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49條

刑法第49條

發布時間: 2021-01-16 12:26:35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至一百四十九條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一條 生產、銷售假葯罪

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 生產、銷售劣葯罪

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第一百四十三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四條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四十五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

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六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

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第一百四十七條 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

生產假農葯、假獸葯、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使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罪

生產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第一百四十九條 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行為的法條適用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1)刑法第49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至一百四十九條是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本罪種類:

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本罪指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的犯罪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葯罪;生產、銷售劣葯罪;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等。

二、走私罪

本罪指違反海關監管的犯罪有:走私武器、彈葯、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走私珍貴動物、珍稀植物及其製品罪;走私淫穢物品罪;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等。

三、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本罪指違反公司企業管理法規的犯罪有: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罪;妨害清算罪;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等。

四、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本罪指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犯罪有:偽造貨幣罪;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持有、使用假幣罪;變造假幣罪;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偽造、變造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等。

五、金融詐騙罪

本罪指違反金融票據保險管理法規的犯罪有: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票據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保險詐騙罪等。

六、危害稅收征管罪

本罪指違反稅收管理法規的犯罪有:偷稅罪;抗稅罪;騙取出口退稅罪;虛開增值稅發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等。

七、侵犯知識產權罪

本罪指違反商標著作權管理法規的犯罪有: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著作權罪等。

八、擾亂市場秩序罪

本罪指違反工商行政廣告土地和進出口商品檢驗管理法規的犯罪有: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虛假廣告罪;合同詐騙罪;串通投標罪;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逃避商檢罪等。

⑵ 刑法第49條的理解

不適用死刑就是不允許判處死刑或死緩,如果沒有判處死刑或死緩,如何執行死刑呢?符合該條規定的,判處的最高刑是無期徒刑。

⑶ 對《刑法》第49條的理解

您好,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與死刑緩期執行,因此是包括死緩的。
相關法規版:
第四十九條【死刑適用對象權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⑷ 關於《產品質量法》第49條和《刑法》第146的銜接問題

不能啊。產復品質量法憑什麼制擴大解釋刑法呢?
兩個法律只是在不同的角度對這些行為作了規定而已。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要處罰。
但是,比如說,僅僅不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不一定就有需要刑法控制的社會危害性啊。一定要這個「不符合」達到了傷害人體健康,那才是刑法要管的。

⑸ 《刑法》第249條是什麼

《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條內容如下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本罪的構成

1、罪體

(1)行為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行為是煽動。這里的煽動,是指公開以語言、文字、圖畫或者其他方法,使群眾激起或者產生民族仇恨、民族歧視。

(2)客體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客體是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視。這里的民族仇恨,是指基於民族的來源、歷史、風俗習慣等的不同而產生的民族之間相互敵對、仇恨的狀況。民族歧視,是指按照民族成分劃分人們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的基本權利的現象。

2、罪責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的行為而有意實施的主觀心理狀態。

3、罪量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罪量要素是情節嚴重。這里的情節嚴重,是指使用侮辱、造謠等手段進行煽動的;多次進行煽動,屢教不改的;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影響惡劣的等。

(5)刑法第49條擴展閱讀:

本罪與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界限

兩罪都是破壞我國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的犯罪,其主觀特徵都為故意犯罪,但兩罪的區別表現在:

1、主體要件不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主體要件為特殊主體,即只有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自然人才能構成此罪,非國家工作人員或者雖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但不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其侵犯少數比族風俗習慣的行為不構成此罪。

當然,倘其行為符合其它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構成要件的,應以他罪定罪處罰,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所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構成本罪。

2、客體要件不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各民族的平等權利,有時,本罪的客體還可能是復雜客體,即行為人實施的煽動行為不僅構成對其一民族平等權利的侵犯,有時還可能直接侵害有關民族公民的人身、名譽、人格等權利;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客體則是我國少數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

3、客觀要件不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客觀特徵主要表現為行為人故意實施的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的行為。

煽動,就是蠱惑人心,以鼓動、勸誘或者其他方法,促使某一民族群眾對其它民族產生仇恨、歧視等情緒或心理,或者採取一定的敵視行動。

其危害性就在於可能使被煽動者產生某種破壞民族團結的違法犯罪的意圖和行動。行為人進行煽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書寫、張貼、散發標語、傳單、印刷、散發非法刊物;錄制、播放錄音、錄像;發表演講、呼喊口號等,從而製造民族矛盾,使不同民族之間相互為敵或相互歧視。

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客觀特徵則表現為非法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所謂非法侵犯,是指違反憲法和有關的法律規定,採用暴力、脅迫等手段,破壞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或者強制少數民族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從司法實踐來看,非法侵犯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強迫少數民族改變自己的風俗習慣,例如,強迫少數民族改變自己的飲食禁忌,禁止少數民族公民身著民族服飾等;

其二,破壞少數民族的風俗活動,例如擾亂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阻撓少數民族的婚喪嫁娶儀式等;

其三,阻止少數民族對自己風俗習慣的改變等。

⑹ 根據我國《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不適用什麼

《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⑺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第49條的規定

第四十九條 【證人及其近親屬的保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版證人權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對證人及其近親屬的保護。

要保障證人有客觀、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履行作證的法定義務,如實地提供案件的真實情況,首先要保證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這既是懲治犯罪的需要,也是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的重要體現。因此,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根據案件情況,對於證人及其近親屬可能因作證處於危險之中的,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凡是對證人及其近親屬實施威脅、侮辱、毆打、打擊報復行為,依照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都必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要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行為人予以治安拘留、罰款或者警告處罰。

⑻ 刑法修正案九第44條至49條詳細內容

四十四、將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修改為:「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二)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貪污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四十五、將刑法第三百九十條修改為:「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
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
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四十六、在刑法第三百九十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三百九十條之一:「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
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行賄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
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四十七、將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的,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四十八、將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四十九、將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修改為:「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
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
九條、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⑼ 刑法第49條第2款的理解

您好,根據

第四十九條【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問題的電話答復》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懷孕婦女在羈押期間自然流產審判時是否可以適用死刑問題的批復》,對「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作出了擴大解釋,即行為人在羈押期間妊娠,無論妊娠後自然流產、人為流產、順產、剖宮產均可視為「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對其不能適用死刑。那麼,「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不適用死刑,是否也應該作擴大解釋呢?

一般認為,在貫徹罪刑法定原則的過程中,要摒棄教條主義的觀念,從立法原意和立法目的的角度適用刑法條文。在必要時對相關刑法條文也可以進行擴大解釋,實現刑法的正義。在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前,將「審判的時候」理解為「一審判決、二審判決或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裁決時均可」較為適宜。理由如下:

其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的這一規定內容是符合相關國際公約的規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在1989年5月24日通過的《保護死刑犯權利的保障措施的執行情況》及1996年7月23日通過的第1996/15號決議中,均倡導和要求成員國應在刑法中規定可判處和執行死刑的最高年齡,超過這一年齡便不得判處和執行死刑,並將之作為限制死刑的措施之一。這就要求我國在刑法中要具體規定可判處和執行死刑的最高年齡,或者說要將不適用死刑的年齡界定為審判時甚至執行時的年齡。

其二,從立法精神看,刑法第四十九條的立法本意是在死刑適用問題上對懷孕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給予寬宥,體現了刑罰人道主義精神和刑罰個別主義的立場,並且也體現了罪刑法定原則中「有利於被告人」的根本精神。就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而言,「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是其不適用死刑的考量因素,而這一因素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而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因此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理應指的是一個時間點,而不可能是「羈押期間」或「審判期間」這樣的時間段。由於年齡具有不可逆轉性和時間一維性,因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在刑事訴訟階段中越往後確定老年人不適用死刑的七十五周歲的時間節點,對老年人而言就越有利。

其三,從刑法體系的一致性來看,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與審判時懷孕的婦女應一致採用擴大解釋。筆者認為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與懷孕的婦女在界定「審判時」理應存在區別,在訴訟階段中前者應盡量往後,後者應盡量往前確定。當不同的解釋方法得出不同的解釋結論或者無法得出妥當的結論時,目的解釋是最高標准。因此,當目的解釋與體系解釋矛盾時,應以目的解釋為准,即以有利於被告人原則對「審判時」作出解釋。

其四,從司法實踐看,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嚴重犯罪的比例極低,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犯罪被判死刑的更是屈指可數。從刑法的規定看,並非對所有的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都不能適用死刑,如果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仍然可以判處死刑。

其五,從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看,既要有力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又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因素。對於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慮其犯罪的動機、目的、情節、後果以及悔罪表現等,並結合其人身危險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從寬處罰。因此對「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作出擴大解釋是適宜的。

其六,從2007年1月1日死刑復核權統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並且200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14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據此死刑案件復核審判的性質決定了死刑案件復核時也是刑法意義上的「審判的時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⑽ 我國刑法第四十九條的憲法原理

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熱點內容
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李主任 發布:2025-10-11 18:46:13 瀏覽:350
國民法典被稱為什麼 發布:2025-10-11 18:41:47 瀏覽:510
我國行政法也可以規定處罰 發布:2025-10-11 18:41:47 瀏覽:32
經濟法概論形成性考核冊完整版 發布:2025-10-11 17:57:13 瀏覽:671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11 17:53:23 瀏覽:488
牛裂之刑法 發布:2025-10-11 17:28:44 瀏覽:778
關於合同法的案例視頻 發布:2025-10-11 17:22:08 瀏覽:382
公共法律實體平台建設應明確法律服務機構 發布:2025-10-11 17:21:08 瀏覽:916
等法院判決要多久 發布:2025-10-11 17:18:51 瀏覽:214
萬安縣律師 發布:2025-10-11 17:18:39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