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過半數
『壹』 公司法16條中所持表決權過半數是什麼意思
根據《公司法》第四十三條關於「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之規定,本律師認為所持表決權過半數是指出資比例數額,即股份數額。
縱橫法律網 相秀娟律師
『貳』 公司法中要過半數股東通過是人數過半還是股份過半
應該是股份過半吧,電視劇裡面都是這樣的。
『叄』 公司法中"過半數"與"半數以上"有什麼區別
是不一樣的。過半數是確定要超過50%,半數以上,可以包括50%的本數。
『肆』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過半數」按人頭怎麼計算
有限公司股權對外轉讓,須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如公司只有兩個股東,除轉讓股權的股東外,就剩下一個股東。過半數的演算法就是取大於一除以二的最小整數,也就是一,即需要另一個股東同意才能對外轉讓股權。
(4)公司法過半數擴展閱讀:
《公司法》
第三章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第七十一條 股權轉讓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二條 優先購買權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第七十三條 股權轉讓的變更記載
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參考資料:
網路-股權轉讓
『伍』 過半數與半數以上的區別
字面上的不同:公司法司法解釋中的半數與過半數通常存在與公司股東大會票數決議,過半數是指票數超過百分之五十,半數是百分之五十本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五條 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
(5)公司法過半數擴展閱讀
召開臨時股東會議的法定情形
1、有限公司(《公司法》第40條)
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
2、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第101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兩個月內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1)董事人數不足本法規定人數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數的三分之二時;
(2)公司未彌補的虧損達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時;
(3)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東請求時;
(4)董事會認為必要時;
(5)監事會提議召開時;
(6)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章程可以規定,當公司股價跌至一定幅度時,必須召集臨時股東大會。)
『陸』 關於會議的通過比例,現在全亂了,剛學了公司法,說董事會決議經過全體董事過半數而不是出席的過半數
你好,我現在也在復習司法考試,當初看商法,民法,還有你說的憲版法裡面這種種會權議的時候也一直很頭大。好比說商法的股東會,董事會等,憲法的人大會議,民法當中還有業主委員會,我建議你不要混同去記憶他,記住原則是基礎,例外是考點。不論何種法條1/2肯定是基礎,希望你把2/3的情形好好記憶一下,不在你記憶中的,就適用1/2的情況。
以上我僅僅針對的是會議,對於什麼提案之類的還有很多1/10,1/5需要去記,我還是建議你能記則記,記不住還是用解題技巧來答題吧。
憲法這種法條我都忽略的,你要是一定要知道你題目中問的內容,我幫你翻了翻三大本,憲法里沒有出席過半數通過的事項,出席的人數是有規定的,通過的話看的都是總人數。
我的專業是法學不是憲法專業,說的不好別見怪,商法的公司法是重點,就別太糾結於憲法的內容了。
『柒』 公司法第71條的過半數同意的規定指的是股東人數的過半數還是代表半數以上的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呢
是指持有股份的半數(即超過50%)的股東同意
『捌』 公司法中"過半數"與"半數以上"有什麼區別
過半數是表決權要超過50%,而半數以上可以包括50%自身。
《民法》
第一百五十五條
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
『玖』 公司法中"過半數"與"半數以上"有什麼區別
過半數是表決權要超過50%,而半數以上可以包括50%自身。
《民法》 第一百五十五條 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