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法172條
① 刑法第172條
第一百七十二條【持有、使用假幣罪】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內數額較大的,處三容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2條之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一百七十二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在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公布,於198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③ 刑法172條最多判刑多久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最多判刑二十年【持有、使用假幣罪】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內而持有、使用,容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妨害公務罪量刑標准
妨害公務罪量刑標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④ 中國刑法172條條如何量刑
中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回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答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347條第172條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347條是關於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罪的規定,第172條是關於持有、使用假 幣罪,其條文內容分別為: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鴉 片一千克以上、海洛 因或者甲 基苯 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 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毒 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 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鴉 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 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 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 鴉 片不滿二百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 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 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 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 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 品,未經處理的,毒 品數量累計計算。
第一百七十二條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⑥ 刑法172條的內容
刑法解釋:第一百七十二條【持有、使用假幣罪定義、量刑】
第一百七十二條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解釋】本條是關於持有、使用假幣罪及其處罰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明確地知道所持有的貨幣是偽造的人民幣或者外幣的情況下而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持有的行為。本條規定的「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是指行為人明確地知道是偽造的人民幣或者外幣而以真貨幣的名義進行支付、匯兌、儲蓄等使用的行為。
本條規定了兩個罪名:
一、持有假幣罪。考慮到故意持有偽造的貨幣的行為不僅可能構成偽造貨幣、運輸、出售、走私、購買偽造貨幣等犯罪,而且這種行為本身對國家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具有社會危害性,因而本條將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的行為規定為犯罪。構成本罪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持有偽造貨幣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持有」的概念是廣義的,不僅僅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有偽造的貨幣,而且包括行為人在自己家中、親屬朋友處保存偽造的貨幣,自己或者通過他人傳遞偽造的貨幣等行為。
(二)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其所持有的是偽造的貨幣,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不知道其所持有的是偽造的貨幣,如誤以為是貨幣而為他人攜帶或者保存的等等,不能構成本罪。
(三)行為人所持有的偽造貨幣的數額要達到較大的程度。這里所說的「數額較大」,是在客觀方面,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偽造貨幣罪的行為。至於具體多少數額才是數額較大,可以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總結這類案件的審判實踐經驗,並根據打擊這類犯罪活動的實際需要作出司法解釋。如果行為人持有的偽造貨幣的數額沒有達到「數額較大」,則不構成本罪,可以由公安機關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根據本條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數額較大的,即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即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即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使用假幣罪。使用偽造貨幣的行為,為偽造貨幣的繼續流通、泛濫全國提供了條件,嚴重擾亂了國家的金融秩序,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同時,通過使用偽造貨幣,也使偽造貨幣、走私、運輸、購買、出售偽造貨幣的犯罪活動有利可圖成為可能。考慮到在實際發生的案件中,使用偽造貨幣的情況比較復雜,有些是行為人在不知是偽造貨幣的情況下使用的;有的則是行為人通過各種途徑誤收了偽造的貨幣後,為了避免自己受到經濟上的損失而故意使用的;有的是行為人在偽造貨幣、走私、運輸或者購買偽造貨幣後,為了牟取非法利益又加以使用的。本條在將使用偽造的貨幣規定為犯罪的同時,對構成這種犯罪的條件也作了規定。根據本條規定,構成使用偽造的貨幣罪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實施了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的行為。這里所說的「使用」,包括行為人出於各種目的,以各種方式將偽造的貨幣作為貨幣流通的行為,如使用偽造的貨幣購買商品;將偽造的貨幣存入銀行;用偽造的外幣在境內進行兌換;以偽造的貨幣清償債務等行為。
(二)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其使用的是偽造的貨幣。行為人在主觀上是否明知,是區分罪與非罪的標准之一,如果行為人不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的,不能構成本罪。
(三)行為人所使用的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行為人使用偽造的貨幣如果不是數額較大,不能構成犯罪。這里規定的「數額較大」,是區分行為人是否構成本罪的標准。另外,本條還規定行為人使用偽造貨幣「數量巨大」或者「數量特別巨大」的,作為加重對行為人刑事處罰的情節。如果行為人使用偽造的貨幣,沒有達到「數額較大」的,不能構成犯罪,可以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拘留、罰款的行政處罰。
根據本條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數額較大的,即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即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即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⑦ 中國刑法172條聚眾賭博罪要判多少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三百零三條 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回博為業的,處三年以下答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開設賭場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三百零三條規定的「聚眾賭博」:
(一)組織3人以上賭博,抽頭漁利數額累計達到5000元以上的;
(二)組織3人以上賭博,賭資數額累計達到5萬元以上的;
(三)組織3人以上賭博,參賭人數累計達到20人以上的;
(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賭博,從中收取回扣、介紹費的。
⑧ 中國刑法172條規定
第一百復七十二條【持有、使用假制幣罪】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2條怎麼判
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不會寫怎麼判,人民檢察院只是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具體怎麼判是人民法院決定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2條規定: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9)中國刑法172條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程序法是指實體法以外,法院或者行政機關如何進行各種司法程序或行政程序的實證法。程序法可以定位為非關實體權利,而系為安排各種程序的法令而言。在大陸法系國家,程序法基本上可以分為民事程序法、刑事程序法以及行政程序法。
1、民事程序法
民事實體法所規范的實體權利(所有權、債權等等)必須經由審判的過程才能加以實現,而民事程序法就是在安排民事審判程序的法律,表現在實證法上,就是各國的民事訴訟法律或非訟事件法律等等。
2、刑事程序法
刑事程序法就是國家為確定對於人民刑罰權的刑事審判程序所應適用的法律,它所規范的是刑事審判程序的進行,而非如刑法(刑事實體法)是對於人民行為的直接禁制。
3、行政程序法
行政程序法則是規范行政機關在從事行政行為時,所應遵守的正當法律程序,例如:比例原則、禁止差別待遇、信賴保護等等原則。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