴訟程序分離、分別關押、分別執行。5、不公開審理的原則,不公開審理原則是指法院在審理未成年案件時,不對社會公開,不允許旁聽和記者采訪。《刑事訴訟法》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Ⅳ 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年滿14周歲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搶劫罪的主體。犯搶劫罪的,版處三年以權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嚴重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Ⅵ 未成年人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6)刑法未成年人犯罪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五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並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第五十六條訊問、審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到場。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應當保護被害人的名譽。

第五十七條對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關押。

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應當對其進行義務教育。

解除羈押、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的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第五十八條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路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與犯罪行為的預防,依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執行。

Ⅶ 未成年人犯罪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14周歲以下犯罪,不負刑事責任;14到16周歲只對八種犯罪承擔刑事責任;16到18周歲要對所有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2,未成年犯罪應當減輕或從輕處罰
4,當然還有很多情節和細節可以影響到量刑。

Ⅷ 未成年人犯罪怎麼處罰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回施了犯罪行為答。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為,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歲以前和14至16歲期間都實施了上述行為,那麼只對14至16歲期間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14歲以前的行為不是犯罪,不能一並作為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都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Ⅸ 刑法里對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是如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專刑事責任,稱屬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Ⅹ 中國法律對於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怎麼處理

對於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但並不意味著同樣不承擔其他的責任。對於未成年人的犯罪處理:

1、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並不意味著他同樣不承擔其他的責任。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我國設立有工讀學校和收容教養所,其適用對象就是有危害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未成年人。

2、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可以追究行政責任。從警告到開除,不同級別的行政處分適用於不同危害程度的違法行為。一旦被學校開除,正常受教育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自己以後的職業技能技術學習就會受到影響,求學就業的道路更加艱難。

3、未成年人的家長應當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承擔財產賠償責任。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的,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財產賠償的結果就可能改變未成年人成長的物質環境,甚至還可能動搖其家長培養教育的信心。

4、法律還賦予了其他公民排除危害保護自己的權利。我國《刑法》中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制度。這兩種制度都是針對不法侵害或者危險而言。對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行為,受害人和其他公民有權進行緊急避險,符合條件的還可以正當防衛。

在緊急避險或者正當防衛的過程中,給未成年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不承擔法律責任。由於未成年人一般都體單力薄,在與成年人的對抗中,受損害的多半是未成年人自己。

5、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並不排除引誘教唆人員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實踐中,引誘教唆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實施危害行為的,看成是引誘教唆人實施的犯罪,由引誘教唆人承擔全部刑事責任。這既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約束。



(10)刑法未成年人犯罪擴展閱讀

《刑法》第十七條有明確的規定: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熱點內容
法官法放寬 發布:2025-10-11 04:03:25 瀏覽:827
梨園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11 03:54:53 瀏覽:805
邯鄲法院張繼紅 發布:2025-10-11 03:51:54 瀏覽:671
婚姻法34條第2款 發布:2025-10-11 03:35:34 瀏覽:454
法規和規章區別 發布:2025-10-11 03:28:32 瀏覽:713
法規處審核 發布:2025-10-11 03:28:25 瀏覽:822
中國婚姻法多大可以結婚17年 發布:2025-10-11 03:16:56 瀏覽:211
2015年婚姻法解釋 發布:2025-10-11 03:16:55 瀏覽:6
法官算軍人嗎 發布:2025-10-11 03:10:39 瀏覽:640
新婚姻法見面禮 發布:2025-10-11 02:46:00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