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案例司法考試
1. 司法考試都考哪些法律
司法考試14部門法可以歸納劃分為三類: 一、理論法:法理學、法制史、司法制度內、職業道德容、三國法,以理解為主; 二、法條法:憲法、經濟法、商法、訴訟法、仲裁法,以識記為主; 三、理論與法條並重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理解和識記並重。 司法考試主要是刑訴、民訴、行政法為主幹知識考點,尤為重要,當然別的也是不能忽視的。考試分4卷進行,(1)試卷一考察科目《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2)試卷二考察科目。《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3)試卷三考察科目。《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4)試卷四考察科目。試卷四將考察科目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法學理論功底。 司法考試被稱為天下第一考,不是隨便就能考過的,必須要一定的功底,外加堅持不懈的復習。
2. 司法考試是不是沒有經濟法的案例分析啊不是國際經濟法 就只是大一學的經濟法那種 求師兄師姐指點!
在第四卷。
國家司法考試主要測試應試人員所應具備的法律專業知版識和從事法律職業的能力。權
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司法考試全國統一命題。國家司法考試的命題范圍以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為准。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試卷一
綜合知識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
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
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
民商事法律制度
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
實例(案例)分析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3. 經濟法物權法考試案例(關於一房兩購)
你好,應該是預告登記!
否。預告登記是為了將來實現物權,而不是確認了物權,所有權還是開發商的;
不可以;預告登記期間,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有效;抵押權是否成立,不影響抵押合同的效力;
否。擬辦理,就還沒有辦理,抵押權不成立;
4. 求有關價格法和反壟斷法結合的案例分析! 經濟法考試
5. 經濟法考試,案例分析,求答案,急!!謝謝。。。
錯誤。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條「經營者能夠證明所達成的協議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本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的規定一為改進技術、研究開發新產品的二為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進效率統一產品規格、標准或者實行專業化分工的三為提高中小經營者經營效率增強中小經營者競爭力的四為實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救災救助等社會公共利益的五因經濟不景氣為緩解銷售量嚴重下降或者生產明顯過剩的六為保障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正當利益的七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屬於前款第一項至第五項情形不適用本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經營者還應當證明所達成的協議不會嚴重限制相關市場的競爭並且能夠使消費者分享由此產生的利益」
6.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試案例分析題是如何判分的 是人工改卷還是電腦改
案例分析題是由人工閱卷,是根據答題的步驟,分析出的重點給分的,分析的重點多,全面,得分就高。因此答題時,一個重點一個重點的分析,要清晰明了,一目瞭然才好。
7. 經濟法考試!運用合同法分析案例!急!快!
本題考核的是合同法要約與承諾的相關知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是要約的有效條件 (一)是由具有訂約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二)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目的。(三)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約合同的受約人發出。(四)內容必須具體確定。(五)要約必須送達到受要約人條件。其次是要約的效力《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自要約實際送達 給特定的受要約人時,要約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不得在事先未聲明的情況下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構成違反前合同義務,要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需明確一點,到達是指要約的意思表示客觀上傳遞到受要約人處即可,而不管受要約人主觀上是否實際了解到要約的具體內容。例如,要約以電傳方式傳遞,受要約人收到後因臨時有事未來得及看其內容,要約也生效。實際上本題甲公司給一公司的傳真不是承諾,而是一份新的要約,因為一公司的只是寄來了新產品的宣傳單不符合合同法也就是不符合上述要約的實質條件,並不是甲公司在收到宣傳單後回復的承諾。這個是本題的關鍵,弄清楚了這個問題,那麼就是關於甲公司發給乙公司的要約是否成立以及乙公司按照甲公司的要約作出的承諾(實際履行行為)是否有效的問題了。甲公司發給乙公司的要約符合合同法關於要約的規定是成立的,甲公司在發出了符合法律規定的要約後,想撤銷該生效的要約,發了傳真給乙公司,但是甲公司所作出的是不可撤銷的要約即合同法第19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1)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2)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且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准備工作。 相信這位朋友明白了這些法律理論知識後應該懂得怎樣處理該案了吧!該案甲公司必定敗訴,依法應當支付乙公司貨款,
8. 關於經濟法考試的案例分析~~急!!!
(1) 甲、乙無權要求尚榮公司為其補繳社保金和支付雙倍工資。
因為甲是在校學生,乙是退休返聘人員,二者均不具備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他們和尚榮公司之間屬於勞務關系,應適用民法,而不適用勞動法,所以甲、乙無權依據勞動法的規定要求尚榮公司補繳社保和支付雙倍工資。
(2) 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計發經濟補償經的月工資標准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故基本工資、年終獎、加班工資均應計入工資項目;另據財政部有關規定,車輛補貼等也應計入工資項目。
(3) 丙自2008年2月1日開始,可以要求尚榮公司支付雙倍工資。
因為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但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應當自第二個月開始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但這一規定是從勞動合同法生效之日(2008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所以丙自2008年2月1日開始有這個權利。
(4) A無效,因為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B無效,因為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C無效,因為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
D有效,因為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
9. 求2000年到2008年司法考試里經濟法案例真題
我這里有三校的真題匯編,一本書的電子版,留個郵箱發給你。
最好留言提醒我,以免
我忘了
。。
今天下午1點之前一定發給你,三校的。
10. 經濟法學考研
首先你要確定你要考的事法律碩士還是法學碩士;總體來講法律碩士的版難度比法權學碩士低,我個人建議你考研瞄準前者,基本上都對跨專業的考生開放,但不同學校對此的要求不同,請咨詢你想考取的院校。
在法學學習方面本人也是跨專業的學生,但我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我個人認為法學課程相對於數學建模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學習法學的注意要點就是閱讀與總結。其實自學任何東西的方法基本相同,你如果想考經濟法學可以購買高教版的書和習題。我建議你在學習過程中以案例為模,可以記住多條知識點,而且可以培養你的法學思維邏輯,在整個案例的解釋過程中注意邏輯順序。如果你的學校有法學院的話,向老師咨詢師最好的,若有疑問還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