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空間效力的概念
❶ 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採用的是
D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域和人的效力。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
❷ 簡述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
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
(1)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屬地管轄原則:
a.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b.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c.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2)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b.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c.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d.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e.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對於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根據雙邊協定處理,由最初到達地或目的地法院管轄。
❸ 刑法的時間效力和空間效力分別是什麼
您好,刑法的時間效力和空間效力解釋如下: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1、屬地管轄(主權):
(1)領域內犯罪三層含義:
①領陸、領水、領空;
②船舶或航空器:旗國主義
③FZ行為地或結果地:沾邊就管
2、屬人管轄(國籍):中國人在國外犯罪
(1)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我國的GJ工作人員和JR,一律追究。因為他們代表了中國的GJ形象。
3、保護管轄(利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1)主體:外國人
(2)地點:中國領域外
(3)行為:針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
(4)犯罪:雙重犯罪
4、普遍管轄(國際條約)
所犯的罪行為我國所締結條約所包括的罪行,就適用我國刑法。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刑法》第1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罰較輕的,適用本法。這就是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該規定主要是針對我國新舊刑法之間的矛盾問題,且主要是針對新刑法溯及力的問題。即新刑法對公布之前的行為是否認為是犯罪問題,以及如何適用等問題。如果犯罪時間是在舊刑法有效期內,則適用舊刑法; 然後對比新舊刑法輕重,適用新的刑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處罰較輕的話,則應適用新刑法;如果是適用舊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舊處罰更輕時則對被告人適用舊法。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❹ 簡述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范圍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在什麼地方和對什麼人具有效力,它解決的是國家專刑事管轄屬權的范圍問題。解決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採取什麼樣的原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屬地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地域為標准,主張凡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均適用本國刑法。
2、屬人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人的國籍為標准,主張凡是本國公民,無論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領域外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非本國公民犯罪,均不適用本國刑法。
3、保護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侵害的對象否本國國家或公民的利益為標准,主張凡是侵害本國國家的利益或者公民利益的,無論犯罪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領域外,也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均適用本國刑法。
4、普遍管轄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以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為標准,主張凡是侵害了為國際公約,條約規定所維護的各國共同利益的,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領域外,均適用本國刑法。
以上就是效力范圍啊!!!
❺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什麼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即刑事管轄權的范圍。
由於刑法的空間效力涉及到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從而也就關繫到維護國家主權、協調國際關系的問題,各國刑法都十分重視空間效力的規定,並且在解決空間效力的問題上形成了一些重要原則。從各國刑法規定和理論主張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原則:
(1)屬地原則,即以地域為標准,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都不適用本國刑法。這一原則是建立在國家主權原則的基礎上的。
(2)屬人原則,即以犯罪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而不論犯罪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反之,外國人犯罪,即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亦不適用本國刑法。這一原則是建立在本國公民應保證對本國法律的忠誠和服從的基礎上的。
(3)保護原則,即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准,凡侵害本國國家或國民利益的,不論犯罪人是否本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保護原則的實質是國家運用刑法手段使本國國家和公民利益免受外來侵害。
(4)普遍原則,即以保護各國共同利益為標准,凡發生國際條約所規定的侵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上述各原則孤立地看,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局限性。現代世界各國刑法多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其他原則。我國刑法也是如此。
❻ 刑法的空間效力
你這個來問題問得不恰當,因為有源好幾種結果,就目前刑法而言,犯罪行為或犯罪結果任一項發生在中國境內的,中國都有權管轄。對於越南而言,因為危害結果也發生在越南,依照目前比較通用的屬地管轄原則,那麼越南也有司法管轄權。而日本,要行使司法管轄權的話,依照屬人管轄權也可以,因為受害者是日本人,受氣國內法保護。
❼ 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
司法考試中,刑法抄的時間效力與空間效力偶有涉及。
還是那句話,要深入研究這些刑法學理論,去讀刑法學研究生吧。如果只是為了過司法考試,咱可以偷偷懶。
我國刑法的時間效力,從舊兼從輕。如果審判時現行刑法(新法)與犯罪行為發生時的刑法(舊法)規定不一致,原則上適用舊法,如果新法更利於被告人,則適用新法。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就是從輕,哪個輕用哪個。
刑法的空間效力,更為復雜一些。什麼屬地管轄,屬人管轄,保護管轄,普遍管轄。先不說理論研究有多復雜,就是相關的幾個法條,背起來也很傷腦筋啊。
在不是很嚴謹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理解為「沾邊即管」。
犯罪行為在我國發生(我國飛機、輪船、航空飛行器啥的都算),適用我國刑法。
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適用我國刑法。
犯罪嫌疑人是我國人,適用我國刑法。
被害人是我國人,適用我國刑法。
一句話,只要和我國沾點邊,都適用我國刑法。
當然,這不是很嚴謹,要注意例外情形,特別是外交豁免這一塊。
❽ 刑法的空間效力的概念和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空間復效力,就是指刑製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決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
原則:
(1)屬地原則。即以地域為標准,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的,都不適用本法。
(2)屬人原則。即以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不論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法。
(3)保護原則。即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准,凡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法。
(4)普遍管轄原則。即以保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為標准,凡發生國際條約所規定的侵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士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是用本國刑法。
❾ 刑法的空間效力
1、適用我國刑法。
鍾萬億:適用的是屬人管轄。剩餘的幾個都是適用普遍管轄。
港澳台地區是中國領土,港澳台人是中國公民,但是,現階段港澳台地區又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之下,而是有其各自的法律和司法體制,這都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我們解決港澳台人在港澳台地區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應當立足於這些客觀事實,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前提下正視客觀現實,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相統一。具休說來,對於港澳台中國公民在港澳台地區的犯罪,應當區分犯罪的不同性質和類型予以不同的處理。 其中,港澳台人在外國實施了國際性犯罪,如果行為人犯罪後進入中國大陸境內的,我國司法機關應依法在我國所承擔國際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普遍刑事管轄權,對其直接適用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犯罪後進入港澳台地區或仍在外國的,應由港澳台或有關外國的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內容出自於中國知網:趙秉志所寫的《論現階段港澳台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
2、屬人原則:只要是我國公民犯罪,我國就有管轄權。
屬地原則:只要在我國領域內犯罪,我國就有管轄權。
保護原則:就是針對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公民或國家犯罪。
普遍原則:是為了保護國際社會的利益,打擊國際犯罪。如海盜、毒品犯罪
趙秉志,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院長,法學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暨中國分會主席、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1988年至1997年間參加了中國立法機關個性刑法典的工作。論著多次獲得國家級、部委級或院校獎勵。科研成績斐然,1991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3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四屆全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