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279條
A. 刑事調解書和諒解書一樣嗎
刑事調解書和諒解書,兩者是不一樣。
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一般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被告人或被告人家屬與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屬達成的協議;或者被告人或被告人家屬與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屬達成的協議。
刑事諒解書是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屬對被告人對受害人實施犯罪行為的一種諒解。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
(1)刑法279條擴展閱讀:
刑事和解協議書的履行效力:
1、對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2、符合非監禁刑適用條件的,應當適用非監禁刑;
3、判處法定最低刑仍然過重的,可以減輕處罰;
4、綜合全案認為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刑事處罰。
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依法對該部分被告人從寬處罰,但應當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B. 招搖撞騙和招搖撞騙罪,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一條和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標準是怎樣定的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關鍵看是否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望採納~
C. 冒充警察算不算犯罪會被判幾年
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依照《刑法》第279條的規定,對招搖撞騙罪根據其罪行輕重分兩個量刑幅度處罰:
其一,構成招搖撞騙罪而犯罪情節一般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其二,犯招搖撞騙罪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從重處罰。
拓展內容
數次冒充警察招搖撞騙 男子獲刑四年
年僅28歲的張彬,多次冒充房山區良鄉交通隊的民警,以加油、修車、介紹工作等理由,騙取被害人錢財。日前,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招搖撞騙案,被告人張彬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退賠全部贓款。
2010年3、4月間,張彬認識了在房山區五侯村路口趴車拉活兒的史某,他化名楊建革,謊稱自己是房山區良鄉交通隊的民警。張彬告訴史某,如果違章被扣分或扣車本,自己能幫忙解決,兩人逐漸熟絡。後來,張彬先後六次,以自己的車沒錢加油或是要修車為由,向史某「借錢」。史某先後給張彬1200元錢(後退還400元)。張彬通過史某認識了王某,稱自己能介紹王某到917公交車做售票員,以交報名費、辦卡費等名義,騙取了王某990元錢。
其間,張彬又認識了周某,他同樣自稱是房山區良鄉交通隊的民警楊建革,能幫忙解決車輛違章的問題,並謊稱自己能將周某的妻子劉某介紹到917公交車做售票員。張彬以交報名費、保險金等名義從劉某處騙得1250元,又以修車、處理交通事故、請人吃飯為由,先後騙取周某人民幣共計1200元。4月,張彬又冒充房山區良鄉交通隊民警張永新,以幫助趙某要回被扣的車輛為由,在房山交通隊門口騙取趙某1600元。
在庭審中被告人張彬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罪行供認不諱。
房山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張彬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多次進行招搖撞騙活動,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招搖撞騙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張彬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依法從重處罰。鑒於被告人張彬認罪態度較好,坦白部分犯罪事實,酌予從輕處罰。依據刑法判決被告人張彬犯招搖撞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責令被告人張彬退賠史某人民幣800元,退賠劉某人民幣1250元,退賠周某人民幣1200元,退賠王某人民幣990元,退賠趙某人民幣1600元。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量刑依據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實際怎麼量刑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有無其它的量刑情節。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來事源訴訟法》第172條的具體內容是:
第一百七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