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禁止令
『壹』 不可抗力與不可抗拒的因素的區別
唯一的區別:不可抗力是法律術語,有嚴格的界限;不可抗拒的因素不是標準的法律用語,視案件情況還可能包括比如當事人死亡,標的物滅失等對案件情況起重大影響的事件,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固定的范圍來約束它。
就意思內容來講,兩者之間沒有區別。
1、不可抗力,在中國《民法通則》上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當事人自身能力不能抗拒也無法預防的客觀情況或事故。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釀成的,也可以是人為的、社會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災、旱災等,後者如戰爭、政府禁令、罷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種法律事實。
2、不可抗拒因素,在中國《民法通則》上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條款是一種免責條款,即免除由於不可抗力事件而違約的一方的違約責任。一般應規定的內容包括: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圍,事件發生後通知對方的期限,出具證明文件的機構以及不可抗力事件的後果。
(1)民法禁止令擴展閱讀
不可抗力與不可抗拒的因素的相同點:
免責效力相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
但有以下列外:
(1)金錢債務 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實際上,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未將意外事件作為免責條件。因此,多數學者主張意外事件不應該作為免責事由。
參考資料:網路-不可抗拒因素
『貳』 民事訴訟法里的禁制令在多少條
《民事抄訴訟法》沒有禁制令,有相似的禁止令。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叄』 民事訴訟中哪些情況下法院有釋明義務
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規定的釋明情形有10種:
1、關於不予受理的釋明。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訴訟符合七種情形之一的,以及符合民訴法解釋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二款情形的,法院釋明不予受理。
2、關於訴訟主體的釋明。民事訴訟法當事人章節對必要共同訴訟進行了原則性規定,民訴法解釋在訴訟參加人章節對存在共同訴訟主體的情形作了詳細規定。
3、關於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的釋明,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告知當事人。
4、關於反訴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5、關於訴訟程序適用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二百五十八條、第二百六十條、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6、關於被執行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三百零九條的規定處理。
7、關於二審程序中新增請求或反訴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8、關於離婚財產分割申請再審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三百八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9、關於再審請求超出原審請求的釋明,依據民訴法解釋第四百零五條的規定處理。
10、關於涉外訴訟的有關釋明。
(3)民法禁止令擴展閱讀:
法官釋明的特點:
一、釋明是法官的一種訴訟行為。釋明的主體是法官,並且是法官的一項職責和職權,其貫穿於訴訟的全過程。
二、法官的釋明行為是在特定情形下做出的。法官的釋明行為只有在因為當事人訴訟能力欠缺可能影響案件的實體處理結果時才主動做出的。
三、釋明行為的外在表現方式為法官對當事人的發問、提醒或啟發。
四、釋明的目的是為了促使當事人將訴訟主張和事實陳述補充完整,將不當主張予以排除,將不充分的證據補足。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民事訴訟中法官釋明存在的問題及破解路徑
『肆』 緩刑期里如果有民事訴訟會收監嗎
所謂緩刑,它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刑罰種類。它適用的對象是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拘役的被告人。對於上述被告人如果同時滿足犯罪情節輕微、有悔罪表現、沒有在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這四個條件是可以宣告緩刑的。宣告緩刑時通常都會明確緩刑考驗期。緩刑考驗期實際上它只是個法律規定的期間,是不可變的法定期間。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而緩刑不能離開原判刑罰獨立存在,因此緩刑結束時間即為考驗期結束時間。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決定執行的刑罰,即會被收監執行實刑。如果在緩刑考驗期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也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則也會被收監。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七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伍』 什麼情況下可以向法院申請禁止令
向法院申請禁止令情況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適用條件和程序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因個人生活瑣事不能申請法庭禁止令,但可以先起訴,之後再向法院申請禁止令,禁止對方作出一定行為。
(5)民法禁止令擴展閱讀:
禁止令是指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具體犯罪情況,確有必要在裁判書中作出禁止其在管制執行期間或緩刑考驗期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范圍或場所、接觸特定人的強制性約束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訴前財產保全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
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陸』 民事禁止令的適用;我兒子今年二十八周歲了,一直不務正業,不停的在家偷東摸西,經常騙我的錢,我忍無可
我國司法目前沒有斷絕親屬關系這個章程,那麼如果出現不孝子呢,就需要勞教內,而勞教要通過當地的司法機關,就容是說你起訴你的兒子搞破壞,造成家庭經濟損失,導致二老精神損失,那麼司法部門會在民事法律法規的允許下,對年輕人進行勞教。具體事宜你需要咨詢律師。
『柒』 什麼是民事騷擾禁制令
《民事訴訟法》沒有禁制令,有相似的禁止令。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內人一方的行為或容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